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遼寧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學費)
2022年3月5日是全國第59個“學雷鋒紀念日”,在遼寧省委宣傳部和省教育廳的指導下,遼寧大學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開學第一課”。
遼寧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分享沙龍現場
遼寧大學雷鋒團下鄉留影
遼寧是雷鋒精神發祥地,雷鋒生命中最閃亮的時光在遼寧展現,雷鋒精神也在遼寧代代傳承,發揚光大。在雷鋒精神激勵下,遼沈大地涌現出獲“當代雷鋒”稱號的郭明義、“全國最美志愿者”稱號的朱天民、林風艷等先進模范。
遼寧大學雷鋒團就是其中的明星團體之一,從2015年成立以來發起了包括扶貧攻堅、高知助學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
姜濤院長搬運扶貧物資
作為雷鋒團副團長的遼大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姜濤,在近三年來持續組織國內外Z世代青年參與學雷鋒實踐。為貧困地區募集物質支持的同時,也致力于幫助山區兒童打開眼界,積極向上。
遼大雷鋒團組織村童參觀遼大
“雷鋒精神是中國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要素,從雷鋒精神出發,可以理解中國人民的道德追求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初衷。留學生認識雷鋒、理解雷鋒和學習雷鋒的過程,就是對遼寧對中國建立認知和認可的過程。涓涓細流匯愛成河,相信會有更多的留學生以‘洋雷鋒’自居,成為知華友華愛華的使者,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組織留學生參與學雷鋒。”姜院長說。
單煒軍教授檢查菌菇生產間
遼寧大學雷鋒團團長單煒軍教授積極響應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主動參與鄉村振興工作,利用知識特長帶領鞍山牧牛鎮村民發展特色菌菇產業,為脫貧摘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表示,身為一名大學老師,有著優越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更有責任為需要幫扶的人做點事情,為共同富裕做點事情,為中國夢的早日實現做點事情。”
單煒軍教授下鄉扶貧
受益于身邊師長的言傳身教,遼寧大學青年學生也積極參與到學習雷鋒中來。
單煒軍教授向留學生志愿者講解菌棒
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生阿姆賈德活躍在迎新、支教、防疫檢查等校園與社會服務第一線,并在2021年榮獲遼大年度優秀志愿者稱號。
“幫助他人是一個讓自己成長的機會。我真的受到了雷鋒精神的啟發,作為人類的一員也樂于追隨雷鋒精神。幫助他人使我更加善良、謙虛、勤奮、為人忠誠和對社區充滿熱情。我希望我所有的朋友、同學和其他人都愿意做志愿者幫助別人。偉大起源于渺小!”阿姆賈德說。
留學生阿姆賈德與退伍軍人胡耀強進行遼大校園消殺
實際上,就在3月5日雷鋒日前夕,阿姆賈德與 遼寧省學雷鋒最美志愿者胡耀強等志愿者共同完成了遼大校園疫情防控下的日常消殺任務。胡耀強說:“我始終堅信‘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這也是我學雷鋒做公益的初衷。雖然做公益會占用自己的時間、耽誤自己的生意,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進步的親歷者和受益者,也理應為這份進步出一份力。”
胡耀強參與消殺志愿
接續胡耀強的剖白,國際傳播專家吳問中西也就雷鋒精神與善的聯系進行了分享:“善是中華文化的底層基因,在當代被人格化表現為雷鋒精神等形式,持續深厚地影響著從個人到政府的思維與言行,更在國內外的民間交流中潛移默化地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