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教育、中國建筑教育網官網
人類進入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趨勢日彰,隨著人工智能發展,挑戰日顯,世界教育再一次進入大挑戰、大變革、大調整時代。2024年,我國的教育強國建設也進入到關鍵時期和加速階段。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搞得越扎實,教育強國步伐就越穩、后勁就越足。”基礎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業、國家富強的基石和共同富裕的基礎。建設教育強國,基礎教育必須謀求戰略之道和變革之道。
所謂“道者”,是指道路、規律、策略與方法。當今世界各國的教育競爭集中體現在教育實力、教育質量、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的競爭——實力是基礎,質量是核心,模式是標志,制度是根本。基礎教育的強國之道主要體現在基礎更加強大、質量更加領先、模式更具影響和制度更富優勢。
2024年,要以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謀求基礎教育實力增長之道。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面掃除青壯年文盲,全民人口文化素質整體提升;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89.7%,為全體兒童提供了公益普惠健康的發展環境;全國2895個縣全部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樹立起中國義務教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成功舉辦世界最大規模的基礎教育,為全球人口文化素質提升作出重要貢獻。面對教育強國建設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中國基礎教育要更加積極地探索公平而有質量的新策略、新方法和新路徑。
2024年,要以更富質量的教育體系謀求基礎教育質量提升之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躍升和質變。建設教育強國,必須實現教育發展方式和發展模式的戰略轉變,必須實現從以量謀大到以質圖強的戰略轉換。“換擋提速”“換擋提質”是教育強國建設的時代要求。要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教育體系,形成更加先進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的新體制新機制,辦好世界先進水平的優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024年,要以更加現代的教育技術謀求基礎教育模式競爭之道。
中國的教育強國建設恰逢第四次工業革命、第四次科技革命和第四次教育革命,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要全面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以教育數字化為驅動,更加積極主動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深度融合和深刻變革,探索并形成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的中國道路、中國模式和中國經驗,為世界教育現代化提供借鑒。
2024年,要以更加自信的教育戰略謀求基礎教育制度創新之道。
教育強國建設的關鍵是制度創新。要在研究制定《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對教育現代化進行頂層設計的同時,對現有的法律、制度和規定等政策文本進行系統梳理,對原有的改革措施進行科學分析,形成以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的政策體系。更為重要的是,要研究制定《學前教育法》等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規,形成更加完善的基礎教育法律體系,支撐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優質公平理念為指導,構建更加完善、更高水平、更富質量的義務教育制度;以農村地區偏遠地區為重點,形成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和家庭教育優質資源供給制度;以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為重點,形成更加公平、更加合理和更加科學的公共教育資源服務體系。
堅持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建設教育強國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需要全黨、全社會的不懈奮斗共同努力。2024年,教育強國建設,有你、有我、有大家!
(高書國 作者系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
《人民教育》2024年第1期
作者:高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