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網絡教育—交大網絡教育登錄平臺
上海交通大學是華五高校,應該比一般大學更有包容度與寬容心,只有這樣才可以對得起世界名校的頭銜。上交大閔行校區禁止外賣員進校,中轉收費2.5元的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被指在收“過路費”,校領導是否汗顏!
上海交大禁止外賣入校,成為8月14號與15號的網絡熱點。很多人看到這樣的消息,估計都很詫異;不是大學校園都宣布完全放開了嗎?為什么這個時候發布禁止外賣員進校呢?貌似有點匪夷所思。
根據在校學生反映,上交大閔行校區一家是上交大振興教育產業服務公司與上交大保衛處的,發布聯合公告;為了保障在校學生的“交通安全”,將禁止外賣人員進入校內,學生點的外賣放在中轉站,每單收取2.5元的“過路費”。美其名曰:保障最后一公里的安全。
這樣的做法,引起了很多學生的不滿,很多學生在論壇上對這樣的做法進行了評論,認為這是在借“交通安全”的名義,在收割學生,收錢了交通就安全了嗎?紛紛表達對學校做法的不滿,說這是借安全的名義在撈錢。
這項收費是針對外賣員的,不向學生收費,為什么學生會反感呢?主要是學校收外賣員的,后期必然會轉嫁到學生頭上的,最終的買單人必定是學生。這是學校失算的地方,一位不收學生錢,就沒有反對。
根據上交大閔行校區的在校生規模,有心算了一下。每單2.5元,一年下來就是上億元的收入,并且不給付款人提供收據與發票;很多人在質疑收費后的去向。
這項政策出臺后,遭到了學生的反對;上交大明顯遭受到了外界的壓力。在8月14號,學校保衛處宣布暫時停止該政策的執行;外賣員可以登記進入校區;拍屁股的決定暫時停止了。
從8月3號與8月14號的兩份公告看,這不是赤裸裸的打臉嗎?為什么會有如此政策出臺呢?就是一些人的私欲在作祟,把學生當做,在薅他們的羊毛;表面上學生不出錢,最終這2.5元的“過路費”,還是要學生出的。
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他們都有一定的安全意識;也有規避風險的能力。所謂的“交通安全”說法,明顯是站不住腳的;收2.5元暴露了這件事的本質:借安全的名義撈錢。最后被學生噴得體無完膚一點都不冤;可以說是活該。
筆者觀點
上交大為了“交通安全”禁止外賣入校的理由太牽強;這是一種巧立名目的收費;典型的因噎廢食的行為。汽車每天都會出現交通事故,就要封路或者禁止生產汽車嗎?
上交大把教育做成生意了;吃相相當的難看。就這樣的管理思維,如何有世界名校的格局呢?不把心思放在教學與科研上,天天想著怎么賺錢,不是很好笑嗎?
上交大已經被浙大在各方面超越了,唯一的優勢是坐落在上海;在科研上已經被浙大碾壓。以前的“清北復交浙”現在變成了“清北浙”,學校管理層一點責任都沒有嗎?從上交大收“過路費”就可以看出,管理水平有多差,一天到晚就想著怎么賺錢,如何教書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