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河南分校-河南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樣
近期,發改委召開2023年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推進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有關情況。發改委、教育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國家發改委:《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是一份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性文件,圍繞“賦能”和“提升”,提出了5方面19條政策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實施方案》針對“校熱企冷”的情況特別指出,將支持有條件的產業園區和職業院校、普通高校合作舉辦混合所有制分校或產業學院,支持推進職業學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許企業以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依法參與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通過這些措施,打消企業的顧慮,變“一頭熱”為“兩頭甜”。
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職業教育政策落地,是產業發展的積極信號。“隨著產教融合政策的不斷推進落地和我國對技能型人才的龐大需求,職業教育培訓行業將迎來重大發展和機遇。據財信證券表示,未來5-10年職業教育將迎來發展黃金期,預計到2030年民辦中職教育規模超800億元、民辦高等教育規模超3000億元。而諸如中公教育這樣的就業培訓服務行業的頭部機構,更是提早布局了職業教育市場,并使之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近年來,通過IT培訓,中公教育持續加強與公立學校的合作,2017 年以來,公司已經陸續合作198項目。截至2022年3月,中公已在山東、湖南、湖北、江蘇、安徽、河南、山西等地與多所本科、大專、中專學校開展合作,“校企合作”已成為中公業務轉型的重要抓手。隨著投入的深化,中公的就業培訓業務模式將更趨多樣化。中公教育整合內部資源,持續探索職業教育新業務,在校企聯動、深化產教融合方面,或將迎來更大新機遇。
2022年報顯示,中公教育與河南、陜西、四川、湖南等地的高校共建專業,培訓學員人數已接近4000人。其中與濮陽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與開封市信息工程學校共建的軟件測試專業,與山西大昌職業高建的UI/UE交互設計專業,與長沙南方職業學院共建的動漫專業,與四川錦江學院共建的電子商務專業,都已成為各自學院的特色。
對于未來發展,中公教育將在“穩就業”政策基調下,以及中公教育自身戰略轉型的深入進行下,圍繞就業生態圈,不斷探索挖掘中國產業升級中產生的市場新機會,在產品創新、資源配置上進行更大力度的投資,提升經營和教學智能化水平。
隨著社會需求、產業轉型,職業教育的地位不斷上升,職教行業的規模和形式上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公教育將抓住時代發展、政策頻出的契機,不斷自我創新,不斷為經濟建設發展輸送高質量的人才,成為推動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源動力。這是時代的使命,也是自我生命力源源不斷的基礎。 編輯: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