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北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生官網
尺寸教材,國之大者。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體現國家意志,是事關未來的戰略工程、鑄魂育人的基礎工程。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的要求,圍繞國家教材委員會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工作部署,我們設置了“教材建設和管理筆談”專欄,旨在宣傳教材研究和教材工作新進展,加快推進構建中國特色高質量教材體系。一起來看專家的觀點——教材建設和管理筆談?
付洪利 北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高等教育管理學科負責人、二級教授
在追求“人人皆可成才”的現代化教育中,教材對于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養的意義及作用發生了新變化,教材不僅是課程教學的資源和載體,還是學生自主學習生態構建的關鍵要素,是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的學習資源生長點,是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重要“支架”。
目前,隨著信息化、智能化快速發展,各高等學校貫徹教育部有關精神和要求,正推進高校智慧圖書館未來學習中心建設,努力將圖書館打造成“教學支持中心”“學生學習中心”和“信息服務中心”,探索實踐新時代育人新范式,助力人才自主培養。高校智慧圖書館未來學習中心建設應緊緊圍繞空間、資源、技術、管理與服務等多個維度,以構建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養新生態為目標,通過以教材為結點的學習資源建設,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打造開放、自由、多元、連通、綜合的學習生態系統。這需要教材建設與管理按照體系化、載體化生態建設路徑,實現圖書資源與教材資源一體化建設,讓教材在學生自主學習中“活起來”。
一是注重教材資源體系化建設,生成自主學習“機體”。高校圖書館未來學習中心建設,必須把服務教育教學放在核心地位,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開展課程教材資源服務,將圖書館作為教材資源建設責任主體之一,與學校職能部門、教學單位實現教材建設一體化連接,搭建以教材為“骨干”,以配套參考書、學習資料及數據庫資源為“血肉”的教材資源“生命機體”。同時,搭建一體化工作機制。如,圖書館與相關部門、教學單位之間建立完善、有效的合作機制,實行課程教材選用備案制,根據教材資源建設要求,制定采購計劃,全面統籌教材資源建設。同時,相關部門、單位應配合圖書館對教材教參等資源信息進行及時更新與完善。又如,建立學科館員與課程教材建設管理人員、任課教師對接制度等,形成教材資源聚集的工作機制。教材資源體系化建設不僅能夠解決教材資源建設封閉、固化、碎片、重復建設等現實矛盾與難題,同時也為學生自主學習生態形成奠定基礎。
二是注重教材資源載體化建設,活化自主學習生態。高校圖書館未來學習中心建設,應該聚焦教材編寫質量與教材資源充分利用的載體搭建。一方面,圖書館應針對部分通識課程、特色課程教材編寫難、選用難等問題,結合教學內容動態性強等特點,突破傳統教材教參資源局限,提供模塊化、案例化教材資源數據庫,提高自編教材質量。另一方面,應結合專業設置及教材使用情況,擴大教材資源收集范圍,不僅將國家重點規劃教材、優秀教材及專業精品教材作為重點館藏資源,還應不斷豐富教材資源館藏品種,加大對電子教材、電子教參、教學素材等新型多媒體教材資源投入,拓展學生自主學習資源。同時,還應建立學生教材資源獲取、利用的便捷渠道,建立課程教材資源查詢利用與信息反饋平臺,提供一站式自主學習資源服務。教材資源載體化建設不僅是未來學習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讓教材資源“活起來”并形成學生自主學習新生態的突破口。
作者:付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