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首發//教育研究人三石子
教育成效不應只看學生是否能準確填寫標準答案,更應該看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看他們是否掌握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看他們是否具備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有研究表明:目前30%的學生存在著不同的心理問題,60%的學生有輕度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在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等方面。社會上頻繁出現學生自殘,跳樓等悲劇的發生,印證了教育問題的漏洞。
學生面對繁忙的學習十分痛苦
其實這種情況是在全在全國的范圍內都是普遍存在的。有調查顯示,實施新課改以來,學生的學習負擔日益加重,尤其是近些年學生從早上7:30進校到下午6:00放學,有些地方甚至是晚上10:00放學,放學之后還有繁重的作業,晚上寫作業到凌晨大有人在。星期六星期天從初一到高三的學生全部在學校補課,學生幾乎沒有活動放松的時間,除了上課還是上課。
- 學習成了學生每天生活的全部成績,成了評判學生優秀是否的準繩,而孩子的情緒變化和興趣愛好卻被很嚴重的忽視,不僅扼殺了學生的創新創造思維,更加剝奪了學生童年的快樂,以至于不少學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學生上課積極發言
雖說現在有很多學校開始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力度根本不夠,中考、高考只考察學生的成績,卻嚴重忽略的學生的身心發展,有些學生在高中時被逼迫學習,雖然考入了不錯的大學,但到了大學極度的放松自己,沒有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導致很多學生大學比不了業,更有甚的做出違法犯罪或者傷害自己的事情。
-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健康的人格,有位哲人曾說過人字的一撇是智能,一捺是人格。一個人只有把博學的知識,高尚的品格,優秀的品質,健全的人格全部結合在一起才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才,
學生在教室里認真的自習
我們的教育不應只注重學生的分數,更應該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部門應淡化學生的考試成績,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還學生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 應該從小就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知道成績只是考核的一項標準,而不是唯一標準。從小引導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發掘學生 的興趣,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管控自己,而不是教師家長的逼迫。
繁重的學習使學生沒有自我空間
一味地關注分數,追求成績而忽視學生的身心健康,最終不會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只有在重視學生身心發展,培養健全的人格的前提下,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將身心健康和學識淵博充分結合起來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才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的穩定更加的長遠。
---END---
對于教育問題您有什么看法,歡迎來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