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教育(和諧教育論)
來源:【湛江日報-湛江新聞網】
6月5日湛江日報刊發一組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報道:有經開區南海學校組織師生走進經開區法院旁聽庭審,沉浸式感受不一樣的“法治課堂”;有遂溪縣法院聯合遂溪縣教育局走進界炮鎮老馬村小學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長發育期,具有極強的可塑性。通過對中小學生進行法律意識培養和法律素質教育,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更重要的是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普法教育從娃娃抓起,強化法治校園建設,也必將為依法治國奠定堅實基礎。
法治教育要聯系實際,從實踐體驗中感悟法治的作用和權威。遂溪縣法院干警結合近期發生的校園欺凌亊件為切入點,以案釋法,向同學們講解了校園欺凌的定義、表現形式、常見特點、危害和需要承擔的法律后果。用活生生的案例教育學生,引發師生共鳴和思考;用身邊發生的違法事例警示學生,使同學們震驚之余,提高對法律的敬畏。
法治教育要注重創新,在多樣性和趣味性上下功夫,使教育入耳入腦入心。在經開區庭審現場,同學們現場感受法庭調查,從原被告雙方舉證質證、法庭辯論、最后陳述等環節,并當庭宣判。這種旁聽庭審給同學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真實生動的法治教育課。把法治課堂搬到庭審現場,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拓寬學生的法治知識面,強化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覺性。
學校法治教育要注調動青少年的積極性,讓他們作為“主角”參與到法治教育中來,將“被動接受式”發展為“積極參與式”;變旁觀者為演示者,在法治教育舞臺上如我市還有些學校舉行“模擬法庭”進校園活動,學生化身審判長、公訴人、辯護人、被告人、書記員等角色,直觀感受法律程序的嚴謹性和公正性。拓寬了學生的法治視野,提升了學生法治素養。教育部門和司法部門加強聯動,探索切實可行的法治校園、平安校園協作機制,進一步引導學生增強法律意識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共同營造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
本文來自【湛江日報-湛江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