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區教育局-泉山區教育局班子成員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自“雙減”相關政策實施以來,徐州市泉山區教育系統積極落實課后延時服務,在減去校外文化課培訓和作業負擔的同時實現兩個增加:增加學生體育、藝術、戶外運動和勞動的時間機會;增加學生體育、音樂、美術培訓的時間機會。各學校妙招頻出,致力打造聚力“雙減”提質賦能、五育并舉促“雙增”的泉山樣板。
自秋季開學以來,風化街中心小學不斷豐富、完善特色課程體系,有效提升課后延時服務質量。延時服務選修課程以個人興趣為基礎,發展特長為目標,動手實踐為要義,弘揚民族精神為宗旨,用豐富的課程開展實踐探索,助力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目前,該校共開設17項興趣課程,吸引500多名學生參加。每天下午5點開始,校園拓展空間變成國藝傳習所、非遺傳承基地、博物館、書院……書法、漢化像石拓印、漢磚傳拓等課程異彩紛呈,傳統藝術在學生眼前不再蒙著神秘面紗,可以觸摸、感知、傳承、創新。
星光小學積極響應落實“雙減”相關政策,圍繞《敬食養德:“星光”少年勞體潤心的實踐探索》這一江蘇省品格提升工程,從項目中挖掘豐富的食文化課程資源,充分融入課后延時服務,分學段設計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的特色食文化校本課程。以《食與美》課程為例,學生在課堂上欣賞、制作“古詩早餐”“趣味面點”,深刻感受食物之美和勞動創造生活之美;在《指尖美食》課程上,學生根據不同主題、不同節日進行美食手工創作,汲取傳統文化營養,獲得內在發展動力。經過探索,該校將豐富多彩的課程設置作為“敬食養德”育人理念的強有力支撐,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助力學生品格提升和課后服務效果。
礦山路小學是徐州市青少年兒童近視防控的試點學校,在泉山區各學校中近視率最低。該校一直重視學生體質健康,在校園設立活動區角,班級內配備專用體育鍛煉器材筐,學生可以進行跳繩、毽子、沙包、籃球、羽毛球等運動。該校在每天陽光體育活動和大課間一小時鍛煉的基礎上,在課后服務時間追加20分鐘的體育鍛煉時間,將五禽戲引入校園。校園版五禽戲動作對稱、簡單易學,充分發揮青少年的性格特點,且能提高免疫力,對預防眼睛近視和脊椎彎曲有很好作用,學生在強身健體的同時,充分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我們正總結推廣優秀課后服務經驗,輻射帶動各學校優質課程的開發和發展。通過全面推廣宣傳,利用多種渠道和平臺引導家長和社會力量關注并參與到課后服務工作中來,打造家校社協同聚力‘雙減’,有效增進‘雙增’效果。”泉山區教育局局長喬文雯表示。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張耀文
編輯: 陳彤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