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恒佳教育集團;宋遠標 深圳遠恒佳教育集團
來源:【贛南日報】
□趙啟文 劉盛
近日,尋烏縣中等職業學?,F代學徒制試點班又有15名學生被安排到深圳市結對幫扶企業、全國500強、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實習,實習合格后將進入公司工作,實現“畢業即就業”;學校在參加全國比賽中也取得驕人成績,在第七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中,該校有2名學生榮獲高中組越障打擊賽一等獎。
近年來,尋烏縣中等職業學校圍繞“培養技能型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辦學宗旨,積極作為,主動融灣,著力辦學模式改革,積極推進建設跨區域中職教育產教融合共同體,探索出一條尋烏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融灣“聯姻”,開啟辦學新模式
尋烏縣地處贛閩粵三省交界處,與廣東梅州毗鄰,具有獨特的融灣地緣優勢,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文化活動交往頻繁。
近年來,尋烏縣積極推進老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為尋烏縣中等職業學校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帶來發展新機遇,該校先后與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深圳龍崗第二職業技術學校簽訂幫扶協議,在學校管理、教學教研、教師業務素質、辦學條件等方面進行幫扶共建,助力老區職業教育發展。2022年3月,尋烏縣人民政府、深圳市遠恒佳教育集團、尋烏中等職業學校共同簽署協議,開啟了政企校聯合辦學模式,在托管關系的基礎上,將灣區管理理念、體系全面植入學校,學校由C檔升為B檔中職學校,開啟了尋烏中等職業學校融灣發展新征程。
為助力鄉村振興,尋烏縣中等職業學校積極探索辦學新模式,開設現代學徒制試點班,學校與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深圳市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欣旺達大學)合作,兩地三校共同探索現代學徒制。據悉,這是在教育部備案的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班,試點班遴選困難家庭子女就讀,學生在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就讀期間,深圳市政府給予學生每月1600元至1800元生活補助。目前有2批23名學徒制畢業生在合作企業順利入職就業。
“我在尋烏中等職業學?,F代學徒制試點班學習2年,學到了實實在在的實用技能,畢業后就入職深圳欣旺達電子有限公司,待遇很好,全家人都很高興。”尋烏縣中等職業學校首批機電學徒制試點班學生周華燈說。
強師壯骨,打造“雙師型”隊伍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關鍵。尋烏縣中等職業學校以深尋教育支援合作為契機,健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全力打造一支育人有道、教學有法、科研有果、專兼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尋烏縣中等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該校分批派遣學校領導、中層干部、班主任等到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龍崗區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及相關合作企業參觀學習、跟崗實習,提高了學校的整體師資水平。同時,在大灣區企業的幫扶下,該校鼓勵教師到灣區企業兼職。2023年,學校共有14名教師到灣區企業兼職,有效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水平。目前,尋烏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有24名教師被省教育廳認定具備“雙師型”教師資格,其中初級“雙師型”教師19人,中級“雙師型”教師5人。
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了職業教育的發展。近年來,尋烏縣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各類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全國科普創新實驗大賽等賽事中累計獲得市級獎項20余項、省級獎項9項、國家級獎項4項;學校學生獲得省市縣技能競賽和行業競賽獎項累計58項。
校企合作培養,實現就讀即就業
為融入大灣區,適應新形勢下職業教育的需求,尋烏縣中等職業學校與廣東嘉博翰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大漢師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新增新能源汽車專業維修課程,采取校企合作培養模式,雙方共同制定與實施教學計劃及人才培養方案,開展專業建設與課程體系建設。同時,學校在大漢師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設立了電子商務專業與電商基地,真正做到“培訓一人,輸出一人,就業一人”。
近年來,尋烏縣加大對中等職業學校資金投入,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新增了機電設備一體化、電氣設備運行與維護專業、涵蓋車工、電工、銑工、鉗工、裝配鉗工、電工等職教專業。通過校企合作,學生身兼學生與學徒雙重身份,畢業時通過校企雙重考核,直接入職深圳合作企業,實現“招生即招工,就讀即就業”。
“我在尋烏中等職業學校學的是機電設備調試安裝與維修專業,畢業后通過校企雙重考核后直接入職深圳市順美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我的崗位是編網機自動化生產線技術員兼生產班長,月薪8000元左右,讀職校讓我有了很好的就業機會?!碑厴I于尋烏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廖偉說。
本文來自【贛南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