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特殊教育學校;武漢特殊教育學校舞蹈《我的未來不是夢》你
極目新聞記者 李慶
通訊員 費志清 王曉珊
實習生 靳成嬌 黃泓博
武漢將規劃建設大漢陽片區特殊教育學校,推進一批現有的特殊教育學校改擴建或異地新建工作,為特殊教育學生提供更為舒適的學習環境。6月21日,武漢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人民政府關于特殊(專門)教育工作情況的報告。極目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武漢將進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大力實施特殊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
特殊教育和專門教育(以下簡稱“兩類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對于踐行“人民至上”理念、推動文明城市和平安武漢建設、探索超大城市治理具有重要意義。2024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將“促進特殊教育拓展融合,辦好特殊教育”寫入其中,并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予以推進。
據介紹,武漢現有的盲、聾、培智三類特殊教育學生,超一半的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其他的在江岸區輔讀學校、市第一聾啞學校、武昌區培智中心學校、市中山特殊教育學校、市盲童學校、市第二聾啞學校、江夏區特殊教育學校、黃陂區特殊教育學校、新洲區特殊教育學校等9所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專門教育學生均就讀于市礪志中學。上述“兩類教育”學生占全市中小學生總數的2.7‰。
“教育群體雖小,但教育使命重大。”近年來,武漢市努力辦好9所特殊教育學校,規劃建設大漢陽片區特殊教育學校,推進江岸區輔讀學校、市第一聾啞學校、武昌區培智中心學校、江夏區特殊教育學校、黃陂區特殊教育學校改擴建或異地新建工作。采取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特殊教育學校就讀、送教三種方式,分類教育安置適齡殘疾兒童,保障其不失學輟學。支持幼兒園接收具備條件的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指導職業學校通過隨班就讀、專門編班等形式招收殘疾學生,為殘疾考生參加普通高考提供合理便利,鼓勵市屬高校招收符合錄取標準的殘疾學生。
目前,武漢已推動15個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和92間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建設,對隨班就讀殘疾學生進行教育康復指導和服務。同時,與華中師范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助力武昌區新河街學校、新洲區第一初級中學成為全省首批融合教育基地校。
在專門教育方面,武漢加大專門教育保障力度,按照“應急+謀遠”總體思路,形成市礪志中學規劃建設“2+1”方案,“2”即擴容市礪志中學黃龍山校區,接收專門教育對象;同步改造相關區閑置學校,接收專門矯治教育對象,“1”即在相關區規劃選址建設一所800人左右規模專門學校,分校區接收專門教育和專門矯治教育“兩類”對象。目前,已啟動相關規劃設計工作。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