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賽事平臺;全國青少年普法網登錄入口
暑假過半,廣大中小學生在家長的陪伴下鍛煉身體、培養興趣、敬老孝親、勞動實踐,正在收獲有意義的假期。但同時發現,有機構借暑假之機違規舉辦競賽活動。根據南京市“雙減“辦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競賽管理的通知》,為幫助廣大學生和家長朋友們認清違規競賽的危害性,弄清競賽“紅黑榜”,謹防上當受騙,今天小編專門梳理了學生競賽“白名單”,助您識破非法高價競賽的“陷阱”。
目前,面向全市中小學生的“白名單” 競賽主要包括兩類:一是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 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見附件 1)中的賽事,二是 江蘇省教育廳公布的《2022—2025 學年全省中小學生競賽活動項目》(見附件 2)中的賽事。其他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均屬違規舉辦的“黑競賽”。
各競賽應堅持公益性,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任何單位、組織及個人不得向學生、學校收取成本費、工本費、活動費、報名費、食宿費、參賽材料費、器材費和其他各種名目的費用,做到“零收費”;不得指定參與競賽活動時的交通、酒店、 餐廳等配套服務;不得通過面向參賽學生組織與競賽關聯的培訓、游學、冬令營、夏令營等方式,變相收取費用;不得推銷或變相推銷資料、書籍、輔助工具、器材、材料等商品;不得面向參賽的學生、家長或老師開展培訓;不得借競賽之名開展等級考試違規收取費用。
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以立德樹人為目的,旨在挖掘學生特長愛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公益性教育活動,堅持自愿原則,不得強迫、誘導任何學校、學生及家長參加競賽活動。所有競賽的結果均不得作為中小學生招生入學依據,也不得作為中高考加分項目。
我們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成才觀,明辨是非、分析利弊,理性看待競賽,回歸孩子的興趣本身,避免功利心態,不搞盲目攀比,更不能聽信謠言,無謂消耗精力、加重不必要負擔。違規競賽往往較為隱蔽,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一旦受騙,錢財追回難。對于各類違法違規的“黑競賽”,尤其是打著競賽旗號收取費用的活動,請家長們務必提高警惕,擦亮雙眼、謹慎辨別、自覺抵制,避免上當受騙。
希望廣大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發揮監督作用,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一起守護學生健康快樂成長。一旦發現違法違規開展校外培訓及競賽活動,請及時撥打舉報電話。
建鄴區校外培訓機構咨詢投訴電話:
建鄴區教育局:87778535(主要受理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咨詢投訴)
建鄴區文化和旅游局:87778327(主要受理文化藝術類、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咨詢投訴)
建鄴區科技局:87778316(主要受理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咨詢投訴)
附件一
附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