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教育局(青州市教育局官網成績查詢)
聚焦優質發展 實現育人升級
——山東省青州市教育改革創新側記
青州市云門山街道十里小學的趣味運動會。圖為學生在比賽中。 青州市教育局供圖
經過多年努力,許多地區的辦學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但如何進一步提升辦學品位,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無疑是難度更高的命題。該如何求解?近年來,山東省青州市教育局積極轉變觀念,探索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辦法、新舉措,讓教育向著更優質、更均衡的目標邁進。
名校下鄉 扶正扶好農村學校
農村學校生源流失嚴重,城區大班額現象得不到有效解決,這一局面如何改變?青州市教育局為此進行了廣泛調研,決定試點將近幾年辦學效益一直得不到老百姓充分認可的東高初中辦成旗城學校的分校,希望能探索出解決城鄉辦學水平差異明顯的良方。
一石激起千層浪!去年9月1日,當旗城學校的25名教師走下校車,步入東高分校時,校園里一片歡騰。東高初中教師實現了“大換血”,原學校只留下了12名教師。新派來的校長韓吉晨迅速進入工作角色,37名教師快速融合,學校管理按照旗城學校的要求全面推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半年多來,家長們都反映孩子的學習自覺性提高了,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比原來好多了,社會對學校的滿意度迅速提升。
東高分校的師生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努力向前,讓家長們看到了希望。但學生、家長更關心的是這種局面能維持多久?青州市教育局局長徐繼中的答案讓家長吃下定心丸:“旗城學校東高分校是全市以城區優質學校為龍頭的教育集團試點。今后,我們將推廣這一模式,依托優質學校,帶動薄弱學校發展,實現‘理念共享、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進、教學同質’,特別是要打破城鄉教育二元化,實現城鄉教育資源均衡共享。”
高端培訓 拓寬視野提升水平
去年12月,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與青州市教育局簽約合作一周年之際,雙方聯合對合作項目學校進行了視導。合作學校在教學常規、學校管理、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校本教研、特色品牌、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進步讓參與點評的專家眼前一亮。
為確保學校改進工作落到實處,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組織專家對項目學校領導、教師、學生開展較大規模的問卷調查,對學校辦學情況進行診斷與反饋,運用“SWOT分析法”引導學校進行發展規劃設計,對“課堂觀察技術”進行理論和參與式實踐培訓,項目學校發展進入快車道。
雙方合作的另一個重點是高端培訓。青州市教育局已先后組織校長、后備干部近500人到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進行高端培訓,學習學校改進的方式和方法,全面提升教育干部的專業化水平。青州市教育局邀請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專家到青州為教師作報告,已有4000余名教師接受了培訓。“通過培訓,使我校領導和教師學會了科學研究課堂、研究教學的方法,我們覺得勁頭更大了。”青州西南山區上莊小學校長牟恒水高興地說。
資源開放 讓學生教師充分受益
在五里小學操場上,學生們熟悉地從乒乓球臺邊上的儲物箱取出乒乓球拍和乒乓球,開始了“對戰”。這是記者到該校采訪時看到的一幕,也是該市實施資源開放的一個縮影。
青州創建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后,辦學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學校設施配備實現了標準化。此后,青州市教育局又將著力點放在了資源的有效利用上。“資源配備的目的是應用,要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發揮好教育資源的優勢,擴大資源的利用率,促進學生健康全面成長”,徐繼中提出了明確要求。隨后,青州市教育局專門下發紅頭文件,要求全市所有學校要把15種功能教室和各類圖書、儀器、器材,面向全體學生和教師全天開放使用,探索建立學生、教師自主使用和學校服務型管理為主的新機制。
為彌補各校圖書室藏書種類不全、圖書更新不及時的現實問題,該市創新建設“流動圖書館”,促進教育優質資源共享。該市教育局專門設立“總站”,圖書流動分為城區、農村、山區三個層面,按學段進行流動;每學段根據學校數量把圖書分成相應份數,以兩個月為一個周期,高效循環流動,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愛,這也成為該市資源開放的一個亮點。(中國教育報通訊員 蔡延杰 記者 魏海政)
《中國教育報》2016年4月12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