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教育思想—簡述孟子的教育思想
2024-07-10 17:03:58
唐曉敏
孟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對中國古代教育有重要的貢獻(xiàn)。
“教育”一詞即出自《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認(rèn)為,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在于人有一個精神世界。“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則近于禽獸”。
孟子提出“四端”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辭讓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認(rèn)為,凡是人,都要有這四“心”。沒有的話,就不能叫做“人”。這實際上是認(rèn)為人是社會的動物。人有肉體生命,有精神生命,精神生命是本質(zhì)。
孟子強(qiáng)調(diào)“惻隱之心”,這是非常有價值的。“惻隱之心”就是同情心。個人需要有同情心,社會需要每個人有同情心。對別人的痛苦沒有同情心,冷漠麻木,這很可怕也很可悲,若人人都冷漠麻木,社會也是沒有希望的。
孟子還有一個主張,就是“尚友古人”,這具有重要的教育學(xué)價值。就是,人應(yīng)該通過閱讀古人的書跟歷史上的杰出人物交朋友。跟歷史上的杰出人物交朋友,也就是把自己置身于歷史上的杰出人物的行列中而處處向他們學(xué)習(xí)。蔡仁厚說:“人能親師取友,尚友古人,就可以超越自身的局限,而宛然若涌身于歷史文化之大流,此時,我們的生命便頓然有充實莊嚴(yán)之感。”這說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