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區教育、普陀區教育局地址
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決定認定56個縣(市、區)為2023年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普陀區榜上有名。
多年來,普陀區優先保障教育發展,尤其是將義務教育發展作為重中之重,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效和示范輻射影響。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推進聯動服務
“持續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加強新優質學校集群式發展,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加強基礎教育資源配置與調整,深化課程、教學、評價一體化改革。”
“以‘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區’創建為抓手,推動普陀教育優質發展,不斷擴大普陀教育知名度和美譽度。”
……
自2019年起,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每年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點和主題,高點定位、整體布局創建工作。與此同時,深化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各成員單位“主動對接,跨前支持”。比如,區發改委、規資局、建管委等部門為新建學校項目審批開辟綠色通道;區教育局、房管局等部門以現場辦公的形式進行專題會審,解決學校產證問題;區教育局、體育局和街道鎮共同商討,挖掘校外體育場地資源;區委組織部、人社局提出了引進優秀教師所需的人才政策支持。逐漸形成體教、醫教、文教、科教、社教資源共建共享的“五結合”,共同為學生的成長服務,融合、吸收各種教育內、教育外的資源,合作發展、借力發展、聯動發展,加快了全區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科學教育共建共享
加強學校基礎教育建設
增強優質資源供給
“十四五”期間,進一步優化資源布局,通過實施“中聯、北引、南融、西優、東固”資源布局策略,努力推進“一帶三圈三集群”優質教育資源網建設。
同時,實施“三高”策略,持續優化優質資源布局與建設。高標準規劃,優化調整了基礎教育設施11處;高品質設計,把華東師大二附中普陀校區新建項目作為普陀區建設基礎教育高品質校園的標桿項目,示范引領全區基礎教育校園規劃和建設;高質量建設,2022年,長壽地塊學校、武寧中學改擴建、華師大二附中普陀校區、上師大二實驗(二期)等項目已開工建設。
通過實施區域“義務教育學校生均經費”“學校教育裝備配置”“教師配置”“學校裝備配置”等一體化項目建設,普陀區義務教育學校校際差異進一步縮小。區教育局、區體育局等9家委辦局,對需要租賃校外體育場地的學校進行支持,彌補部分學校體育場地不足的短板。
互動學習
優化師資隊伍結構
扎實推進立德樹人
7門課程入選市中小學“中國系列”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課程、建成“赤色滬西”區本特色課程、完成“普陀大學堂”學生社會實踐版圖架構、初步建成體育人才庫、打造“校內+校外”勞動教育課程體系、10個單位獲首批上海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校和特色基地榮譽稱號、形成區域心理服務體系……
以德智體美勞諸育融合為抓手,普陀區正加強“立德樹人”工作體系建設,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2023年,華東師大與普陀區委成功申報首批上海“大思政課”建設整體試驗區,無疑給了普陀教育人莫大的驚喜和鼓舞。
洵陽路小學學生參加上海市中小學生戲劇節
華四學生田徑運動會
新教師規范化培訓和骨干教師流動兩翼齊飛,是普陀教育著力提高人力資源配置均衡性、優質化的一記妙招。
實施“763人才攀升計劃”,構建起集教育、教學、研究、學習為一體的研修、研訓體系,全力打造支撐普陀“適合教育”的教育人才梯隊。經過多年的努力,構建了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管理框架,搭建了研訓一體的教師專業化發展體系。全區現有正高級教師56人、特級教師30人、特級書記校長13人。
結合集團化辦學、公辦初中強校工程等,探索教師流動、跨校聯聘等工作機制,積極鼓勵骨干教師異校帶教、成熟教師走校聯聘、新聘高級教師跨校輪崗,以優秀師資促進義務教育學校實現高位均衡發展。
新普陀小學東校教師日常研修
江寧學校綜合理科教研活動展示
創新聯動發展機制
形成優質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普陀教育穩步有序地開展了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實踐。區內共有桃浦教育聯合體、曹楊二中、華師大附小、新普陀小學、梅隴中學、晉元中學等6個緊密型教育集團(聯合體),覆蓋全部10個街道鎮、包含35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2023年4月,普陀區教育工作黨委、區教育局更是發布了高質量學區集團建設“政策包”,包含放權賦能包、榮譽激勵包、人力資源包、資源保障包四個政策包,讓更多優質教育資源惠及百姓。
與此同時,普陀教育還積極向外省市輻射先進經驗和特色做法。其中,上外尚陽外國語學校作為普陀教育的一張亮麗名片,就以其高質量的辦學經驗吸引外省市紛紛前來學習,聯動發展、共同進步。
2015年,普陀啟動新優質學校集群發展項目,進一步促進了教育的優質均衡和社會的公平和諧。目前,普陀有48所市區新優質學校及項目校組建了涉及學校德育、區域共享課程、教師發展等方面的7個集群,形成了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集群式發展新格局。
普陀教育注重每一個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
來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