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說課稿(健康說課稿我會保護眼睛)
首先,進入說課室后,在規定的位置站好(體育教師說課時,說課者一般都站立,且站在評委教師的對面)。開始說課前先向評委老師問好并作自我介紹:“各位老師,上午(下午、)晚上)好,我是某某縣,某某學校的某某某”,然后說出說課題目。體育說課的題目有自定的,也有規定的大內容下自己決定小內容的,但如果說的是理論課,所有的教材就是統一的。這一部分雖然和主體部分無多大關聯,但還是要說的,就象打太極拳的起勢動作,廣播操的預備節,多了無多大用處,少了好象不太對勁,計較的評委會覺得很不舒服,最好不要省略。
然后就步入正式的說課之中,體育課的說課大致從以下十方面來說,簡稱說課十步曲:
一、說教學思想
這一部分往往被許多選手所忽略,認為是務虛的東西,其實不然,思想指導行動時理念是先導,好的教學思想往往能引領你完成教學的整個過程。在說教學思想時,要著重說清以下幾點。
1、要說清教學的指導思想;
2、要說清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滲透現代教育思想、觀念;
3、要說清如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4、要說清如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品質。
二、說教材
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轉變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教師要切實轉變教育思想,領會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使教法改革與教材改革達到完美統一。在說教材的分析與處理時,要著重說清以下幾點。
1、要對本課教材進行簡單分析;
2、要說清本課教材的前后聯系與所處的地位;
3、要說清本課的教學目標和課時安排;
4、要說清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以及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5、要說清對本課教材如何進行重組、改造、整合。
三、說學情
教學總是在一定的起點上進行的。不同的學生的學習起點不一樣,學習個性、風格也不盡相同。教師在學情分析時,要了解學生對新的學習所具備的相關的知識掌握程度和學生在學習中所具備的認知加工和體育實踐能力,預先判斷學生對新的學習的關注和接受程度。但一直以來這一環節往往被忽視,僅靠教師的想當然,或者僅對學生的原有知識做個大致理解,較少對他們的態度和學習方式作出判斷。只有對全體學生從知識、技能、態度等幾個方面去關注,才能在教學中真正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這一課程改革新的理念。
學情分析是對學習主體在動機原理和學習特點上的認識。通過學情分析,可以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以確定在教學活動中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回答“為何教的”的問題。在說學情分析時,要著重說清以下幾點。
1、要說清授課班級的特點,包括年級、人數(男生、女生各多少)、體育基礎。
2、要說清學生原有基礎的基本情況;
3、要說清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目標
現代教學的突出標志是有目標的教學。目標導向就是在教學活動中,目標訓練自始至終以學習目標為導向,圍繞學習目標有層次的循序漸進的展開和收攏。有目標地進行教學活動,能有效地規范教學行為,避免課堂教學中的隨意性和失控現象。教學目標的制定應體現合理性、明確性、可評價性。在說教學目標時,要著重說清以下幾點。
1、要說清教學目標的分類設置和執教者對教學目標的深層考慮;
2、要說清每一類教學目標中不同層次的具體要求;
3、要說清這些分類設置的教學目標的具體知識點、情感教育點和能力訓練點。
五、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學觀念、思想方法、策略和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具體體現。教學過程設計的思路關注的是課中的教與學活動的結構,以及為目標達成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和措施。教學過程要設計合理、結構嚴謹、過程清晰,要以目標為主線,重視主導和主體作用的發揮。要展現教師如何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何展開教學內容、如何安排教學程序以及采取何種手段來達到反饋和強化學習結果。在說教學過程時,要著重說清以下幾點。
1、說明教學思路及其教學環節的主要設計與理論依據;
2、要說清教學過程的總體結構及各教學板塊(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所采用的具體措施,最終要達到的目的;
3、要說清如何突出教學重點,如何化解教學難點;
4、要說清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所采用的方法手段的設計。
六、說教法改革和學法指導
課堂教學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途徑,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主戰場。因此,說課要突出說教法改革和學法指導。
(一)說教法改革
教學方法是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在新課程背景下,教法設計要體現新理念、新策略、新思路,要符合教學原理,遵循教學規律,要研究學生的求知起點、技能狀態、思維方式和考慮可接受性,做到“跳一跳摘到桃子”,不能脫離學生實際,教法應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做到靈活多樣,具有主導性,體現主體性和有效性。
1、要說清總體采用何種教學策略及理論依據;
2、要說清如何根據學生的實際與學生間的差異,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采用適合學生生理、心理特點的教法;
3、要說清在某些教學內容與環節中,準備采用何種具有實效的方法;
4、要說清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哪些不同的教法;
5、要說清準備采用哪些教學輔助手段及使用的目的。
(二)說學法指導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已成為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題。它的核心是抓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習過程最大限度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學法要既具體、又明確,既恰當、又體現主體性,要把學法指導擺在先于選擇教法的位置上來考慮。
1、要分析學生在掌握教材內容時可能出現哪些障礙及其原因;
2、要說清在教學過程中側重指導學生掌握何種學習方法;
3、要說清如何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規律和認識規律來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4、要說清如何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如何溝通師生的感情交流,如何引導和控制學生的心理意向;如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促成學生有效學習;
5、要說清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盡快掌握技能、技巧和鍛煉身體的方法。
七、說教學特色
要說清本課教學特色的具體體現,即教法手段的創新和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
八、說教學目標達成度與教學效果預測
教學預測或評價,是教師教學反思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行動研究途徑,也是教學反饋和教師教學能力的展現。
九、說場地器材和安全措施
包括場地器材的布置、器材的利用率、器材的特色,以及是否注意到安全措施等等。
十、說后續學習
也就是課外作業的布置,本節課教學后對學生要求提高的環節,在課后如何體現,布置的學練任務如何進行檢查等等。
范例和模板只是參考,具體內容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籃球:《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級體育教材《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本節課是第1次課。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為設計目標,在老師激勵和評價下,著重培養學生展示自我的愿望,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活動中,同學間能合作交流,并用適合的方法進行練習,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學習習慣,在此基礎上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二、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材內容分析:
雙手胸前傳接球是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傳接球是籃球運動中主要的基本技術,是全隊進攻的重要手段,是更好地學習各種技術和戰術的基礎。傳接球的基本方法并不復雜,但要做到準確、熟練、隱蔽、快速,同時要同其它技術動作銜接、轉換,就比較困難。因此,本課重要解決在原地不動的情況下學生傳接球的能力,為以后更好地學習籃球技術做好準備。通過籃球接力這項游戲活動,讓學生更加熟悉球性,對本課主要內容有一個輔助作用。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習與了解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動作方法及正確掌握籃球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正確手型。
技能目標:讓學生學好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動作、鞏固,以及通過游戲籃球接力來提高學生球性。
情感目標:在學習中樹立良好的意志品質,主動學習、敢于展示自己,以及培養學生密切配合,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雙手胸前傳接球—準確的手型及接球的緩沖和傳球的翻腕動作。
難點:雙手胸前傳接球—上下肢協調用力和手對球的控制能力。
(二)學生分析
本教材的對象是九年級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性格活潑、好動,表現欲和上進心比較強,有很好的集體榮譽感。他們對一些“籃球游戲”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接觸,本節課是在學生現有對籃球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學習。
設計相應對策
在本課開始部分和準備部分:教師主要采用示范法。學生主要采用觀察法、模仿練習法。在基本部分:教師主要采用講解示范法、分解練習法、游戲、預防和糾正錯誤法、積極性評價法。學生主要采用觀察法、模仿練習法。在結束部分:教師主要采用講解示范法、積極性評價法,學生主要采用觀察法、模仿練習法。
本課結構安排分四個部分: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開始部分
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上課人數;師生問好;考勤;宣布本課內容、任務,提出要求及處理見習生。(這部分約2分鐘)。
準備部分
教師口令指揮。具體安排如下:①成圓形慢跑②肩關節運動③體轉運動④腹背運動⑤弓箭步壓腿⑥踝腕繞環。這些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習和活動部分做好準備,并能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這部分共用9分鐘)。
基本部分
本部分是課的核心,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提高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這項技術,教師根據由易到難,由分解到組合的教學原則。教師先做1-2次的完整示范,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動作概念,然后教師分解講解動作要領,學生跟隨著做。教師講評學生做的動作。(3分鐘)
1)組織練習
兩人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2分鐘)
利用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進行四角傳球換位。(3分鐘)
2)糾正錯誤
教師在學生練習時要巡回指導,發現錯誤時糾正,個別錯誤個別糾正,普遍錯誤集體糾正。(4分鐘)
3)表演展示
在安全的情況下自由表演展現個人技術或集體的配合能力。(2分鐘)
游戲:(****)
教師講解籃球接力游戲的動作方法,提出游戲規則與要求,以及讓學生分組進行熟悉性練習。(10分鐘)
結束部分
用腦筋急轉彎等游戲放松。之后做課堂小結,指出本節課學生的優點和不足之處,達到鼓勵學生和繼續提高的目的。最后師生再見,歸還器材。這部分約3分鐘。
本節課的教學準備
跳繩2條、籃球:4個、球場1個,
預計教學效果
預計平均心率為120-135次/分
最高心率為150次/分,出現在35分鐘
運動密度為35%,運動負荷為中等
三、教學設計特點
首先,本課教學設計運用了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一種學生們都喜好的運動情境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還采用了示范法,以準確的動作示范激發學生學習欲望,以及采用講解法和比賽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練習,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
其次,本課在學法上主要采用了觀察法、模仿練習法、自我評價法、團體評價法。讓學生在觀察后進行模仿練習,在練習中發現問題然后在相互對比,小組研討中悟出動作要領,理解道理,最后通過預防與句正錯誤相結合的學習方法,最終解決所發現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