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教育在線(360教育在線創始人)
引言:如果考生不具備自主招生要求的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但其綜合素質和能力較強,那么,有沒有另外一種途徑考上理想的大學呢?回答是肯定的,這就是近幾年以一種“燎原之勢”蔓延開的的高校綜合評價。
目前僅有北京、湖南、江蘇、山東、廣東、浙江、上海等省市的40多所高校開展綜合評價,在這些學校的錄取招生分為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以及省際范圍內招生。比如清華大學的“領軍人才選拔”、北京大學“博雅人才培養計劃”面向全國招生,而江蘇、山東、廣東、浙江等省的高校僅面向本省招生,其他剩余幾個地區的開展高校則面向幾個特定的省市招生。
綜合評價:換個“新法兒”進大學
高校綜合評價
指在高考改革試點省的試點高等院校錄取新生時,綜合考量考生的高考成績、高校考核結論、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綜合素質測評成績以及高校自身培養特色要求等五個維度的內容,對高考成績達到一定分數線的入選考生進行綜合評價,擇優錄取。
也就是以高考成績為基礎,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如果考核通過,即可擇優錄取。
在這里要提一下浙江的“三位一體”綜合評價,它在考核內容上與其它省的“綜合評價”類似,但考核順序稍有不同,先學考、高校面試筆試,最后參加高考,高考成績出來后,按照比例計算最終總成績。
其中,高考成績在其中占比原則上不低于50%,其余兩項在其中的占比由試點高校自行確定。比如青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科技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查看招生簡章)、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查看招生簡章)等都是以此種方式對本省的申請者進行篩選。而清華大學去年在浙江試行“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是按照6:3:1的比例,即高考成績占60%,高校綜合測試占30%,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占10%,最終折算為考生的綜合成績。
高考成績不是綜合評價的唯一衡量標準,可以“打折”算進錄取總分。像南京林業大學(查看招生簡章)今年的優惠政策就有兩類:
A類:學校考評分排名前40%(含)的入選考生,高考成績達到“江蘇省本一批次省控線下20分(含)”,則擇優錄取,并可滿足前三個專業志愿之一;
B類:學校考評分排名40%以后的入選考生,高考成績達到“江蘇省本一批次省控線下10分(含)”,則擇優錄取,錄滿為止。
高校綜合評價招生沒有固定嚴格的工作流程安排,目前進行綜合評價招生錄取的院校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查看招生簡章)等,這些院校的綜合評價招生流程基本上與自主招生同步。
但也有大學有所不同,它是在6月下旬高考公布分數之后報名,6月底至7月初進行考核,7月上旬至中旬錄取。
哪些學生可以參加綜合評價?
雖然綜合評價是一種能讓學生從不同軌道實現“彎道超車”的捷徑,但是如果沒有做好準備,有捷徑可循最終也會變成“無路”可走。
像奧賽類、作文競賽類等的各類競賽成為綜合評價的敲門磚,如果能夠拿到省賽區的一等獎,就可以報名參加985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試,而如果僅僅是省賽區的三等獎,則可以參加省屬高校的綜合評價。
而且,綜合評價基本上都對學生的學業成績有一定要求,如北大博雅計劃要求考生“基礎學業成績原則上應位居全年級前1%以內”。在此基礎上,不同高校的具體報考條件還有所不同。如會考成績需要達到及格A,重點參考學科是什么,各類競賽和特長需要達到什么水平,體能測試成績如何等,都有差別。
比較令人驚訝的是在報名條件中,南京林業大學(查看招生簡章)對“思想品行類”,浙江農林大學(查看招生簡章)對“藝術特長類”、“體育特長類”有涉獵。所以一些僅獲得五項學科競賽省三的學生,雖然在自主招生報名中不具有太大競爭力,在綜合評價中卻能凸顯優勢。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不少高校特意提到了對社會實踐的要求。像青島大學要求考生高中三年參加不少于10個工作日的社區服務和1周社會實踐,并完成15學分的研究性學習,這些都是需要考生提前準備的重點,單單靠高三一年去突擊是不夠的。
綜合評價與自主招生“貌合神離”
某高校綜合評價面試現場
由于綜合評價和自主招生都是進行申請—審核—考核—錄取的模式,都要參考學生的高中學業成績、筆試面試成績、高考成績等,申請開始時間差不多。兩者之間的“貌合”之處就足以使很多考生只奔著“聲名在外”的自主招生去,而將申請綜合評價的機會無視。
那么重點來了,綜合評價與自主招生相比究竟有何區別?
1招生定位不同
自主招生主要是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也就是偏才怪才;
而高校綜合評價招生主要選拔學習成績優秀,綜合素質全面、綜合能力突出的學生。例如《清華大學2016年領軍人才選拔招生簡章》設置的招收對象是“志向遠大、追求卓越、品學兼優、素質全面,一貫優秀并具創新潛質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綜合學業成績應在全年級前列”。
2招生計劃數量不同
教育部規定高校自主招生計劃數不超過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5%;
但年度招生總計劃中只拿出一部分用作綜合評價招生,沒有具體標準。
3報名條件不同
自主招生需要考生提交佐證自己具備學科特長或創新潛質的相關證書或證明材料,以符合自主招生的人才選拔定位需求;
綜合評價錄取的報名條件就要寬松得多。像東華大學2106年的報名條件為“政治思想品德優秀,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學習成績優秀,身體健康,綜合素質高,符合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名資格,且通過各科目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無不合格科目)的高中畢業生。”
4考核流程不同
自主招生通過初審后,還要參加各個大學自己組織的筆試+面試;
綜合評價是先參加高考,再通過學校自己劃定的高考面試線后參加學校的特色面試(原則上不得筆試,但也有高校是筆試+面試),最后合成各項成績篩選出最終的人選。比如,中國海洋大學去年的面試主要進行英文水平測試(包括英文朗讀、口譯、問答)和綜合素質測試(包括邏輯思維、心理素質、創新意識)等。
在面試過程中考察的多是關于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社會實踐經驗、自主學習態度以及對社會熱點的觀察與分析等,這個時候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積累就變得非常重要。
5優惠規則不同
自主招生一般是直接規定達到什么要求降低多少分,或降到一本線;
高校綜合評價招生一般是結合高考成績、高校測評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高中綜合素質測評成績等綜合考慮擇優錄取,因而沒有明確的降分承諾。《東華大學2016年上海市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招生簡章》的錄取辦法是“ 參加普通高考且高考成績達到上海市確定的自主招生相應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按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錄取”。
“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自主招生這條路走不通,同學們可以選擇另一條路——“綜合評價”,殊途同歸一樣可以達到理想的目標。
360教育在線:我們明白此刻的你們是迷茫的就像當初的我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