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財經瓜;鄭州財經的瓜是什么
大熱天吃片西瓜,肯定很愜意的。沒錯!西瓜消暑解渴那是沒得說。專家說,西瓜甜瓜是我國傳統的夏令水果,常年占夏季上市水果總量的70%以上。在世界種植面積10大水果中,西瓜居第5位,甜瓜排第9位。
前幾天,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所在新疆昌吉舉辦了一個會,這個會的名稱很長,但跟“吃瓜群眾”關系密切:全國西瓜甜瓜綠色發展觀摩研討會暨全國西瓜甜瓜科研生產協作活動60周年大會。
哈哈哈哈,肺活量小的人恐怕一口氣念不上來,就是這么厲害!
從這個會議的標題,可以讀出兩大信息:一是全國的西瓜甜瓜要綠色發展,二是與西瓜甜瓜相關的科研生產協作,已經持續了60年。
產學研協作,取得了什么成果?
簡直就是碩果累累:中國的西瓜甜瓜種植,已連續30多年保持多項“世界之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產量最高、栽培品種最多的生產大國;擁有世界上人數最多、產業鏈覆蓋最全的科技專業隊伍;科技成果、選育品種數量等均位居世界前列。
瓜的品種多、產量大,最受益的當然是“吃瓜群眾”了。數據顯示,我國吃瓜群眾每年消費掉世界近70%左右的西瓜。那可真是口福不淺!
我國登記的西瓜品種接近2000個,甜瓜也有1000多個品種
咱們整天吃西瓜,您知道全國有多少西瓜品種,您吃過幾個品種?
據最新數據,截至2019年6月,我國登記的西瓜品種接近2000個,各地還有一些地方農家品種零星種植,可以說琳瑯滿目,十分豐富。
上個世紀70年代末育成第一批西瓜雜交品種,經過不到十年時間,就在生產上全部普及了一代雜交品種。
其中,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選育的鄭雜5號、7號、9號;中國農科院品種資源研究所選育的豐收2號;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選育的京欣1號;河南開封選育的汴雜7號、開雜2號;江蘇省蔬菜研究所選育的蘇雜;安徽合肥選育的聚寶1號;廣東省選育的新澄;湖北省選育的荊雜;新疆選育的紅優2號、新優2號、84-24;黑龍江選育的齊紅等都在當時成為各主產區的主栽品種。
這些西瓜品種,可能不少人還記憶猶新,因為它們的滋味早就滲透到兒時的味蕾里了。
甜瓜可以說是西瓜的“孿生兄弟”,竟然也有1000多個品種呢!
在甜瓜育種研究中,新疆的各大研究所主要是培育哈密瓜,新品種有皇后、芙蓉、含笑、新蜜5號等。
薄皮甜瓜方面,黑龍江、廣州、甘肅的科研團隊,培育出了龍甜1號、廣州蜜瓜、甘黃金等品種。
厚皮甜瓜方面,前面提到的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以及江蘇、新疆、甘肅、河北的科研團隊,育成了鄭甜1號、維多利亞、黃河蜜、冀蜜1號、金雪蓮、綠寶石等優良品種。
怎么樣,甜瓜這個方陣“陣容”還是相當強大吧?
這么多新品種上市的背后,是農業科學家們的辛勤付出。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所長方金豹說,全國西瓜甜瓜科研協作,走過了整整60個春秋。通過科技交流與研究協作,培養了一大批領軍人物與科技骨干,科技轉化成效非常顯著。
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君璞說,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西瓜甜瓜總面積不足百萬畝,生產水平低下。到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全國西瓜甜瓜面積達到500多萬畝,平均單產和質量也都有了明顯提高。
1984年—1987年,是一個高速發展階段。全國每年西瓜播種面積,平均增長率為44.7%,西瓜與甜瓜的生產規模均躍居世界第一!
到1998年,全國西瓜甜瓜播種面積達到2000萬畝以上,接近世界西瓜甜瓜生產總面積的1/2。近20年來,全國西瓜甜瓜播種面積均保持在3500萬畝左右,持續保持世界第一。
西瓜甜瓜不僅含糖量高,科技含量也不低
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國家十分重視西甜瓜行業科研生產的發展,先后把西甜瓜科研項目列入科技部國家“863”計劃,2006年科技部批準設立了“國家瓜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8年農業部組建了“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等。
在上個世紀90年代,鄭抗系列、京抗系列、蘇抗系列和西農8號等多個抗枯萎病的西瓜新品種,在生產上進行了大面積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培育的“西農8號”新品種,獲得了西瓜甜瓜的第一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后來還有“廣西3號”以及“京欣”等,陸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
強大的科技力量,還能滿足人們不同的愛好:可以吃瓜不吐瓜籽,也可以不吃瓜只吃瓜子。
想吃瓜不吐瓜籽,科學家們開始研究無籽西瓜。
我國無籽西瓜研究,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育成并大面積栽培了我國第一個有生產和商品價值的三倍體無籽西瓜品種——無籽3號。到80年代,全國無籽西瓜面積已達十余萬畝,年出口量達到3萬噸以上,形成了廣西藤縣,河南中牟,湖南邵陽、長沙等出口基地。
近年來,全國無籽西瓜面積已經發展到百萬畝以上。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無籽西瓜生產國,為西瓜產業的品種結構調整、增加經濟效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無籽西瓜,卻也有人喜歡專吃瓜子。于是科學家們又專門培育了“多籽西瓜”,專門用于生產瓜子。這類西瓜含糖量較低,還適合糖尿病人吃。
據專家估算,2018年,全國西瓜甜瓜的總產值約為1500億元, 真是個不小的產業!“吃瓜群眾”的消費拉動能力讓世人瞠目。
西瓜甜瓜還是精準扶貧的一個途徑。過去河南省往新疆發送采棉專列,如今僅河南省魯山縣,就有大約五千人到新疆承包瓜田,每畝收入約3000元左右,同時也拉動當地經濟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馮忠武表示,60年來,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中國農科院的瓜類科技工作者,牢記科研國家隊的使命與責任,堅持一手抓科研攻關,一手抓全國的西瓜甜瓜科研協作,全力推動全國西瓜甜瓜產業發展,滿足了人民“吃到瓜,吃到好瓜,吃到營養瓜”的目標。
滿足吃貨們的需求,就是科研創新的動力,咱農業科學家就是這么貼心!
(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蔣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