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800字
本報訊(記者 紀秀君)“從2900多份案例中選出130份,遴選活動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個抓手,為的是通過對游戲的探索,提升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育實踐能力,進而提升學前教育質量?!比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一級巡視員、副司長姜瑾在全國幼兒園游戲活動研討會上說。
2018年11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開展幼兒園優秀游戲活動案例征集的通知》。一年來,經過幼兒園申報、地方推薦、專家獨立評審、結果公示等程序,共遴選出130份全國幼兒園優秀游戲活動案例并于日前公布。
“遴選活動只是完成了工作的一半,更重要的是怎樣把成果推廣出去?!苯f,近年來,在推進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一手抓規模、一手抓質量,各地持續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科學保教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研體系不斷完善,改革的成效開始顯現。此次游戲活動研討會,就是在遴選活動的基礎上,總結推廣各地好的做法,把優秀游戲活動案例呈現給幼兒園教師,讓他們明晰方向,學習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中應該怎樣和孩子互動。
“《兒童權利公約》規定了兒童有游戲的權利。此次遴選活動,適逢‘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理念在我國宣傳和落實30周年,也是倡導兒童游戲權30周年,是對我們從觀念到行動轉化能力的大檢驗,在一定程度上說,也是對我們的兒童觀和教育觀的一次考察?!痹u審專家、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虞永平說。
據介紹,為確保遴選活動的科學性與公正性,專家組多次開會研討遴選標準和程序,最終形成了三條核心標準:一是體現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真正讓兒童成為游戲的主人;二是教師的支持引導適宜有效;三是真實體現兒童游戲與學習過程。
“參評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觀念和行為的變化,可以看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理念得到了進一步的貫徹和落實,不少地方將游戲作為防止和糾正‘小學化’傾向、提高辦園水平、區域推進學前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抓手。”虞永平說,很多案例反映出游戲主題得到了拓展、游戲條件得到了較好的改善,教師的游戲支持和引導能力提升了。
虞永平同時分析了案例反映的主要問題,其中包括:區域差異大;對游戲和其他活動的關系認識模糊;對游戲的本質特征把握不夠,教師高控現象仍然存在;游戲價值的認識窄化;游戲過程中語言交流有問題;教師過度解讀、籠統分析等。
評審專家、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華愛華說,一個優秀游戲活動案例的產生,是教師專業能力的反映。精彩的游戲活動應體現幼兒的探究和創造過程,而教師在游戲中的支持作用,主要體現為對游戲中發生的學習具有敏感性。
“需要說明的是,優秀游戲活動案例只是展現各地成果的一種形式,并不是引導全國幼兒園教師都去打造案例,而是引導教師了解這些案例背后蘊含的兒童觀、教育觀和游戲觀,學習如何解讀孩子的發展需要,如何支持孩子的學習和發展,不斷激勵教師在日常教育實踐中探索、反思和成長?!苯f。
姜瑾對各地如何用好優秀游戲活動案例資源提出五點要求:一要像重視抓發展一樣抓質量;二要牢牢把握正確的方向;三要推動行政和教研形成合力;四要找準質量提升的突破口;五要加大社會宣傳力度。
優秀游戲活動案例的產生,離不開厚植游戲文化的土壤。此次研討會,上海、貴州、江蘇、浙江安吉,從創新教研機制、發揮行政主導作用等方面,介紹了落實“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實踐經驗。三位優秀游戲活動案例教師代表分享展示了精彩案例。與會代表在現場觀摩上海4所幼兒園游戲活動的基礎上,展開了分組研討。來自全國各省份的學前教育管理人員、教研員、園長、教師共16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據悉,下一步,教育部還將在東、中、西部舉辦優秀游戲分片研討活動。
《中國教育報》2019年12月0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