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龍文教育—重慶龍文教育校區負責人
金秋時節,碩果累累,
是收獲的季節,也是教師的季節!
在第三十三個教師節來臨之際,
衷心祝愿廣大教師們節日快樂!
春華秋實結碩果,芳香馥郁沁滿園。近年來,我區教育工作緊緊圍繞建設“教育強區”這個目標,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動教育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教育設施持續完善
繼去年秋季投用漳州一中龍文校區、龍師附小龍文分校等7個學校項目后,今年,我們又持續加快藍田開發區第二實驗小學、閩南師大龍文區附屬小學、龍文區機關幼兒園等6個項目的建設進度,預計項目竣工后又可新增學位6930個,將有效緩解“入學難”問題。
師資建設持續加強
主動突破教師編制瓶頸,2017年繼續招收非編教師192名,改善教師隊伍結構;先后有龍文區實驗小學等6個單位和郭耀梅等18位同志獲得國家、省、市表彰。
教育質量持續提升
2017年高考再創佳績,龍文中學本科上線人數191人,上線率53.7%,本一上線人數45人,上線率12.5%,完成市教育局下達工作指導線的264%;高考藝體生專業、文化雙上本科線的考生51人,上線率91%;中考連續6年被評為漳州市初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區,2所學校被評為2017年漳州市初中教育教學質量達標學校。
這些成績的取得,
離不開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
更凝聚著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
教育教學質量與人民群眾“學有優教”的期望還有差距。
因此,#實現教育優質均衡#
仍是我們需要下定決心、花大力氣解決的突出問題。
▼
龍文教育未來如何發展?咱們書記這么說?
一要奮勇爭先,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今后四年,我們要朝著優質、均衡、特色的方向,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積極打造教育強區,讓龍文的孩子既能“有學上”,又能“上好學”。建設學習型社會,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努力讓每個家庭享有更好的教育。
一是大力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到2020年新建4所公辦幼兒園、4所普惠性幼兒園,逐步將6所舊小學校舍改造為普惠性幼兒園,新增學位4230個左右,力爭公辦性質幼兒園就讀的幼兒占比達到50%,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面達85%以上。
二是持續推進義務教育學校項目建設。力爭到2020年續建、新改擴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0所,新增校舍面積17.38萬平方米,新增學位1.35萬個;推進優質中小學通過創辦校區、分校的辦學模式,整合片區優質教育資源,實行公辦、民辦初中同期招生、免試入學,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三是加快啟動優質高中建設工程。龍文中學要力爭創建省一級達標校,朝陽中學要加快進行改擴建,盡快恢復高中辦學。統籌解決普通高中師資力量,不斷提高高中階段教育教學質量,吸引更多人到龍文區就學,為繁榮龍文聚集更多人氣。
二要以身作則,爭當為人師表楷模。
一是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教育部門要加強學校領導干部隊伍特別是校長隊伍建設,積極實施“名校長培養工程”,健全學習培訓制度,努力打造一支有責任、有能力、懂教育、善管理的優秀校長隊伍。
二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繼續完善教師補充和流動機制,進一步擴充隊伍總量,優化教師結構和配置。積極實施“名師工程”建設,不斷推進名師帶教支教幫扶活動。充分發揮名、優、特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全區教師共同成長。廣大教師要在拓寬視野、掌握寬厚淵博專業知識的同時,及時了解現代化的科技知識,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手段,跟上現代教育事業發展步伐,積極進取、力爭上游,不僅要做全校、全區的先進,更要爭當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先進。
三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育局黨委要結合“兩學一做”專題教育,引導廣大教師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通過教師崗位練兵等形式,弘揚正能量,提高師德修養,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廣大教師要始終對黨忠誠、堅定理想,始終忠于黨的教育事業、忠于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真正把教育工作當作造福社會的事業,當作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滿腔熱忱教書育人,不斷增強依法執教、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要開拓創新,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教育要靠質量立業,學校要靠質量立校,教師要靠質量立身,我們要始終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
一是堅持德育為先。基礎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要旗幟鮮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引導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全力推進“美麗校園”工程,豐富德育內容,創新德育方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搶占網絡教育陣地,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營造“學校以德育人、教師以德立教”的良好氛圍。
二是堅持教學為要。堅持教育教學中心不動搖,注重因材施教,加強實踐教學,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注重抓好教育教學研究,引導廣大教師積極投身教育改革發展實踐,在教書育人上爭做“良師”,在人才培養上爭做“名師”,在教學創新上爭做“大師”,把最寶貴的知識傳授給最可愛的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和過硬的本領傳道、授業、解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升全區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是堅持素質為上。以對學生負責、對事業負責的精神,規范辦學行為,標本兼治減輕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認真抓好學校體育美育工作,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廣泛開展文化藝術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室作用,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養成健康、樂觀、向上的品格。
四要尊師重教,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興國必重教,重教必尊師。支持教育、關愛教師是全社會應盡職責。
一是加強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基礎、抓經濟、抓發展、抓民生、抓未來”的理念,始終把教育發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及時幫助協調解決教育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到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教育投入優先保障、教育資源優先配置,積極主動為教育事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是努力為教師辦實事、做好事。要把對教師的關愛與尊重落到實實在在的行動上,采取務實舉措,落實惠師政策,重點關注鄉村一線教師、離退休老教師和貧困教師,開展走訪慰問活動,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善待關心編外教師,積極探索用事業留人、用待遇留人、用真情留人的機制,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精心從教。
三是營造尊師重教的輿論氛圍。新聞媒體單位要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站和“兩微一端”等多種媒體形式,大力宣傳優秀教師的模范事跡,生動展示當代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良好形象,不斷激發教師的事業榮譽感和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創造性。社會各界要熱心支持教育、多方給力教育、齊心振興教育,讓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教師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