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廳電話—投訴學校找哪個平臺?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4月23日,貴州省公布2024年新聞發言人名錄及新聞發布工作機構電話。據公開信息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有江蘇、廣西等多省份公布相關信息,僅今年4月,就有海南、福建、河南等省份公布了最新的新聞發言人及新聞發布工作機構電話。
資料圖。
記者近日在不同工作時間段多次撥打了這些省份公布的部分電話,發現有的電話無法接通,有的電話響鈴無人接聽后轉為了傳真信號。
如河南省,在撥出的13家單位電話中,6家單位兩次均無人接聽,包括河南省委編辦、省政府辦公廳、省教育廳、省文旅廳、省衛健委、省市場監管局。有些電話在響鈴持續1分鐘無人接聽后自動掛斷。記者撥打了河南省政府辦公廳的電話,響鈴持續2分鐘以上仍然無人接聽。
此外,記者還從剛剛公布的貴州省2024年新聞發言人及新聞發布電話中隨機撥打了15家單位,省人民檢察院、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旅游廳等單位的電話也無人接聽。
記者發現,各地公布的新聞發布工作機構并不統一,部分單位公布的電話并非新聞發布部門。
記者撥打了河南省13家單位的電話,順利接通的7家單位中,有的表示是辦公室或宣傳部門的電話,有的則表示是政策研究室的電話。廣西大數據發展局的電話接通后,對方則告訴記者“這里是人事處,不負責新聞發布的事情”。記者撥打江蘇省科學技術廳公布的新聞發布工作機構電話后被告知,該電話為規劃處電話,而新聞工作職能在辦公室,隨后,該工作人員向記者提供了江蘇省科學技術廳辦公室的電話。
通過各省份公布新聞發布工作機構電話,能否聯系到各單位的新聞發言人?有不少單位表示,如果有需要聯系發言人,可代為轉達。
如河南省應急廳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就告訴記者,這個號碼是宣傳處的電話,不能直接聯系發言人,需要由宣傳處報告。河南省發改委、省人社廳、省交通廳的工作人員也都表示,記者想要采訪的話,聯系他們就可以,如果想要采訪發言人,他們可幫忙轉達。
浙江省教育廳公開的是新聞辦電話,接通后,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如果要進行新聞采訪需要提供采訪提綱,再由新聞辦與發言人溝通,決定是否接受采訪,這個時間大約需要1到2天。閱讀全文>>>
4月27日,在中關村論壇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上,清華大學教授、生數科技首席科學家朱軍發布了中國首個長時長、高一致性、高動態性視頻大模型——Vidu。
朱軍在中關村論壇現場作報告。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攝
在論壇現場,朱軍向觀眾展示了Vidu生成的視頻,包括戴珍珠耳環的貓、彈吉他的熊貓以及摩登女郎等。與此前震撼業界的Sora一致,Vidu能夠根據提供的文本描述直接生成高質量視頻。
朱軍表示,除了在時長方面的突破外,Vidu在視頻效果方面實現顯著提升,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包括能夠生成細節復雜的場景,且符合真實的物理規律;能夠生成真實世界不存在的虛構畫面,創造出具有深度和復雜性的超現實主義內容;能夠生成復雜的動態鏡頭,不再局限于簡單的推、拉、移等固定鏡頭,而是能夠圍繞統一主體在一段畫面里就實現遠景、近景、中景、特寫等不同鏡頭的切換;在16秒的時長上保持連貫流暢,隨著鏡頭的移動,人物和場景在時間、空間中能夠保持一致;能夠生成特有的中國元素,例如熊貓、龍等。
Vidu由生數科技與清華大學聯合推出。朱軍稱,Vidu的快速突破源于團隊在貝葉斯機器學習和多模態大模型的長期積累和多項原創性成果。其核心技術U-ViT架構由團隊于2022年9月提出,早于Sora采用的DiT架構,是全球首個Diffusion與Transformer(均為模型名稱)融合的架構,完全由團隊自主研發。
朱軍表示,自今年2月Sora發布推出后,團隊基于對U-ViT架構的深入理解以及長期積累的工程與數據經驗,在短短兩個月進一步突破長視頻表示與處理關鍵技術,研發推出Vidu視頻大模型,顯著提升視頻的連貫性與動態性。從圖文任務的統一到融合視頻能力,作為通用視覺模型,Vidu能夠支持生成更加多樣化、更長時長的視頻內容,同時面向未來,靈活架構也將能夠兼容更廣泛的模態,進一步拓展多模態通用能力的邊界。閱讀全文>>>
時隔近一年,青島8歲男童琦琦被武術教練打死一案,迎來新進展。4月24日,該案在青島開庭審理,三人被檢方指控故意傷害罪。庭審披露了琦琦遇害的更多細節:因訓練動作不規范,在俱樂部被毆打臀部、腿部,捆綁,后意識不清昏厥,送醫搶救無效死亡。
琦琦父母怎么也沒想到,孩子第二次去這家武術俱樂部上課就出事了。網絡視頻截圖
原本“希望能通過課外輔導提升孩子文化課成績”的琦琦父母,怎么也沒想到,孩子第二次去這家以“武術教學”“文化課輔導”等為賣點的武術俱樂部上課就出事了。而且,并非其一人有這種遭遇,還有“兩位家長提供了孩子遍體鱗傷的視頻”。
校外培訓機構發生過度體罰、暴力傷害,乃至最終釀成慘劇的現象,并非孤例。典型如數年前發生的豫章書院非法拘禁案。該機構以戒網癮之名,被媒體曝光存在對學生嚴重體罰、囚禁、暴力訓練等諸多問題。
類似打著特色教育旗號的培訓機構,迎合了一些家長對于挽救“問題青少年”、給孩子“戒網癮”、“提升文化課成績”等現實需求,但其缺乏監管、虛假宣傳、暴力體罰等問題,也有一定普遍性。
相比一般培訓機構,這類培訓機構大多突出了武術、軍事化管理等特色,即與家長之間默認了一定的體罰教育。這契合了社會長期以來所信奉的“棍棒底下出好人”的教育理念,相信通過一定的體罰甚至暴力,可以完成對“問題”孩子的“矯治”,或至少能幫孩子改正某種“缺點”。
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囿于教師、教練專業性不足,以及缺乏監督,這種教育極容易越過合理邊界,走向極端化,變成對孩子的暴力傷害,也涉嫌違法。因此,從源頭強化這類帶有一定特殊性的培訓機構的規范力度,很有必要。
應該看到,這類培訓不僅僅是被默許了一定的體罰教育,而且帶有很強的封閉性,家長無法及時發現問題,政府監管也多存在模糊之處。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這類培訓機構進入大眾視野,大多數都是與暴力體罰,乃至發生危及學生生命的惡性事件有關,即不出事就不被關注。這或本就提醒其日常監督的不足,而大眾對其真實一面的了解同樣非常有限。
正常情況下,教育方式越特殊、教育模式與大眾教育模式的偏離度越大,越應得到更多的社會監督。否則,就極有可能變成傷害未成年人的“隱秘的角落”,甚至釀成悲劇。閱讀全文>>>
沒有編制,教師崗還有吸引力嗎?4月26日,#廈門教師招聘因多崗位取消編制導致無人報考#沖上熱搜。
廈門市翔安區教育局發布的這則教師招聘通告,引發不少討論。網絡視頻截圖
中小學教師招聘,此前曾在一些欠發達地區、農村地區遇冷,而在二三線城市,教師招聘計劃因報考人數不足而調整,還是比較少見。這或與崗位編制被取消有關。據招聘簡章,本次招聘的教師實行參照事業單位聘用制人員管理,聘用人員的工資福利、社會保險、職業年金、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住房貨幣化補貼等方面均參照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同等標準執行。
取消編制,實行員額制,對教師實行合同聘用管理,待遇參照事業單位在編人員,這是我國一些地方正在探索推進的教師招聘、使用、管理改革。
這一改革的出發點是,建立靈活的教師聘用、退出機制。支持者認為,這可激勵教師努力工作,不因有“編制”“鐵飯碗”而躺平,地方財政也可減輕“編制壓力”。尤其是,一些地方近年來編制緊張,已經“滿員滿額”。
另外,在出生人口下降背景下,未來教師可能會因適齡學生減少而“多出來”。采用合同聘用制,既可解決近年來的師資緊缺問題,又方便在未來形勢變化時調整教師隊伍。
但是,此次廈門教師招聘遇冷表明,取消教師編制實行員額制,恐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剝離編制這個教師職業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后,需思考如何提高教師職業本身的吸引力,以及如何加強對“合同教師”的待遇、權利保障力度。
聘用教師的待遇,雖然是參照事業單位在編人員,但非在編人員不僅會擔心保障不如在編,同時也會擔心教育部門、學校只簽短期合同,合同期結束就被辭退。
這就需要明確學校必須同工同酬,保障非在編與在編教師都平等待遇,甚至考慮到非在編教師沒有編制,要在一定程度上對其做出“補償”,以推進這一改革。總體而言,取消教師編制實行員額制,還只是少數地區的探索,因此更需謹慎。閱讀全文>>>
編輯 劉喆 設計 張瑤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