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河北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登錄入口
“每年的遠程培訓如約而至,從教14年來,從最初的職場‘小白’到如今得心應手,我是遠程培訓的最大受益者。”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教師邢東東說。邢東東提到的遠程培訓是河北省教育廳自2010年持續開展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全員遠程培訓項目。作為項目承辦方,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簡稱“繼教網”)14年來累計培訓教師278萬余人次,推動了近百萬教師的專業成長,積累了具有河北特色的全員遠程培訓經驗與做法。
如何讓培訓精準滿足教師成長需求,是大規模遠程培訓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面對龐大的教師群體,河北省全員遠程培訓團隊采取了三項舉措:一是依學科類別設置培訓項目,以類別的針對性滿足學科教師需求;二是以發展層次劃定參訓群體,按照教師教齡劃分為“適應期”“成長期”“成熟期”三個層次,以層級目標滿足不同專業發展階段教師的需求;三是面向教師個體提供自主選擇空間,支持教師個性發展。三項舉措統籌了學科教學、專業發展與個體成長三重需求,賦予了精準培訓更豐富的內涵。雄安新區容城縣第一初級中學教師李建青說:“因學習和教學經歷不同,參訓教師的綜合素質、發展狀況存在著諸多差異,這就造成了大家的需求各不相同。值得慶幸的是,河北省全員遠程培訓團隊考慮到了這一點,每次培訓設置的課程都根據教齡劃分了層級,雖然眾口難調的情況在所難免,但已照顧絕大多數教師,實現了教師各取所需、共同成長。”
“在過去的14年中,全員遠程培訓已形成了成熟的運行模式,未來將繼續探索如何提高全員遠程培訓的實效性,對全員遠程培訓項目進行更深入研究。”河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主任高宇在《河北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全員遠程培訓實效性研究》課題開題會上提到。
在2023年全員遠程培訓實施情況調研中,河北省趙縣一位學校管理者說:“今年全員遠程培訓課程內容主要以落實新課標為主,課程中設置的課例讓教師掌握如何在教學中落實新課標,且課程數量也很充足。”資源供給是全員遠程培訓的重中之重。14年來,河北省全員遠程培訓團隊注重資源供給與課程研發,課程數量從每學科幾門到如今每學科300多門,課程形式從單調講座到如今的研修沙龍、新聞播報、現場解說、場外連線等按需選用,課程內容從學科基礎到如今緊跟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等,課程類別從國家統一課程到如今輔以河北省本土課程。課程的動態變化適應了教師發展需求,為提高遠程培訓效果提供了保障。
為了保證培訓質量,專家是滿足教師需求的關鍵資源,如何在遠程培訓中更好發揮專家作用?河北省全員遠程培訓團隊探索出“建—育—用”一體化模式。“建”是做好專家隊伍的組織建設,經過多年的聘請、使用、篩選,目前專家庫優秀專家已達500余人;“育”是對入庫專家采取訓前集中、訓中跟進、訓后總結提升等專業培訓,避免專家知識與能力滯后教師需求;“用”是把建與育的成果落實到用,根據不同項目采取專題講座、送教下鄉等方式強化專家指導。同時,把專家隊伍建設延伸到班級輔導教師,目前已篩選出549名優秀輔導員組建輔導教師團隊,可根據需要隨時投入班級管理。如文安縣第一中學美術教師王春學從2014年開始擔任班級輔導教師,經過近10年時間的鍛煉,目前已可以帶領全省高中美術教師開展教研活動。
培訓模式創新是培訓質量提升的重要保證。為更好助力河北省教育高質量發展,經過14年的探索,河北省全員遠程培訓團隊構建了基于“四個結合”的混合培訓模式,即線上—線下結合,利用網絡技術突破傳統培訓時空局限,拓展培訓空間;項目—校本結合,把線上學習的實踐環節納入線下校本研修與崗位實踐,為線上學習提供落地土壤;專業—工程結合,利用“國培計劃”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同步實施的契機,推動專業與技術融合和教育數字化轉型;平臺—工具結合,根據培訓需要持續改進平臺,10年升級了5個版本。不僅如此,還不斷研發同步在線、移動聽評課、移動學習APP等輔助工具,為教師分散的遠程學習提供平臺支持。
東光縣教育局將“四個結合”混合培訓模式與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相結合,探索出“一核二環三驅動”的“東光模式”。東光縣教育局副局長李春和說:“我們將繼續以教育數字化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全員遠程培訓和能力提升為基礎,擴大成果應用,讓更多校長和教師發自內心投入到教育數字化轉型中來。”
“自2010開始承擔河北省全員遠程培訓以來,通過不斷探索、研究、完善,較好地完成了幼、小、初、高四個學段的教師培訓任務。”繼教網河北省全員遠程培訓團隊負責人高燦說,“面對新時代、新挑戰,我們將繼續做好全員遠程培訓項目,為河北省教師專業成長與教育創新發展提供新服務、作出新貢獻。”
《中國教師報》2024年02月07日第15版
作者:本報記者 孫和保 | 通訊員 史榮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