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論研究(教育理論研究是什么級刊物)
主持人
吳安春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理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萬作芳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理論研究所研究員
沙龍嘉賓
謝維和 清華大學原副校長,教授
石中英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
劉復興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教授
劉云杉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
王晨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教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要重視專業化智庫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和國際影響力的高端智庫。為探討新型教育智庫建設,探索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智庫行動路徑,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理論研究所近期舉辦了題為“一流智庫視野下的教育理論定位”的學術沙龍,多位資深學者深度參與,探討了教育智庫的研究定位、教育智庫理論研究與教育學科理論研究的異同等問題。
教育智庫從事哪些研究
主持人:教育智庫的研究主要有哪些類型?
謝維和:教育智庫的研究有兩種不同類型:一種主要針對國家政策的執行或實施進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這類研究通常由政府內部的咨詢機構或專門的研究機構承擔;另一種則是探討政策本身的理論基礎或合理性,通常由學術機構承擔,側重點不僅是對政策執行方式、途徑進行評價,還需對政策目標提出建設性意見等。
劉云杉:就智庫政策研究而言,也有兩種類型:一是評估政策執行過程是否有力、有效、到位;二是側重于評價政策實施后的價值與利益,注重政策所處的社會結構與相應的功能。
如何定位一流智庫的教育理論研究
主持人: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面臨新問題新挑戰,教育理論可以在哪些方面更好地貢獻智慧,提升智庫建設品質?
石中英:一流教育智庫能貢獻的不僅僅是教育政策建議,也包括具有原創性、引領性和解釋力的學術概念、理論主張和思想邏輯。從這個意義上說,一流教育智庫建設要把提出新概念、新理論、新思想作為重要任務。理論工作者也要有這種責任意識、緊迫感和學術勇氣,對不斷深化的教育改革實踐進行理論反思和批判,幫助教育改革者、實踐者把握教育改革的正確方向。
主持人:一流智庫視野下教育理論研究需要注意什么問題?重點研究領域有哪些?與學科視野下的教育理論相比較,智庫視野下的教育理論應如何定位?
石中英:就我國教育理論研究的社會和時代背景而言,智庫視野下教育理論研究的定位應當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二要回應現實教育問題,針對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一些基本問題、重大問題和前瞻性問題開展理論研究;三是注意開展跨學科研究,突破傳統教育研究的學科界限和學科壁壘,形成關于教育問題的綜合性解釋體系;四是繼續鼓勵學術爭鳴,通過學術爭鳴來達到澄清觀點、深化認識和凝聚改革共識的目的。
劉復興:智庫視野下教育理論的重點領域,一是應該包含本體論或者本體性的理論研究,既有所謂思維范式、思維方法論研究,也有新時代的政治哲學研究;二是要有基礎性理論研究,教育智庫的理論一定是多學科知識的綜合;三是要有應用性理論或者應用知識,至少包含工具性理論研究和中國前沿性重大問題研究兩個方面。
王晨:教育智庫研究領域應包含政治、經濟社會與教育關系的歷史類型模式研究、國際比較研究和社會現實的調查等。一流智庫下的教育理論研究要注重話語研究和建構,注重建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教育理論話語體系。
教育智庫理論研究應注意的幾組矛盾
主持人:教育智庫的理論研究以及更廣范疇的教育研究應處理好哪些關系?
謝維和:公平與效率應該是教育智庫必須始終關注的問題。我們既要有創新發展,培養高層次的拔尖創新人才,積極參與國際的競爭與合作;同時也要注重公平與均衡,不僅是各個地區的公平,更應該重視區域內公平。
適應與引領的關系問題。教育既要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也要體現引領作用,這是新時代教育優先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們既要充分尊重教育發展的實際,也應該根據教育現代化的要求與目標,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的指標,真正體現教育優先發展的政策意義與價值。
統一性與差異性的關系問題。我國教育事業必須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一盤棋”的總體思路,統籌謀劃,維護教育的方向性與公益性。同時,也應該充分考慮不同地區教育與不同類型教育的特點,形成各自的特色與優勢。
中國教育改革的自主性和開放性的關系問題。目前,我國在教育政策上強調獨立自主和擴大開放的統一與協調,怎么處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如何在具體政策中體現、在實際工作中落實,既是非常根本的理論問題,也是非常重大的現實問題。
(本文執筆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理論研究所博士后高正亮)
《中國教育報》2021年04月16日第4版
作者:高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