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伊教育,羅伊在線國際教育
8月18日,由羅伊國際教育、國際學校在線全程聯合主辦的國際化學校運營管理峰會蘇州站落下帷幕。8天3城,系列峰會集結了數十位國際化學校優秀運營管理者、數百位國際化學校從業者齊聚,共話運營管理,使峰會主辦方羅伊教育迅速成為行業焦點??焖侔l展的國際化學校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在三次峰會中,我國的國際化學校運營管理者們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就教學教研、師資、課程、團隊建設、校長管理、市場趨勢等諸多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本輪國際化學校運營管理峰會邀請到了眾多資深行業人士參加:前國際文憑組織(IBO)組織總干事Jeffrey Beard、上海外國語大學教育集團總經理徐慶明、金陵中學黨委書記沈方曉、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副校長、金陵中學國際部創始人之一倪慶榮、清瀾山學校校長辛穎女士、清瀾山學術校長Jonathan Gastel、北外蘇州附校尤文亮校長、羅伊國際教育執行總裁黃榮烽、羅伊國際教育董事兼執行副總裁吳雨青、廣州華美英語實驗學??傂iL陳鋒、中黃書院美國GIA國際高中院長、深圳國際交流學院創院院長朱源、上海宏潤博源學校校長、原上海中學國際部主任陳文國、中國教育在線與STEAM教育專家、浙江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專家、中原基礎教育研究院首席專家施永忠、常熟國際教育校長、倫華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偉東、世界聯合學院UWC副教務長岑雅韻等等。
本輪羅伊教育-國際化學校運營管理系列峰會以“運營管理破局”為主題, 旨在通過優秀實踐案例、先進管理理念、深度交流碰撞,促進中國國際化學校破解運營管理難題,推動中國國際化學校整體運營管理品質的提升。
國際化學校從業者的熱情參與、行業資深人士的鼎力相助,使本輪國際化學校運營管理峰會收獲了沉甸甸的思想成果。
重視技術的力量
對任何行業來說,快速的發展能帶來增長與機遇,也意味著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的出現。如羅伊教育執行總裁黃榮烽所言:“一年150所新的國際學校開出來,現有師資是否可以支撐、其教育內容是否科學正宗,學生服務與家庭期望如何滿足?”。這段話的背后也反應了當前國際化學校的普遍焦慮——快速增長的需求缺乏優質國際教育資源的供給。從市場政策到運營管理,從教務教學到師資課程,整體性的優質資源匱乏對國際化學校的長遠發展造成了根本威脅。目前中國國際化學校已處在成長期到洗牌期的過程中,而國際化學校之間的競爭的實質就是對優質國際教育資源的競爭。
清瀾山學術校長Mr. Jonathan Gastel
在諸多支撐國際化學校發展的教育資源中,對一所學校影響最為直接也是競爭最為激烈的,是支撐教學教研的師資?!爱斍皣H學校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找到穩定、優質的教師資源,這是非常重要的競爭力?!薄鍨懮綄W術校長Mr. Jonathan Gastel。師資的匱乏與不穩定直接影響到一所學校的正常運轉,而日漸資本化的市場又推高了師資招聘費用與流動率,導致許多國際學校辦學質量參差不齊、辦學水準不穩定,辦學質量難以提升。
傳統師資招聘與管理方式的失效需要運營管理者轉換思路、尋找解決問題的新視角,擁有中美兩國多年國際學校運營管理經驗的Mr. Jonathan Gastel將目光投向了技術和在線平臺:“關于如何尋找優質、穩定的教師,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技術的措施和在線平臺來解決這個問題?!?/p>
而關于教師的培訓成長,Mr. Jonathan Gastel所任職的清瀾山學校特別設立了“教師發展中心”,促進教師間的分享互助以及課程的開發與進步。
羅伊教育走進清瀾山學校
與Mr. Jonathan Gastel不謀而合,羅伊教育在近20年北美辦學的歷程中,深刻地意識到優質師資對于一所學校發展的的關鍵意義。
羅伊教育執行總裁黃榮烽
在本輪峰會的首站深圳站,針對此問題,羅伊教育執行總裁黃榮烽即給出了最終解決方案——師資培訓賦能計劃。羅伊師資培訓賦能計劃提供A-Level/IB/AP全球委員會重量級的培訓師資,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進行多方位培訓。分為3大模塊、6大產品。
在線教師專業培訓+國內面授+海外交換項目三位一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羅伊師資培訓項目以超常規優質國際教育資源打造師資培訓閉環系統,志在全方位提升中國國際化學校教師的操課能力、履職能力與素質。
領袖輔導、考核認證、課堂實戰、線上互動、線下面授環環相扣,互為補充??茖W系統的產品設計反映的是羅伊教育嚴謹踏實的治學風格與強大多面的資源整合能力。
融合發展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談起中國的“國際教育”,國人的印象可能不外乎這么幾個:高昂的學費、全盤西化的課程、全英語教學環境,外教數量一度成為國際化學校的“主打賣點”。但隨著中國全球影響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孩子能擁有作為華人的身份認同和文化自信,加之近年來國家愈發強調“教育主權”,于是重新定位各自“發展方向”就成為了擺在中國國際化學校運營管理者面前的“必選題目”。
對運營管理者而言,發展方向的確定依賴辦學理念的轉換。羅伊教育集團顧問委員會主席、國際文憑組織(IBO)前總干事Jeffrey Beard認為“國際學校必須是關注國際思維的,但也要關注當地的文化,最終能夠非常理智的把它和你的學校融合在一起?!?。
國際文憑組織(IBO)前總干事Jeffrey Beard
不難看出,擁有多年全球層面國際教育從業經歷的Jeffrey Beard給中國國際化學校運營管理者的建議是“結合本土作國際化融合”。這種看似逆向而行思維的背后,實質上與Jeffrey Beard所從事的IB教育事業關聯深厚——“IB課程既強調了解全球文化,同時也強調對本土文化的了解。”
與Jeffrey Beard相同,本輪國際化學校運營管理峰會中多位嘉賓共同提及最多的概念就是融合。中黃書院美國GIA國際高中校長、深圳國際交流學院創院院長朱源總結20多年辦學經驗時指出:“國際化學校要致力于融合東方智慧和西方科學精神探索國際教育本土化、傳統教育國際化的辦學之道。(峰會深圳站)”
羅伊教育執行總裁黃榮烽結合多年辦學經驗以及對北京鼎石學校與香港弘立書院的訪問考察后指出:“一所好的國際化學校,需要具備世界級校長的領導力、專業的學分課內容、中國文史哲融合課程、高質量的持牌教師、學生素質教育與國際交流、嚴格的國際教育體系?!?/p>
當融合一詞被頻繁提及時,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中國國際化學校運營管理者對于突破當前困境的渴望,也可以理解為中國的國際化學校的運營管理正在向教育本質規律回歸、向理性回歸。
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在教育行業,以人為本的具體化實踐就是因材施教。因我國主流教育模式的應試特征,中國的國際化學校被眾多期望孩子接受到個性化、自由化素質教育的中國家長們寄予厚望。當“以人為本,因材施教”這八個字落實到運營管理者層面,意味著對素質教育的全方位探索。
北外蘇州附校尤文亮校長認為,國際學校要形成一套機制,具體包括好的辦學理念,和共同的愿景,學校制度、辦學行為、學校文化、社會環境(峰會蘇州站)。
國際學校要實現素質教育與優秀升學的統一,需要實現與國外課程的融合、并實現由苦學向樂學的轉變、由基礎向高端的提升。
不滿足僅囿于課程的探索,在三場國際化學校運營管理峰會中我們也看到了諸多運營管理者對素質教育的生動嘗試。
比如,金陵中學河西分部倪校長提到的金中河西“浸潤課程”項目要求學生每周參加藝術活動,設計選修課程并建立各專用教室培養學生個性與興趣,最終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副校長倪慶榮
再例如,世界聯合學院UWC副教務長岑雅韻提到的“本地化參與”,鼓勵學生進入常熟當地社區,教授常熟當地同學學習編程。通過本地化的社會實踐,推動學生跨文化參與能力的提升、自我意識的塑造。再比如如羅伊教育打造的鏈接北美與中國學生的LCPP項目,作為全球層面的社會實踐項目——LCPP項目旨在促成中外學生的在線面對面交流,來自北美多所知名國際公立及私立學校的在校優等生將通過音視頻媒體的多樣方式向中國包括偏遠山區的學生展示海外的課內外生活,中國學生也將以英語與海外學生在線問答、進行深度溝通。
政策&市場&教育國際化
作為一所國際化學校的運營管理者,政策與市場是日常分析決策的必要基礎,是運營管理能力的重要支撐。當前強勁的市場需求與日益規范完善的政策制度,考驗到的是運營管理者對繁雜信息的抽絲剝繭能力、對政策與市場的了解、判斷與適應能力。
作為反應環節的第一步,了解當前國際化學校所處的政策與市場環境十分必要。在國際化學校運營管理峰會南京站中,上海外國語大學教育集團總經理徐慶明以《中國國際化學校發展現狀及趨勢》全面分析了國際化學校的需求、政策形勢、未來趨勢以及國際化學校的發展路徑,并指出教育國際化是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教育國際化就是要國際經驗的中國化和中國經驗的國際化。
上海外國語大學教育集團總經理徐慶明
對于未來的市場趨勢,徐慶明總經理如此看待:教育消費的升級、資本涌入、集團辦學、外資品牌涌入等因素將促進國際化學校的發展。在未來,集團化辦學優勢將更為明顯、教師資源將愈加重要、國際學校的盈利來源將變得多樣化。最后國際化學校的行業制度將越來越規范,良性競爭也將更為激烈。
隨著國際化學校的發展,可以預見未來越來越多中國家庭的孩子將接受國際教育。作為關乎百姓福祉、國家未來的教育行業從業者,國際化學校的長遠發展需要運營管理者們時刻不忘教育初心,遵循教育本質規律辦學,更需要這樣一場運營管理者們共話難題、尋找破局之路的峰會。尤其是對于當前處在運營管理困局的中國國際化學校,羅伊教育-國際化學校運營管理峰會凝聚的不僅是行業共識,更是中國國際教育從業者的教育初心與夢想,中國國際化學校的明天必將更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