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融合教育;幼兒園融合教育案例
2019年,《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指出,“堅持‘五育’并舉”,強調“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以此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基于此,臨沂第四十中學附屬幼兒園開展了“四融式”五育融合的系列探索,讓五育融合教育效果最大化,激發幼兒內在成長的動力,挖掘幼兒內在的最近發展水平,從現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
融合的環境。臨沂第四十中學附屬幼兒園利用環境特有的育人功能,充分喚醒幼兒所有成長的整體的的內在秩序和內在智慧和內在能量,打破空間和區域的限制,突破區域的枷鎖,釋放幼兒內在的需要,利用環境和材料的誘發和引導,積蓄幼兒本真的能量,通過環境的滲透充分建立環境和幼兒之間的聯結,建立充分的互動,讓學習和探究持續有效的發生。
融合的資源。臨沂第四十中學附屬幼兒園利用多元的立體的,充實的,包容和開放的資源,充分的發揮幼兒的五感的價值,讓幼兒在開放場域空間(比如種植園 、勞動實踐基地、木工坊、青花瓷和美勞館等),讓幼兒的探究進行深入的學習,幼兒在這樣的資源空間里,一方面,可以建立和主題的有效拓展和個性探究,另一方面透過社區和社會人士等的交流和模仿等的學習,充分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
融合的評價。基于對傳統評價的研究和對五育融合的考量,我們進行了融合式的探究評價,充分優化評價的效益,利用多元的評價主體比如家長 幼兒同伴老師和自己對自我進行評價,利用語音視頻 文字和圖畫的形式載體,充分考量幼兒的發展水平,建立幼兒三年的評價檔案,利用多種量表(學習故事等)對幼兒進行充分的評價,讓評價指向幼兒的發展,讓教師更好的支持幼兒。
融合的課程。臨沂第四十中學附屬幼兒園課程融合式的開展,發揮領域的統整,調動幼兒全面的生活經驗、興趣和需要,遵從幼兒成長的規律,提煉了基于幼兒需要的Q-D-G學習模式,讓課程主題的生成于幼兒的需要,推動于幼兒的邏輯,順應于幼兒的成長。他的內容聚焦于幼兒生活實際中的問題,每個主題之中包括健康、科學、社會、語言和藝術,摒除了單一領域的割裂的、斷裂式、片段式的學習,指向幼兒綜合的學習,幼兒的學習是經驗的、體系的、可操作的、可運用的學習,指向幼兒邏輯思維的自我建構和發展,指向幼兒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內化。
透過融合的環境、資源、課程和評價,讓國家育人目標和幼兒園個性化育人目標融合,以培育身心和諧發展的的幼兒為育人總目標,引領學前教育綜合構建與實施,讓每個幼兒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鹿愛蓮 孫華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