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推薦理由;愛的教育推薦理由10字
我的能到此地步,不知有多少人在那里鼓勵我幫助我呢。
無論在家里,在學校里,在街上,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是我所居住,我有見聞的處所,必定有各種各樣的人在各種各樣地教我的。所以,我感謝一切人。
以上這段話是一個小學生在剛剛結束四年級課程、并取得優異成績時的心理活動。
他名叫安利柯,是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愛的教育》中的小主人公。
《愛的教育》這本小說即是在安利柯的視角下,以他小學四年級一學年的親身經歷為主線,并以日記體的形式記錄下來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中大小事件的合集。
在這里面,我們看到一個理想主義教育的模板,并深受啟發且深深感動著。
愛的教育應涵蓋物質關心與精神關懷
傳統的教育模式倡導的愛,主要是指給孩子以關懷,關懷孩子的德智體發展,關懷孩子的飲食起居。
如果用傳統的教育模式來定義父母的行為,那么父母對孩子的關懷就是最好的教育。只要給孩子買衣服、買吃的,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但是,在現代教育模式中,愛的內涵不僅僅是這些。
只給孩子物質上的關心是不夠的,還應該給孩子精神上的關懷。愛的教育即情感教育,可以從很多家庭生活的細節開始。
在對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調查時發現,中國父母給孩子零花錢比較隨意,40%以上的父母給零花錢與孩子的學習成績掛鉤。
而日、美、韓三國的高中生,半數以上獲得零花錢與其在家中從事的勞動相關。
而且中國父母給零花錢后很少檢查,而日、韓、美三國的家長則比較重視指導。
實際上,零花錢是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好的線索:“洛克菲勒給孩子零花錢,一星期就給1美元50美分,而且要遵從3個三分之一的原則:
三分之一可以自由花,三分之一要儲蓄,還有三分之一要做慈善。僅零花錢這件小事,就能培養孩子的公益心和自制力。”
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僅包括給予孩子物質生活上的保障,還應時常關注他們的精神生活,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真誠地與孩子進行交流,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
這樣才有利于建構良性的家庭教育,為子女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利的環境。
教書育人,雕琢心靈
教師素有“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美譽,教書育人,雕琢心靈,塑造人格是教師的神圣職責。
理解與信任是師生間存在的情感交流的一種表現,是教育的基礎。
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對培養學生自尊和增強,自己行為的責任感起很大的作用。
列寧說過:“沒有情感的人,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
師生間的情感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效果。師生間的感情就像催化劑一樣促使學生把已獲得知識轉化為行動。
因此教師應理解和信任自己的學生,而且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去換取學生的理解與信任。春秋戰國時期,耕柱是一代宗師墨子的得意門生,不過,他老是挨墨子的責罵。
為此,耕柱覺得自己非常委屈,心情十分郁悶,因為許多門生之中,大家都公認耕柱是最優秀的人,但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責。
一天,耕柱憤憤不平地問墨子:“老師,難道在這么多學生當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勁,以至于要時常遭您老人家責罵嗎?”
墨子理解學生的心情,毫不動肝火:“假設我現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應該要用良馬來拉車,還是用老牛來拉車?”
耕柱回答說:“再笨的人也知道要良馬來拉車。墨子又問:“那么,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回答說:“理由非常簡單,因為良馬足以擔負重任,值得驅譴。”
墨子說;“你答得一點也沒有錯,我之所以時常責罵你,也只因為你能夠擔負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導與匡正你。”
耕柱聽完,理解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心情十分高興,他頓覺世界是那么的美麗。
理解與信任使耕柱與墨子之間的關系更融洽。
教育沒有情愛相當于無水的池
教育的水是什么?
就是情,就是愛。
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書中講到,安利柯的同班同學卡隆,因為母親去世過了好幾天才來上學。
對于任何一個孩子來說,母親的離世絕對是致命的打擊。
同學們看到卡隆憔悴的樣子,想安慰卻不知如何開口。
放學的時候,安利柯看見母親來接他,就像平常一樣跑過去擁抱,可母親卻將他一把推開,正當他感到莫名其妙時,卻看到卡隆悲傷的神情,瞬間就明白了母親的用意。
母親用自己的態度告訴安利柯,當不知如何安慰別人時,至少不要再加深傷害。
不費一言一語便將道理融入到行為中,讓安利柯從此擁有了可貴的同理心。
在這繁華的世界里,只有愛和理解,才會在治愈他人的同時治愈自己。安利柯的父母對他的教育方式,并非是刻板機械地立規矩。
而是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來引導孩子,在給予愛的同時,學會珍惜愛,感恩愛、回報愛,成為一個有勇氣、有愛心、有同理心,敢于承擔責任的人。
文中這些平凡而樸素的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對生活充滿愛,為他人奉獻愛。
正因為他們的愛,主人公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好。
本書自始至終以孩子的目光去審視著生活的美丑、善惡,讓孩子自發的懂得如何為人處事。
這些平實的文字不自覺讓人產生共鳴,更能讓我們反思:我們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這真是值得我們父母要思考和反思的問題。
寫在最后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
愛是細潤的關愛和溫暖,愛是陪你一起冒險,愛是適時地緘默,愛是用相信浸潤你的心靈。
愛卻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
我想,“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所以,人生最美好的東西就是——愛!
希望每個人都能揚起愛的風帆,去探索美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