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教育思想,盧梭教育思想不正確的
1.論人的天性
在人性論問題上,他認為人性善,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存在兩種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愛心和憐憫心。他的性善論與宗教的原罪說針鋒相對,充滿著反封建的戰斗精神,具有進步的歷史意義。他同其他啟蒙學者一樣,承認感覺是知識的來源,持感覺論觀點。
2.自然教育理論
他的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歸于自然”(back to nature)。他從兒童受的多方面的影響來論證教育必須“歸于自然”。他說每個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為的教育三者培養起來。只有三種教育圓滿的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但自然的教育人力不能控制,所以無法使自然的教育向事物的和人為的教育靠攏,只能是后兩者向自然的教育趨于一致。因此,教育“歸于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為基準才能是良好有效的教育。自然教育的培養目標是“自然人”,這個概念不同于“公民”或“國民”,“自然人”是能獨立自主的人,平等的、自由的、自食其力的、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極高的人。在方法上,首先要正確看待兒童,不要把他們看成是小紳士、小大人,看成上帝的產物、成人的玩物。其次要給他們以充分的自由。成人的不干預、不灌輸、不壓制和讓兒童遵循自然就是所謂的“消極教育”,但并不是不教育,而是要觀察自由活動的兒童,了解他的自然傾向和特點;防范來自外界的不良影響。在自然教育的實施上,他分為嬰兒期教育、兒童期、青年期、青春期四個時期,還提出女子教育問題。
3.公民教育理論
盧梭又是一個對新的社會制度充滿幻想的思想家,主張建立國家教育制度和培養良好的國家公民。他認為理想國家中的教育“必須給予人民的心靈以民族的形式”,其目標是培養忠誠的愛國者。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改變現存制度及其教育,主張國家掌管學校教育,“設立一個最高行政院為教育的最高管理機構”。
北歐客廳裝飾畫臥室掛畫超現實主義抽象畫掛畫盧梭沉睡的吉普賽人 ¥1760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