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教育網(丹徒區教育網)
近年來,丹徒區以創建江蘇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為契機,通過加快全區各學?;A設施建設、均衡城鄉師資配置、打造學校特色品牌等措施,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優化教育結構,在教育現代化道路上跑出加速度,努力辦好全區人民滿意的教育。
日前,在鎮江市宜城小學東校區多個教室內,該校各年級段學生正在認真聽講,每個教室內學習氛圍都十分濃厚。學校老師介紹,宜城小學東校區于202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擁有19個教室及相關功能室,經過2年多時間的建設和發展,學校各方面的辦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鎮江市宜城小學副校長夏欣介紹,學?,F在有11個班級,406名學生,教師數量由第一年的6名增長到24名。校區進一步改善了辦學條件,優化了校區環境,目前東校區為每間教室配備了教學一體機、校園廣播系統、教室照明系統等,還配備了美術、音樂等功能教室,為廣大師生提供了更加舒適、精致的學習和工作環境,滿足了教育教學的需求。
隨著丹徒主城區人口的不斷集聚,針對教育資源日益不足的問題,近年來,丹徒區新建、改造了茅以升實驗學校、茅以升實驗學校悅山園校區、鎮江市宜城小學東校區等學校,有效緩解了教育資源短缺問題。目前,丹徒區小學、初中就近劃片入學率分別達到100%和95%以上,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100%入學。在加大學?;A設施投入的同時,丹徒區持續推進校園硬件建設,統籌裝備配置,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提供物質支持。
區教育局督導科科長高毅說,區教育局以創建“江蘇省基礎教育裝備示范區”和“鎮江市智慧校園”為契機,全力推進教育裝備標準化、管理信息化和使用常態化,全區義務教育學校裝備全面升級至省Ⅰ類標準,數字化校園實現全覆蓋,學校管理和教學實現信息化。
除了聚力填補教育資源缺口,丹徒區還積極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持續加大優秀教師的培養力度,著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教育人才。截至目前,丹徒區現有省“蘇教名師”培養對象1人、省特級教師6人,教授級高級教師9人,省特級后備人才8人,省、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各1人,省第六批“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7人,市學科帶頭人29人,市名校長2人,38名骨干教師入選第六批市“169”各級人才。市骨干教師125人,區骨干教師359人,市教壇新秀25人、區教壇新秀35名。區級以上骨干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20.5%。建有1個省名校長工作室,12個區名師工作室、24個集團優師工作室。
區教育局督導科科長高毅介紹,區教育局著眼教育質量均衡,打造“宜人教育”特色品牌,聚力核心素養落地,著力推進“宜人課堂”建設。同時嚴格落實“雙減”文件精神,加強“五項管理”,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此外,區教育督導室指導學校制定三年發展規劃,關注對學校的發展性評價,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水平。
此外,丹徒區還積極實施“教育特色”建設工程,深耕優勢項目,努力推動區域教育內涵發展。丹徒區在2018年成為“全國體育聯盟實驗區”,2019年成立了“青少年校園足球青訓中心”;全區共有16所學校創成“全國足球特色學?!?,宜城中學足球隊多次打入“省長杯”,宜城小學獲 2021年“省長杯”小學女子乙組第四,男子乙組第八,創鎮江歷史最好成績;全區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合格率達95%以上;全區所有學校都能開發學生喜聞樂見、利于個性發展的校本課程,社團活動百花齊放,有21所學校獲評“市學生社團建設優秀學?!?,22所學校被評為“市書香校園”;珠心算、篆刻、聞捷詩社等課程或社團,已逐步成為丹徒教育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