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版
作者:初中物理—夏朝
主辦:萬向思維商學院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舊課標)相比有以下幾處明顯的變化:
一、課程性質
《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課程,與小學科學和高中物理課程相銜接,與化學、生物學等課程相關聯,具有基礎性、實踐性等特點。
二、課程理念
1、《舊課標》課程理念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以提高學科素養為目標,《新課標》明確提出培養和提升全體學生核心素養,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包含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方面。
2、《新課標》指出:以主題為線索,構建課程結構,注重科學探究,倡導教學方式多樣化,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三、課程目標
立足學生全面發展,依據核心素養內涵及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確定課程目標,體現物理課程獨特的育人價值。從三維物理課程目標提升為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物理核心素養是三維目標的整合提煉與發展。
1、物理觀念→知識、技能
2、科學思維→過程、方法
3、科學探究→過程、方法、技能
4、科學態度與責任→情感、態度、價值觀
四、課程內容
1、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基于核心素養發展要求,由《舊課標》的“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個主題,變為《新課標》的“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實驗探究”“跨學科實踐”五個主題。
2、轉變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各一級主題在原來的內容要求新增了學業要求及教學提示,學業要求反映學生完成一級主題的學習后,在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 態度與責任方面應達到的學業成就。教學提示旨在引導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圍繞一級主題給出教學策略建議、情境素材(實驗器材)建議。
五、學業質量
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反映核心素養要求,同時對學生學習活動、教師教學活動、教材編寫等具有指導作用。
六、課程實施
1、圍繞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設計教學目標。
2、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
3、確保物理課程實踐活動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