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稅-子女教育稅
我是70年代末生人,小時候最害怕9月1日開學的日子,那時候去學校報名,要先把完成了征糧統購的單據給老師看,完成了才能報名。
讀一年級的時候,記得學費好像是五元錢,不知道相當于現在的多少,父母拿不出錢來就在家里亂發脾氣,我只能自己去學校找班主任擔保,跟老師說等我家賣了生豬,拿到錢了就交學費。
老師講擔保可以,但是先考一下我,看我會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如果會寫就幫我擔保。
我用老師給我的粉筆在黑板上工工整整的寫出了自己的名字,而且三個字都是寫的繁體字。
那時候沒有興趣班,也沒有贏在起跑線上的教培,老師看到我居然連繁體字都會寫,很驚訝,不但答應給我擔保學費,還獎勵了我一個寫字的本子。
我的啟蒙老師啊,我一輩子都記得她。
那時候的農民負擔有多重。
鄉統籌,村提留,計劃生育費, 教育附加費,教育集資費,農田用水費,農業稅,特產稅等等,包括但不限于這些費用,有些村跟鄉鎮還會搭便車收費,連駐村干部的伙食費都向村民攤派。
農民一年的糧食大都交了公糧及各項雜費,剩下的糧已經很少,有的根本就不夠全家人的囗糧,然后再等返銷糧。
交糧食的時候,到了糧站,如果不給驗收的人“華子”就各種刁難。
有些大膽的,給驗收的一個紅包,麻袋里面放磚頭都一樣過。那個時候膽小怕事的人多,遇到說稻谷不干,就老老實實的挑回去繼續曬干再來交。
七八十年代,特別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農民的日子真難。
還有過年的時候殺豬的屠宰稅,我記得很清楚,鄰居家年豬剛弄好,一家人正開開心心的準備年夜飯,結果一幫來收屠宰稅的不請自來。
鄰居說沒有錢交稅,那幾個人就提了一串豬肉走。
多年后回想起來,我都不知道用一個什么樣的形容詞來形容當時的情景比較恰當。
農民最難的時候有多難。
記得小時候一說交提留款了,心里就好緊張。
往往是大隊里幾個人拿著票據本子來的,一來就好幾個人,收了這個費又收那個費,最后家里連買鹽的錢都沒有了。
我爸爸那時候經常給人挑河沙,從外地運來的沙子需要人工挑一里多路才能進村,不知道挑一卡車河沙有多少錢,反正是看到幾塊錢十幾個人來分。
我家最大的收入是養生豬。
那時候的豬飼料都是讓我放學后去田野里找的野菜,有一回不知道是夾了什么植物在里面,豬吃了一直拉肚子,然后就嘎了。
媽媽一邊打我一邊哭,我也哭。
那頭才幾十斤的小豬,舍不得丟掉,用來做成了腌制肉,那是我的童年,少有的,非過年時間吃上豬肉。
結束語。
回想過去,再看看現在,農村的生活真的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現在不但不用交各種費用了,種地還有補貼,真是農民幾千年來最美好的時光,我知足了。
我家有五畝地,修高速路被征收了一畝半,現在還有三畝多,自己留了半畝田種花生,玉米,辣椒,紅薯,其余的三畝租給了外鄉來我們村搞規模種植的,一畝田一年300元的租金。
有時候也幫老板做事,80元一天。
現在的農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