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教育集團—春雨教育集團有限公司
“4月,我們公司20多位通過智聯招聘平臺招錄的編輯,收到歸屬地為上海的智聯招聘獵頭電話,動員他們報名參加省內一家出版集團的春季招聘。”江蘇春雨教育集團有關人員近日向本報讀者熱線(025-84701119)反映:“我們每兩年繳納27600元智聯會員年費,想不到智聯招聘反過來‘挖墻腳’,‘精準打擊’我們。”
近年來,江蘇春雨教育集團有87位編輯通過智聯招聘平臺招錄。可今年4月份以來,其中20名編輯陸續接到智聯招聘獵頭電話,告知他們省內一家出版集團春季招聘報名即將截止,此后9人報名參加了該出版集團春季招聘考試。
“最終離職的9人中,6人系之前通過智聯招聘招錄。”春雨教育集團相關人士認為,智聯招聘此舉有違獵頭行業規則,既做招聘平臺、收取用工單位會員費,又對會員單位應聘者資料進行反復利用,甚至“一女兩嫁”,追求利益最大化,侵害了會員單位利益。
而對自己“挖墻腳”這一說法,智聯招聘方面并不承認。智聯招聘是北京網聘咨詢有限公司的品牌,5月21日,北京網聘咨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負責對接春雨教育集團的王靜告訴記者,春雨教育前幾天已經給他們北京總公司發函提出抗議,她也正為失去春雨教育這個客戶發愁。“我們公司查了獵頭的通話錄音,沒有不合規的流程。所有獵頭交互行業都是這個模式。”
該公司負責對接省內那家出版集團的王敏說,智聯招聘沒有針對春雨教育集團提供任何“定向動員”的服務,是獵頭根據最近平臺上更新的簡歷致電這些求職者的。“智聯招聘平臺庫里有2億多份簡歷,獵頭會面向更新簡歷者打回訪電話。求職者除非在更新簡歷時寫明自己目前在春雨教育集團工作,不然,獵頭是無法知曉這些求職者現職的。”
簡歷更新后多久會被獵頭“看上”?王敏表示,這不好說。王敏和王靜多次強調,求職者簡歷上一般不寫目前工作單位,獵頭們也不在南京分公司上班,是不可能和南京這邊“合計”、專門找春雨教育的人打所謂“定向招聘”電話的。
昨天,智聯招聘平臺工作人員給記者發來兩份錄音,證明該平臺獵頭只是打提醒服務電話,并沒有“撬人”。那家出版集團人力資源部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他們從未委托智聯招聘進行任何“定向招聘”。
然而,之前接到智聯獵頭電話的春雨教育集團員工李 小玲告訴記者,她兩年多前向智聯招聘平臺投過簡歷,后來入職春雨教育集團,這兩年她根本沒有更新過簡歷,頂多每年登錄兩三次智聯招聘App。4月份接到獵頭電話時,她還非常奇怪,因為自己并沒有近期換工作的打算。另一位員工崔恒華也表示,她是兩年多前入職春雨教育集團的,入職后在智聯上的招聘材料從沒更新過,她也再未登錄智聯招聘平臺。
記者多次詢問智聯招聘高層的態度。智聯招聘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已向北京總部反映春雨教育集團該情況,具體如何處理,總部尚未回應。
江蘇領航人力資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人才流動原本是正常現象,但有些“挖墻腳”行為是惡意的,會給一些公司造成損失,不利于整個行業的有序競爭。該人士說,培養一名成熟的圖書編輯人才至少需要兩到三年,理科類編輯尤其難培養,要經過理論培訓與大量實練,逐步強化職業技能,優秀者還可獲得中級編輯資質。隨著出版業蓬勃發展,各出版社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凸顯。相較之下,培訓新員工費時費力,“挖”成熟專業人才看上去成本低,但可能演變成一種惡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