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睿健康;享睿健康app官網
夏天是減肥的好時候。為了能夠直觀地看到自己減肥的成果,許多人會買一臺體脂秤。但是,據某社交平臺體脂秤使用反饋顯示,體脂秤的檢測并不準確,有不少人反映自己測得的數據浮動比較大,懷疑體脂秤的準確度。對此,某健身俱樂部高級教練邵凱表示,這可能是測量的方式有問題。
生物電阻抗法必有誤差
據了解,市面上銷售的體脂秤絕大部分均采用的是生物電抗阻法(又稱BIA法)。
據邵凱介紹,在人體內,肌肉和脂肪的電阻率不同。前者含水量高,導電良好;后者含水量低,導電較差。利用這個特性,當體脂秤電極片輸入微電流到人體,測出人體阻抗值,再根據用戶提供的身高、體重等信息,套入預先設置的算法模型,即可簡單地推斷人體的體脂率。“由于身體內不同組織對電流的阻抗程度不同,所以體脂秤還可利用電阻數據,推算用戶身體內的水分含量、肌肉量、骨質量、基礎代謝率、體內年齡等。很多健身房放置的大型體脂儀原理與之相同。”
邵凱告訴記者,盡管這類體脂秤使用方便快捷,但依然會在特定情況下存在較大誤差。“這是因為體脂率的主要判斷依據為電阻值,身體內的很多體征變化都會對其產生影響。”
他說,影響電阻值的情況主要有3種。
1、劇烈運動后,身體含水量發生變化;
2、喝水、洗澡、游泳后帶來的人體水分變化;
3、測量體脂率時,皮膚接觸面積、身體站姿、血液流速等,會造成測量數據的誤差。
據了解,北京體育大學學生曾在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育新學校抽取了119名15-18歲的學生,分別使用雙能量X線吸收法、生物電阻抗法進行全身體脂率測定。經比對結果,初步結論為: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生物電阻抗法存在一定誤差;較大可能會低估女性的體脂率。
對此,邵凱表示,雙能量X線吸收法和水下稱重法是公認測量體脂率精準度較高的兩種方式,但測量過程需要專業醫療級別儀器,并不適合普通用戶使用。“相比之下,生物電抗阻法的誤差,對于普通用戶就完全可以接受了。只要使用方法正確,就可以減小測量誤差。況且,大多數人更多關注的還是體脂率變化,至于數字是否精確,對減肥的人來說其實不重要。”
選擇體脂秤先看金屬片
對于如何選擇體脂秤,邵凱建議:先看金屬片。
“體脂秤主要依靠金屬片導電檢測,理論上來說,人體皮膚與金屬片的接觸面積越大,體內電流也會越大,測量結果會更準確。反之,接觸范圍越小,電流也會越小,不利于體內循環,誤差也會較大。”他表示,除了金屬片的面積,多幾個金屬片也能夠提升準確率。“有的體脂秤是手持的,只有兩片金屬片;有的體脂秤則有腳踏、手握等金屬片。我們對比測試后發現,手持體脂秤每次測量的結果浮動都比較大,容易對使用者產生誤導。”
海淘要注意算法模型
邵凱告訴記者,有許多人會通過海淘的方式購買國外體脂秤,其實是沒必要的。“中外人種不同,其算法也存在差異。有的體脂秤是在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等機構指導下,根據中國人體質生成的算法模型設計的,更適合中國人使用。這一點,有海淘習慣的朋友要多加留心。”
重視發胖,正視體脂
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肥胖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誘因。有研究顯示,嚴重肥胖比體重正常者,糖尿病的病發率增加了30倍。另外,脂肪過多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引發脂肪肝,重度肥胖者病變率高達61%-94%。有雜志發表過一項Meta分析,結論證實,超重和肥胖與過早死亡(35-69歲)風險顯著增加相關。
邵凱表示,有人向他咨詢過,想知道自己胖不胖,買個體重秤不就行了嗎,體脂秤的存在有什么意義嗎?“這里不得不說一個殘酷的事實,在體重狀況同等理想的情況下,不同體脂率會決定我們不一樣的體態。相信大家都知道經典的BMI公式,但它不能真實反應體脂與人體狀況的關系。即使年齡、身高、體重等指標相同,體脂率也可能存在較大區別,健康狀況也會因此受到影響。”他說,即使不買體脂秤,大家還是要“管住嘴、邁開腿”,保持合理的體脂率,是保持健康的基礎。
文/本報記者 侯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