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互助_健康互助平臺
互聯網環境給了相互保險組織“野蠻”生長的機會。盡管它們還未獲得“準生證”,但保險公司已經聞到濃濃的硝煙味道……
“無論是抗癌公社還是e互助,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正如同支付寶之于銀行。你可以說人家不是保險產品,但是你卻不能否認它們在對于特定疾病保障中所起到的作用。”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保險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互聯網時代,如果保險公司不回歸到保險的本質,不對保險產品進行改良,那么,非主流的產品將會對市場帶來巨大沖擊。
抗癌公社和e互助
抗癌公社和泛華e互助都是針對癌癥這一特別險種設立的專門性互聯網互保平臺,目前都已經有一定規模。
抗癌公社目前已經有超過15萬社員。在其官網主頁上可以看到“平時小額幫助別人,在數十種大病時得到資助。健康時攢福報,危難時也從容”的宣傳語,0費加入、0收費、0抽成是其賣點,號稱“提供無與倫比的性價比”。
抗癌公社初創于2011年,其成立的初衷就是“以互助方式完成抗癌的使命”,成員參與抗癌公社并經過一年的觀察期后成為正式社員。一旦社區中有人罹患癌癥,會得到其他社員每人數元錢的資助。
“目標是幫助每個癌癥患者籌集到30萬元。”抗癌公社創始人張馬丁表示。
抗癌公社不會從成員的捐助中抽取提成,成員可以免費加入并被允許隨時退出。
張馬丁認為,“中國的保險機構仿佛一個巨大的暗箱,橫在捐助者和受捐助者之間,資金不能直達,也無法完全透明,抗癌公社就是要打通這道關卡,所有的錢款由資助人直接給被資助人,沒有中間環節?!?/p>
為避免騙捐,患癌成員申請發起捐助時,需提供身份、病情以及具備相應資質醫院出具的臨床診斷證明、主治醫生聯系方式等材料。通過醫學專家及公社初步審核之后,抗癌公社會隱去部分私人信息后將材料公示兩周,成員登陸官網可查看患者信息。患癌成員會接受其他成員的質詢和合法調查,待大家無疑義后,抗癌公社再組織捐助。
互助分為抗癌無憂計劃和死神無懼計劃,分別給罹患癌癥和因意外死亡的會員家庭給予互助金。自2014年7月3日正式上線至今,e互助已有超過30萬名會員選擇加入,其中抗癌無憂計劃吸引了近28萬名會員的參與。
互助的抗癌計劃,最低繳納9元即可成為會員,若注冊會員罹患癌癥后,根據年齡不同可以獲得相應的互助金,最高60萬元,這筆互助金將由參與該計劃的全體會員均攤。與當前市場上相同保額的商業保險相比,投保人的支出相差巨大。據悉,e互助兩個計劃迄今已經進行了3例互助活動,共為三個不幸家庭募集了120萬元互助金,而互助會員每人均攤分別為2元、0.85元和2.18元。根據測算,每位會員每年均攤的總金額僅在幾百元內,遠低于目前市場上同等保額的商業保險。
互助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互聯網首先打破了地域限制,面向全社會開放;同時,營銷、投保、核保以及理賠等環節線上化,減少了中介環節,降低了展業費用;運作公開透明;更好地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產品的準確定價等等,這些都是e互助可以蓬勃發展的因素。
“它們看起來正在‘攪亂’保險市場,其最大特點是以‘低成本’獲得高保障。保險公司是該認真反思自己究竟該怎么做健康險了?!敝煦憗肀硎?。
其實保險公司也做過類似的嘗試。2014年,泰康人壽的“求關愛”在微信推出,該產品實質是保險期限為一年的短期防癌健康險。用戶先花1元購買該產品,先獲得1000元防癌保障,生成“求關愛”保單頁面并分享至朋友圈,好友為其每增加支付1元,其保單保額就會增加1000元(40-49歲的用戶保額增加 300元)。該產品的保額上限為10萬元,即需99名好友助其投保,投保期限則為30天。投保的用戶即以100元的保費享受保額為10萬元的一年期的防癌保障。目前,該微信平臺已經擁有18.8萬用戶。目前,該平臺接到12個報案,其中已完成8例賠付,還有4個正在辦理中。
注:目前,抗癌公社和互助都發出了“征集1000 名發起會員,發起相互保險公司”的公告。此外,必互科技和南開大學校友會也宣布正在籌備相互保險公司。
健康險回歸互助本質
“保險在互聯網時代一定會回歸本質,其本質就是互助,健康險同樣如此。”一位保險公司精算師告訴記者。
他認為,互聯網技術的成熟,使得互助保險煥發了新的生命力。雖然不明確互助保險的發展究竟如何,但這肯定是一種發展趨勢。
自今年1月中國發布了《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后,互聯網相互保險市場近期頻頻出現新動作。
4月11日,必互科技的微信公眾號壁虎互助發布了一條神秘的消息:4月20日,一個劃時代的組織即將誕生,敬請期待!到了4月20日,謎底揭曉:這個所謂的劃時代組織,即“互聯網相互保險組織”,壁虎互助平臺全網征集創始會員。據壁虎互助的發起方之一——深圳靠譜??萍及l展有限公司CEO吳軍介紹,召集令發出后,僅僅數小時,就征集到1000名會員。
此前的4月7日,南開大學天津校友會宣布,該組織正籌備成立一家專業互相保險公司,以更好地為校友提供養老健康服務。該公司名稱暫定為“天津公能相互健康保險公司”,主要針對南開大學校友為目標群體銷售類保險產品。該校友會相關人士表示,公司目前尚在審批階段,具體的產品形式和互保流程還未出臺,但(產品)主要針對健康養老方面。
據悉,泛華網絡互助保險公司籌備組也發布了關于成立泛華網絡互助保險公司的初步設想,前期會員主要以泛華員工、代理人、客戶、泛華集團發起的互聯網互助平臺—— 互助會員及其家屬為對象,并逐步覆蓋社會更廣泛的中低收入群體。
有觀點認為,在保險市場競爭已經相當激烈、股份制保險公司的現代管理體制較為完善的情況下,互助制保險組織似乎可有可無。然而,吳軍并不這么認為,他表示,現代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本身存在諸多弊端,在逐利的動機下,保險公司存在著理賠難、銷售誤導等等諸多弊端,破壞了保險行業的社會形象,而有的保險公司將保險資金作為投資的廉價資金,投向了一些高風險的領域,銷售一些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偏離了保險的本質,回歸保險的本質成為業內和消費者的共同心聲。
相互保險目前的發展離不開其互聯性,這一方面大大促進了它的發展,但同時一些騙局也披著相互保險的外衣出現。
日前發布《關于有關人員涉嫌以籌建相互保險公司名義開展非法集資活動的風險提示》稱,近期發現有關人員編造虛假相互保險公司籌建項目,試圖通過承諾高額回報方式吸引社會公眾出資加盟,涉嫌嚴重誤導社會公眾,擾亂正常金融秩序,可能給相關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
提示,相互保險組織是指投保人以互相幫助、共攤風險為目的,為自己辦理保險而合作成立的法人組織,主要是為社會公眾提供風險保障,而不是提供高額投資回報。相互保險組織與股份制保險公司在資本構成方面有所不同,不存在股權溢價和上市收益,目前也無需向社會公眾公開募集籌建資金,請社會公眾自覺抵制高額回報誘惑,不參與此類出資加盟活動,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