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教育(民生教育集團)
不少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聽話,因為這樣不僅教育的難度會大大降低,也能幫助孩子規劃以后的人生,讓孩子的人生更加暢通無阻,然而,有位資深的育兒專家卻表示,孩子太懂事并不是好事,會束縛孩子的天性。
為了讓大家認識到他這句話背后的意思,這名育兒專家向我們講述了他認識的一個朋友,并且專門通過朋友的孩子發生的事情來闡明他這個觀點。
育兒專家的朋友姓劉,雖說是個單親媽媽,但是孩子非常聽話,什么事情都會聽她的囑咐去做,因此讓劉女士沒有那么重的壓力,大部分時間可以用在工作上,不用老是擔心孩子調皮或者不聽話。
然而讓劉女士沒想到的是,孩子在校園居然遭到了霸凌。一開始劉女士也不清楚這件事,直到老師跟反映了這個問題以后,劉女士才知道一向文文靜靜不吵不鬧的孩子,在學校成為一些懷孩子欺負的對象。
這件事讓劉女士非常擔心,因為在老師那邊知道孩子在學校完全不愿意和其他人玩,就坐在那邊安安靜靜地上課,下課也是在自己的位置看書,不愿意和別人交朋友。
老師講到這里劉女士才想起曾經跟孩子說過不要老是玩耍不然會弄臟衣服,沒想到孩子居然真的記在了心里面這么聽話的孩子,自然讓劉女士五味陳雜,也不知道是該開心還是擔心。
其實,太聽話的孩子不僅像劉女士的孩子那樣天性會被限制,還會出現許多的問題。
一:社交障礙
太聽話的孩子,除了像劉女士的孩子那樣聽從父母的話不愿意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還有的就是過于討好別人。要知道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存在,如果說過于討好別人,那么就會讓別人生出輕視的態度,甚至忽略自己的感受,最后導致社交狀態出現問題。
二:性格內向
不是每個家長都會有一個很聽話的孩子,因此,有些家長則會采取權威型的教育,讓孩子沒有任何疑問地服從家長的教育,只不過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的性格會有一定的畸形發展。
比方說不懂得反抗,并且經常聽父母的話,時間一長則會讓孩子變得過于內向,和人聊天也是唯唯諾諾不敢正視。
三:不會自主獨立
不管是權威型的教育,還是孩子本身就很聽話,如果家長沒有把握好教育的方式,則會讓孩子什么事情都依賴于父母,沒有能力自主獨立分辨。長時間下來,則會什么事情都需要父母安排,而孩子則像傀儡一樣聽從父母的指示。
這樣的孩子,實際上很容易成為巨嬰,即使有學習的能力,但最終會因為沒有生活能力而被淘汰。
孩子過于聽話的弊端相信家長們已經了然于胸,然而可以試試"民主型教育",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讓孩子在正確的道路上繼續成長。
1、培養孩子的"民主意識"
家長之所以要培養孩子的民主意識,主要是讓孩子踴躍發言,學會站在各個立場上去思考問題,這樣的話,能讓孩子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得以提高,同時也能讓孩子有更多的空間去判斷問題的是非對錯。
最重要的是,孩子自己有了自己的觀點,則能大大避免他們成為什么都聽父母的"聽話寶寶"。
2、放棄掌控欲
放棄掌控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要知道家長的掌控欲會干涉孩子自己的思考,影響孩子對事情的判斷,讓孩子變得依賴于父母的選擇。因此,家長要懂得放棄自己的掌控欲,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并且"品嘗"錯誤的滋味,才能從中獲得反省的經驗。
3、幫助孩子融入環境
孩子對這個世界是懵懂無知的,因此難免會缺乏安全感而過于依賴父母。
為了讓孩子能更加大膽且熱情地擁抱這個世界,家長不妨經常帶孩子到外面去逛逛,在外面復雜的風景和豐富的事物面前,則能大大刺激孩子的適應能力,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到環境當中。
孩子太過于聽話有可能讓孩子變成一個內向且孤僻的人,所以家長不要以為這樣利于管教的性格就是正確的,應當合理地把握好孩子的教育進度,這樣才能成為孩子的助力,幫助孩子不偏不倚地駛入正確的人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