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學生創業 > 正文

    劍橋國際教育;劍橋國際教育(中國)官網

    近日,廣州ULC劍橋國際高中宣布與英國九大公學之一的英國圣保羅女子公學展開戰略級合作;另一所由英國公學修仕倍勵參與的廣州南沙修仕倍勵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落成,將于今年9月開學;同時港人子弟學校在大灣區四處開花。從2021年1月份以來,大灣區已宣布新建國際特色化民辦學校20余所。但另一方面,已有超過65所各類民辦學校宣布更名,也有部分學校停辦。一邊是停辦更名,一邊是新校落地,大灣區國際教育動作頻頻為哪般?

    文 | Zoey

    編 | 天悅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重磅發布。這份綱領性文件對直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規劃。

    粵港澳大灣區(the Greater Bay Area)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并稱為“世界四大灣區”,并將對標后三者實現經濟、文化、社會的大繁榮。《綱要》明確提出,支持大灣區建設國際教育示范區,打造教育人才高地。

    劍橋國際教育;劍橋國際教育(中國)官網

    ▲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制圖:頂思

    近兩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發展都有哪些動態、布局和趨勢?頂思進行了盤點和梳理。

    根據頂思研究統計,2020年大灣區共有203所國際化學校,自2021年以來,又有20余所學校宣布落地大灣區,其中珠海橫琴哈羅禮德學校、深圳龍華信義學校、東莞曼徹斯通松山湖學校等12所學校已于去年9月開學。

    預計今年9月開學的學校有7所,包括阿丁萊灣區雙語學校、廣州荔灣愛莎學校、楓葉教育深圳旗艦學校、東莞市嘉榮外國語學校、廣州南沙港人子弟學校、廣州南沙修士倍勵學校和東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

    ▲數據(不完全統計)來源、制圖:頂思

    從數量上看,民辦雙語學校仍占大頭。包括德威、愛莎、貝賽思、哈羅、楓葉教育等老牌教育機構都瞄準了大灣區,一些英式品牌學校也在挺進該片區,比如英國國王學院學校深圳校區、博頌萊爵深圳,新增的4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同樣都是英式品牌學校。廣州老牌的國際課程高中ULC劍橋國際高中也在近日宣布將與“英國九大公學”之一的英國圣保羅女子公學開展戰略級合作。有業內人士認為,兩校強強聯合,或將沖擊深國交的“霸主”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近兩年大灣區開設的港人子弟學校或者課程項目明顯增加。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是全國首所深港教育融合的示范性學校,去年9月首開,招收的1200名學生中有1000人為香港學生,對于解決深港兩地學童跨境入學、港籍學生在深就學及考試問題具有重要利好。

    接下來,大灣區還將新增兩所港人子弟學校——廣州南沙港人子弟學校和東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開設香港學制DSE及國際課程,對于有來內地讀大學需求的學生,學校還將另外提供解決方案,全面推進粵港澳國際教育間的交流。

    從城市布局看,廣州和深圳仍然是國際教育資源的主要聚集地。尤其是深圳在近年來加速追趕“北上”,民辦雙語、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港澳子弟學校不同類型國際化學校遍地開花。相比于“廣深”的強勢領頭,規劃面積僅86平方公里的珠海橫琴島有望成為大灣區國際教育發展的下一個高地。該區域已有哈羅禮德學校、容閎公學落地,珠海德威國際高中也在去年10月宣布遷址橫琴島。

    橫琴島是珠海146個島嶼中最大的一座島嶼,與澳門三島僅一河之隔。考慮到橫琴島特殊的地理位置,去年9月,中央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其主要目標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其中一個戰略定位是,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為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學習、就業、創業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今年3月,有全國兩會代表建議,允許港澳高校在橫琴深度合作區獨立辦學;創新創新政、產、學聯合培養國際化人才的模式,通過橫琴窗口加大中外人才“走出去”以及“引進來”的力度;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開展澳門高校“跨境授課”試點,構建協同聯動、優勢互補的高等教育產業鏈、創新鏈。那么,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國際教育,橫琴島將發揮哪些優勢和潛力?我們拭目以待。

    ▲橫琴島地理位置示意圖

    一邊是新建校頻頻落地,一邊是民辦學校更名不斷。據頂思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1月起至今,粵港澳大灣區已有70余所各類民辦學校發生校名及辦學狀態的變化

    其中廣州首先迎來“更名潮”,有48所民辦學校和8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更名。

    ▲數據來源:各市教育局網站/制圖:頂思

    48所民辦學校中,幾乎都是“公參民”學校。我們從原校名中可以看到“廣附系”“華附系”“廣雅系”“二中系”等學校的身影。這些學校的更名無疑是受到了去年民辦教育系列法律法規的影響。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八部門下發《關于規范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公參民”學校或轉為公辦,或轉為純民辦,或終止辦學,而轉為民辦的學校不得繼續使用公辦學校校名或校名簡稱。 在早前的5月份,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對民辦學校的名稱使用規范問題做了明確要求:不得包含公辦學校名稱或簡稱;未經授權,不得包含其他學校名稱或簡稱;不得使用可能對公眾造成誤解、引發歧義的內容和文字;不得利用公辦學校品牌開展商業活動等。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政策釋放的信號很明顯,就是要將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徹底劃分開,杜絕此前民辦學校“蹭”公辦學校熱度,特別是一些樓盤打著公辦學校牌子營銷的現象。

    廣州教育局聞聲而動,在當月發布公告稱,要求各區清理規范學校名稱,對不符合規范的學校,如包含公辦學校或其他學校名稱的民校,都需要進行改名。換句話說,全市凡是涉及到類似命名方式的民校都面臨改名。

    深圳、佛山、東莞等地也有不少學校相繼變更校名。其中,位于深圳市的北大附中南山分校可以說是本次更名風波中的典型代表,它是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深圳市政府三方合作的基礎教育發展項目,是深圳市南山區教育局和北京大學附屬中學聯合創辦的集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寄宿制國有民辦學校,是北京為明教育集團開辦的第一所學校。該校曾被網友戲稱為“最像公辦學校的私立學校”。去年11月,深圳市教育局信息公開顯示,北大附中南山分校正式更名為“深圳市為明學校”。

    再來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從更名名單中可以看到,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變更格式一致,統一將“XX國際學校”更名為“XX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明確了學校屬性。

    《意見》對于國際學校的名稱使用也有規定:不得冠以 “國際”“世界”“全球”等字樣;不得含有外國詞、外國國名、外國地名;不得使用國外教育機構專有名稱命名。

    《意見》要求各地要按照審批管理權限,逐校核查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名稱,對不符合命名規范的學校,要依照有關規定責令其限期變更名稱。目前,全國范圍內已經有多所學校涉及“國際”“世界”“外國名稱”相關的國際化民辦學校已經進行了更名。比如:3月22日,上海赫德雙語學校宣布更名為“上海赫賢學校”,原因是“赫德”與外國名稱相關,不符合民辦學校名稱使用規范。

    大灣區的國際學校也難逃“更名”。據知情人士透露,有些學校雖然還未改名,但已經在著手準備中。無論是民辦雙語學校還是純外籍學校,名稱使用上將更加規范,不易給公眾帶來誤導,在招生上也會越來越規范。

    相比學校更名,停辦引起的風波更引發行業的高度關注。

    去年12月,籌備已久的深圳哈羅禮德學校突然宣布暫停義務教育階段辦學計劃,引發業界關注。學校原本計劃2022年9月開學,但直到學校宣布停辦時,仍未拿到一至九年級階段辦學許可證。

    無獨有偶。深圳南山中英文學校太子灣實驗部同樣在去年12月宣布停辦。該校原是南山中英文學校的分校,辦學涵蓋小學和初中階段。內部信函稱,學校停辦的主要原因是,受新民促法實施條例的影響,原則上不得審批設立新的民辦義務學校,現有的民辦學校也不允許開設分校。因此,太子灣實驗部未能取得辦學許可證。現行的運營模式將于2022年7月結束,此后將成為深圳蛇口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分部。并且,后者的小學部將于2022年暑期遷址到現太子灣實驗部的校園。

    不難看出,去年落槌的民辦教育法規已經在大灣區陸續推行。其中,調減省內民辦義務教育占比,控制民辦初中、小學在小校人數占義務教育在校生總數比例5%以下,成為是否審批新校的關鍵指標。

    而民辦義務教育階段辦學已經來到了“深水區”,風險性和不穩定性系數明顯上升。

    未來,大灣區的國際教育發展到底呈現哪些新趨勢?頂思研究分析:

    公平始終是主基調。

    去年9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著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增加公辦優質學位供給,開展基礎教育全口徑全方位融入式對口幫扶,全力推進基礎教育公平而有質量發展。結合“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校生總數比例控制在5%以內”的政策,“公平”是民辦教育者始終要扣緊的一根弦。

    粵港澳融合、對外開放是重點。

    在2022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廣東提出支持粵港澳學校締結為姊妹學校,2021年已新增98對,共同開展中華經典美文誦讀比賽、學生體育節、音樂節、藝術節等系列活動。支持深圳先行示范教育高地和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先行示范區建設,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前海深港服務業合作區建設。今后還將全面落實在粵港澳籍兒童入學。支持按需開辦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港澳子弟學校,加強管理和服務,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管理水平。

    去年11月,廣州市人民政府發布了《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提到,到2025年,共培育、創建不少于50所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基本建立起基礎教育國際化發展平臺。廣州市教育局國際交流合作處負責人表示,窗口學校既是廣州的中小學生增加國際交流與合作經驗、講好中國教育故事和廣州教育故事的重要窗口,也是在穗外籍人員子女及其家長了解中國、了解廣州、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因此,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和港澳子弟學校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不同城市各司其職。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個整體,每個區域在資源配置上都有不同的要求。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文件中,就對各區域在教育發展上有不同的定位,比如:

    針對廣州未來發展,提出“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

    針對深圳前海,提出“引進境內外高端教育、醫療資源,提供國際化高品質社會服務”;

    針對珠海、澳門,提出“支持珠海和澳門在橫琴合作建設集養老、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民生項目”,“研究在橫琴設立澳門子弟學校”;

    針對廣東江門,提出“支持江門與港澳合作建設大廣海灣經濟區,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創意、電子商務、海洋經濟、職業教育、生命健康等領域合作”。

    這對于不同類型的民辦學校落地各區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黄页网站免费观看大全| 特大巨黑吊aw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欧美亚洲另类综合|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蹂躏国际女刑警之屈服|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日本高清xxxx|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免费观在线| jizzjizz之xxxx18| 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 中文字幕网资源站永久资源| 黑人巨茎大战欧美白妇| 天天摸天天干天天操|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网站| 免费观看的毛片| 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sihu免费观看在线高清| 无码av无码天堂资源网|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泳衣男漫画臀篇佳门サエコcc| 口工全彩无遮挡3d漫画在线| 黄网站欧美内射|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japanese六十路|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年轻帅主玩奴30min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明星ai人脸替换造梦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