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團體輔導記錄-心理健康團體輔導記錄20篇
構筑社會治理的平安“金字塔”,巾幗力量不可忽視。黨的二十大報告把高質量發展婦女兒童事業確定為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一項重要內容。婦女是社會發展的“半邊天”,更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為充分展現湘妹子們在社會治理中貢獻的智慧和力量,湖南省婦聯、今日女報/鳳別策劃“巾幗初心耀三湘·治理篇”專題報道,挖掘各行、各業、各界的優秀女性在參與社會治理工作中的精彩故事,聚焦閃光點、照耀身邊人。
何以解憂?
“潤心姐姐”將心理課變網紅課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江昌法 通訊員 段曉艷
敲開辦公室的門,14歲的小蔚(化名)遞上一張明信片,上面寫著:“潤心姐姐,感謝您兩年來的心理輔導。您來輔導之前,我沮喪、難過,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您來后,仿佛在我的心頭播撒了愛的種子,生活也充滿希望和陽光……”
潤心姐姐,就是郴州市嘉禾縣珠泉完小副校長劉紅花。
明信片上的故事要從2020年說起——當時,小蔚離家出走,試圖放棄生命。是劉紅花首先發現了這個孩子的異樣,為他開展長達2年時間的心理輔導。終于,孩子開朗起來,考上了理想的初中。
為了幫助更多像小蔚一樣的孩子,2022年5月,劉紅花成立了“劉紅花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培養了一批心理輔導老師,幫助經歷挫折的家庭走出困境。
人物檔案
劉紅花
郴州市嘉禾縣珠泉完小副校長,劉紅花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首席名師
父母離異、跟著外婆生活、缺乏家庭溫暖、嘗試自殺……在劉紅花的辦公桌上,有一本37頁的心理輔導記錄,詳細記錄了劉紅花對留守兒童小蔚的關愛。
初識小蔚,是2020年7月16日這天。
恰逢期末考試前一天,小蔚舅舅懷疑他偷了家里5元錢,訓斥了他一頓。沒有偷錢的他很委屈,決定離家出走。被好心人送回家后,小蔚又選擇了另一種反抗方式——不去考試。
第二天,考試鈴聲響起,遲遲不見小蔚的班主任心生疑慮,一向好學的學生怎么突然缺席考試?在小蔚家門口,班主任找到了他并把他勸回了考場。就這樣,劉紅花認識了小蔚,開啟了一段長達兩年的心理輔導。
母親反對他畫畫、舅舅經常對他罰跪、跟外婆生活習慣不適應等,讓小蔚又想逃離現有生活。
2021年,小蔚的外婆去世,徹底擊潰了他的心理防線。“最親愛的外婆走了,感覺我的世界沒了。”小蔚主動跟劉紅花分享自己的悲痛心情,劉紅花便通過“空椅子”心理治療手段,幫助小蔚與外婆隔空告別。
“我想自殺。”看到這條信息,劉紅花急了。此時小蔚人在外地,要救孩子,唯一的辦法是通過聊天安撫他。
劉紅花想方設法確認小蔚是否處于安全狀態,“我讓他回想一下媽媽和舅舅對他好的瞬間,一點點地幫助他走出內心的陰霾”。聊到深夜,確認小蔚沒有事,劉紅花才拖著疲倦的身體入睡。
劉紅花又對小蔚進行了跟蹤輔導。每一次上門做心理輔導,小蔚都把劉紅花當成知心的姐姐,跟劉紅花無話不說。
“教育方式,是小蔚一家最大的問題。他媽媽和舅舅對他有語言暴力,有時候甚至是肢體暴力,加上無人傾訴,小蔚的負面情緒長期得不到宣泄。”劉紅花對癥下藥,去改變小蔚媽媽和舅舅的溝通模式,讓他們學會管理情緒,緊張的家庭關系慢慢緩和。小蔚的遭遇,讓劉紅花更加重視學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她開始推動設立“晴雨觀察員”,打造學校特色的心育服務模式,“我與小蔚的相處,更像是一束光簇擁另一束光,互相汲取著力量”。
在嘉禾縣,像小蔚一樣需要心理輔導的孩子還有很多。如何幫助這群孩子,讓他們走出心理困境,成為劉紅花思考最多的問題。“做好心育工作,要整合資源,發揮集體的力量。”于是,2022年5月,嘉禾縣劉紅花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簡稱“工作室”)應運而生。工作室的團隊成員,既有劉紅花所在學校的老師,也有社會成員,而其中,最特殊的是曾經被她輔導過的老師。許菁琪(化名)就是其中一位。
許菁琪和丈夫是在親人的撮合下結婚的,結婚后的生活,讓她大失所望,兩人的生活觀念截然不同。生下小孩后,許菁琪想去縣城教書,但丈夫百般阻撓,她只好放棄,但夫妻關系并未因此而改善。與此同時,許菁琪的親子關系、婆媳關系也出現了問題,讓她時常感到心力交瘁。
直到2021年走進劉紅花的公益課堂,許菁琪才發生心態的改變,她向劉紅花講述自己的苦惱和經歷。
“我發現她在家庭方面存在的問題,就帶著團隊成員一起調整她的認知,并幫她解決。”在劉紅花跟蹤輔導了三年后,許菁琪走出了家庭的困境,工作也更加努力了。
在自己被改變的同時,許菁琪還成為了公益課堂的志愿者,去幫助更多的家庭。
曾有人說,心育工作,看不出成績,也做不出名堂,可是劉紅花甘之如飴,多年不曾間斷。通過工作室,她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和家長愿意表達,學會了樂觀積極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劉紅花不惜時間,不論畢業了多少年,不論是學生還是老師,只要找到她,她就從來沒說過一個“不”字。
從懷疑到信任,從包容到接納……劉紅花用心聆聽每個來訪者的喜怒哀樂,用愛書寫著每個老師和孩子的成長心跡。她的心理課,成為了珠泉完小的“網紅”課——“心理有困惑,就找潤心姐姐”,這句話也成了嘉禾各小學孩子們的口頭禪。
制圖:雨夢
劉紅花針對志愿者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為志愿者量身打造“135”成長模式,即打造1支隊伍,分3個階段培訓,用5年時間成長,最終打造一支能上課、能培訓、能做個體心理輔導的班主任、專兼職心理教師和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志愿者隊伍。
2020年疫情期間,劉紅花牽頭成立了嘉禾心理志愿者團隊,通過電話對251位隔離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并錄制10節網課,對全縣6萬名師生進行開學前心理疏導培訓。
珠泉完小在“心理健康月”開設了“小學生心理輔導培訓”課程,每月定期給學生上一堂心理輔導課,讓公益課堂成為家長和孩子之間無形的紐帶。
“潤禾”家庭教育公益課堂每年會定期組織“三個一”活動,即一次戶外團建,一次教學比武,一次集中培訓。
為“潤心姐姐”點贊
王伍英(嘉禾縣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紅花是一個有深厚情懷的教育人。勤耕教育20多年如一日,愛生如子,愛校如家。
劉紅花是一個有社會大愛的教育人。她利用自身教育專業優勢,開設家庭教育公益課堂,組織心理健康團隊無償無私進村入戶幫扶困境家庭和困境師生。
劉紅花是一個有精湛專業的教育人。她成立的“劉紅花心理健教育名師工作室”培育了68名種子教師,活躍在全縣各個有需要的群體中,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編輯丨依依
二審丨艾沐
三審丨歐陽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