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校招;江淮汽車校招面試難嗎,要求高嗎
對于工資,最敏感的不過是應屆生,網上到處充斥的就是哪家知名公司給應屆生的工資,要么就是哪家學校統計的來校招企業的工資。
人生又不是從一而終,工資要看接下來職業人生30-40年,具體是每年有沒有加薪,幅度有多少,年終獎多寡,其他類現金的福利,補充公積金等等。
學生接受體制內的正統教育20年,書本知識也熏陶了他們20年,一時確實改不了這個固化思維。可以這么說,畢業后的頭十年,就是一個不斷驗證書本知識跟社會實際背離的過程,打臉是不可避免的。
收回來,繼續談工資。其實,看某個行業哪家企業的工資水平,我們最好的方法是看他們老員工的現狀。本篇找一個最合理的出發點,我們看下一個本科畢業5年的人,在汽車行業大多工資如何,同時也看下其他行業。
2007,是我本科畢業5年時,我已經入職汽車零部件公司度過試用期了,偏商務的工程師,也管理一些公司合作的客戶。月薪1萬3不到,稅前。
因為要協調各個部門,且內外部關系都在不斷發展和開拓,連HR我也混個臉熟。所以,經過大量交流,有意無意中,我發現:跟我一樣本科畢業5年的同事,不管在哪個部門,也無論是研發、質量還是啥工程師,也無論是銷售采購行政人事后勤等專員崗位的人,月薪基本都在1萬1到1萬3之間。這11-13K就是個區間,是2007年那家公司對于本科畢業5年的工資范圍,不管你是啥211還985或者“雙非”的,都這范圍。
你的工資主要是所在城市和企業決定的,也跟你的學歷和畢業年限正相關。這規律后來十來年我一直驗證,是真實的。但說了多次,應屆生還有很多無法接受,甚至不能理解。他們覺得第一年工作決定一輩子,真是巨嬰,愚不可及,被洗得太厲害。
我2002畢業時同學們簽的大多月薪1500上下,最高的是去美的的那位同學,他月薪2600;畢業后第二年,我們跟幾個同學一起跳槽去了上海競爭對手那,月薪大多6-7000,美的那高薪同學直接辭職回了長三角,月薪2600也不要了,找了個大概3000的。看到沒有,變化太大,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變動的過程。
橫向比較,2007年我的其他同學在上海的,汽車行業外企無論是否主機廠還是零部件公司,大多跟我薪資類似或者接近;非汽車行業的同學大多在月薪8-10K之間;當然,我們汽車行業那時是14-15薪,非汽車行業大多13薪。
這里要說下,當下很流行的“程序猿”和軟件工程師,他們的工資2007年并不突出,至少不超過我們這些電氣、電子和機械工程師。
接下來我也跳槽了,工作中也不斷了解到其他同事的工資。具體是在2010年,我已經在一家印刷設備公司入職做了經理。我接觸并了解了很多工程師同事的工資,作為工作中的項目經理又是生活中的學長,所以每次帶質量工程師、設計工程師以及各部門同事出差時,他們都會給我爆工資。我了解到這些同事中本科畢業5年的人,月薪介于7-11K之間,確實比我原來的汽車行業低了2-4K。
此時的程序猿,在同齡工程師中薪水略有提升,也并不明顯,也屬于正常范圍之內。
一轉眼,八年過去了。都2018年了,行情如何?
我們還是選擇本科畢業5年的上海,如上這位美女目前在延鋒的一家合資公司上班,年收入稅前大概21.6萬,她還嫌低,問我如何翻番跳槽。
再看下面這位帥哥,好像在天和汽車還是偉世通的,我沒細問,年薪大概23萬,稅前。他比較務實,只問要不要讀MBA,他也是本科畢業5年,在上海工作。
結合其他幾十個發給我的簡歷上的工資,可以這么說出真實的薪資水平:本科畢業5年汽車行業在上海的薪資范圍在年收入20-25萬之間。這就是市場價。
這就有了比較,其他非汽車行業,包括一般制造業以及餐飲等大量服務業等等在內,我的統計數據是,本科畢業5年在年收入稅前10-18萬之間。
有人說你這范圍過大。那就縮小一點,在外企比如星巴克上班的人,本科畢業5年,年薪就是15萬上下,夠精確了吧?參考作用完全夠了。
所以,整體來說,汽車行業比非汽車行業平均工資高出大致三成。你月薪1萬,你汽車行業的同學大多就是1萬3的樣子。
還有人說:那些薪資更高的行業你怎么沒說?比如金融、房地產、IT包括程序員在內。
金融,在中國大多是體制內單位大銀行等才有準入制度,之前工資高自然難免,但人家要考試還要有點關系能進去,有不是你;且最近三四年開始,銀行員工的收入遠不及之前他們的前輩,可以說市場行情節節走低;無人銀行都出來了,移動支付繼續普及,銀行網點和分行繼續減少,上百萬銀行柜員失去工作這是未來三年的必然現象;私募基金和投資銀行業務對個人和民資民企在中國是法律明令禁止的,P2P和理財公司跑路是因為沒有牌照,其他金融機構也大多體制內和國企......
你自己百度搜下“金融為何不放開?”可以大致了解,但沒人敢發真實答案。不是羨慕金融行業高薪,只能說前十年所謂的“金融行業高工資”確實也是事實,但這是撞了狗屎運,往后懸得很,工作能不能保住更重要。所以,金融這種非體制外市場化運營的行業,我們這里不談也罷。
至于房地產行業,參差不齊,得最好進品牌大房地產公司,工資高不少。否則你做了中介的二手房顧問,低薪1000+提成,兩年后98%轉行了,就是浪費青春,你這也是房地產行業。所以,這個行業還得進一步細分,我們這里也不談。
接著,還有個當下的高薪工作“程序猿”。
其實我們談的是行業工資,程序猿是個職位,這并不好比較,每個行業都有程序猿。但因為這種啥問題是最常見問題,我也大致說下。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當下的上海,我以前汽車行業的同事,我們選取38歲上下的來看。他們目前年薪35-40萬居多,不少去年和今年跳槽進了鎣石汽車、蔚來汽車、北汽新能源等汽車行業新型公司,跳過去大多收入翻番或者接近翻番,那就是60-80萬為最多。用到程序猿身上,在中國你見過幾個40歲的程序猿?沒有,也基本不會出現。你別老拿美國的中年程序猿說事,這里是中國,在中國當下的職場,34歲就是中年人,大多職位明確要求就是“年齡30歲以下”,你還說什么外國,要么你滾到美國去。
好了,言辭過重是為了讓你醒一醒。最后,大家記住,汽車行業比非汽車行業的工資,大約高出30%,大家記住這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