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繼續教育學分(醫務人員繼續教育學分要求)
2024-07-25 11:01:57
醫護人員需要繼續教育學分,這是多少年前開始的政策了,初衷是鞭笞醫務人員學習,但是,現在的醫務人員為了學分,疲于奔命,已經早就失去了最初的意義了。自己學習、看書、通過微信遠程學習等等都不可能有學分的。
學分分為一類,指省級或者國家級的,二類,多是省級或者市級的,具體是什么藥看其申請的哪類學分,醫務人員獲取學分的途徑有哪些呢?
- 聽有申報繼續教育項目的會議,有的甚至必須交幾百,甚至幾千塊的會議費才能獲取學分,實際上很多會議都有遠程直播,在家就能看,沒必要長途跋涉到達現場,無端浪費了很多時間和金錢,同學科無數的會議其實大同小異,沒有必要舉辦那么多的。
- 聽醫院內的講座,沒有申報繼續教育的也可以有學分,不過很少,可能就1分或者0.5分(政策規定,沒有辦法)。
- 發表論文,可以獲得二類學分,根據發表的是SCI、A類,B類等而不同,可以寫論文的還好,獲取也不難,而對不擅長寫論文的醫師或者護士,那就是難事了,這個途徑基本不考慮。
- 進修學習,這個學分比較多,但是不是任何人隨時都能去進修的。
- 買買買,有政策,有難度,但是也給大家留條活路,比如你可以購買一些繼教項目的網站學分卡,比如好醫生網站,你說如果是公益的,國家出錢給辦,做做題,獲取學分也行,那是收費的,120元1張,有一類或者二類,還有兩種都有的。好醫生網站的學分卡買來要做題的,有的年紀大點的,眼睛也不好,需要找人做,有需求就有服務,有人兼職做題,買卡、做題一條龍服務,多出點錢,把題都做了。還有直接買學分證明的,就是買來就算學分的。
那么學分對于醫務人員意味著什么呢?1.醫師定期考核必須要學分合格,2.晉升職稱需要學分合格。
有些地方,政策比較松,獲得學分比較容易,有的地方則很難,比如設定必須本地學分多少分,外地學分多少分,有些學分證書不認。總之設置難度,被迫買其指定的渠道買學分卡!
不好說其涉嫌壟斷、涉嫌利益鏈條,因為我沒有證據。
希望同道們一起呼吁:學習的渠道很多,醫護人員本就在學習的路上,基層論文發表,英語、計算機都不作為晉升職稱的必要條件了,現行的學分政策真沒有什么意義,應該退出歷史舞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