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兒童健康_關于兒童健康國家有關政策
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到了,孩子們都期待著來自爸爸媽媽的禮物和驚喜,然而在爸爸媽媽眼中,守護好孩子的健康才是最好的禮物。這份守護,當寶寶還在孕育時就已經開始了,而在這條漫長的守護道路上,爸爸媽媽并不是孤軍作戰。在今年召開的云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云南省政府再次將“關愛婦女兒童健康行動”計劃納入了十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中。“關愛婦女兒童健康行動”涵蓋了多項與兒童健康息息相關的內容,如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新生兒聽力篩查、兒童健康管理等,都旨在幫助父母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及早發現異常、及早解決問題,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
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 癥狀隱匿危害大
云南省婦幼保健院生殖遺傳科副主任顧菀茜表示,新生兒遺傳代謝疾病篩查主要針對一些危害嚴重的先天性或遺傳代謝性疾病進行群體篩查,這些疾病大都有兩個特點:一是出生后沒有明顯的癥狀或臨床表現,難以被家長和醫生發現;二是危害嚴重,患有這些疾病的寶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因為代謝障礙,逐漸出現體格發育異常,多個器官受累,而當出現這些癥狀時其實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給患兒的發育帶來了永久的、不可逆轉的損害。
新生兒遺傳代謝疾病篩查作為三級預防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早期發現,及時診斷、干預和治療,最大程度地降低這些疾病對新生兒造成的損害,從而避免體格和智力發育障礙,讓這些寶寶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目前,云南省主要篩查的病種是苯丙酮尿癥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
及早發現可亡羊補牢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由于先天性甲狀腺功能障礙,患兒體內不能產生足夠的甲狀腺素,出生時沒有明顯表現,如果未及時治療,將導致生長發育遲緩和智力發育落后。通過新生兒遺傳代謝疾病篩查早期發現患兒,及早規范用藥、堅持治療,絕大多數孩子能正常地生長發育。
苯丙酮尿癥:是一種常見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患兒體內不能正常代謝食物中的苯丙氨酸,使其代謝產物在體內蓄積,導致大腦損傷和智力障礙。患兒出生時外表無異常,早期癥狀不典型,不容易被診斷。及時發現并確診患兒,通過飲食或藥物控制血苯丙氨酸濃度,堅持長期規范治療,可以使患兒和正常人一樣學習和生活。
幾滴寶寶足跟血
讓爸爸媽媽更安心
顧菀茜介紹,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的手段非常簡單、便捷,只需要在寶寶出生72小時并經充分哺乳后,在寶寶足跟采集幾滴血,滴在專門的濾紙上,送至篩查中心進行檢測。“如果篩查不通過,篩查中心會通知寶寶的父母帶孩子做進一步的檢驗,一旦確診,醫生就會及時根據疾病情況進行干預和治療。”專家提醒,許多家長因為心疼孩子而拒絕采血,可能會錯過發現這些隱匿疾病的最佳時機。
4家篩查中心3家分中心
覆蓋全省129個縣市區
據了解,目前云南省設立了4家篩查中心(云南省婦幼保健院、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昆明總醫院)和3家分中心(昆明市婦幼保健院、昆明市兒童醫院、玉溪市婦幼保健院),進行劃片區篩查,建立了覆蓋129個縣(市、區)的篩查服務網絡。
云南省惠民政策
父母任何一方戶籍在云南省的新生兒都可以免費享受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和苯丙酮尿癥篩查,年齡在0~6歲以苯丙酮尿癥為第一診斷的參合兒童,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和門診治療發生的費用,納入新農合重大疾病付費范圍。除此之外,國家也對云南省新篩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苯丙酮尿癥患兒特殊奶粉補助項目”已為省內符合條件的107例患兒提供3年的特殊奶粉補助。
你的孩子會是地貧患兒嗎? 優生從婚檢開始
如果說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的篩查是在孩子已經出生后的一種及時干預和補救措施,那么,婚前、孕前檢查和產前診斷,就是將優生的工作提到了更早的階段。
很多人可能從影視劇中聽說過地中海貧血(以下簡稱地貧),但都覺得離自己很遙遠。云南省婦幼保健院檢驗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姚莉琴表示,實際上,云南是地貧的高發地區。
地貧難以治愈 醫療花費巨大
“地貧是一種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遺傳性疾病,是由于血紅蛋白中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缺陷使某種珠蛋白鏈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溶血性貧血,為單基因遺傳病,通常被分為靜止型、輕型、中間型、重型4種。重型地貧患者若不進行規范治療,會出現生長發育障礙,肝脾腫大,最終因為多個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當父母雙方均為同型地貧基因攜帶者時,就會有1/4的概率生出重型地貧患兒,這個后果是十分嚴重的。” 姚莉琴表示,部分重癥地貧兒可能還未出生就胎死腹中,即便出生若不進行規范治療,大都活不到成年。就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平均一例重癥地貧患兒的治療費用需要480萬元,是家庭和社會都難以承受的。
多種手段 有效防控重型地貧
姚莉琴表示,地貧難以治愈,但是可以有效預防,在婚檢、孕前或孕期進行地貧篩查、診斷,能知道地貧基因攜帶情況。對可能生育重癥地貧兒的孕產婦進行產前診斷,可以有效地避免或減少重型地貧患兒的出生。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已經生育了一名患兒的夫妻有生育二胎的意愿,則夫妻雙方和患兒應進行基因檢測,并在下次懷孕時進行產前診斷,避免再次生育患有該病的患兒。
“要在孕早期,一般建議在孕17周以前進行檢查。事實上,如果夫妻雙方能夠在婚檢、孕前檢查時進行相關檢查,就能更早地進行防控。”姚莉琴表示,隨著基因診斷醫學的發展,通過血常規檢測和血紅蛋白分析、基因檢測、絨毛/羊水培養、臍帶血檢測及B超等多種手段,能夠有效防止重型地貧患兒的出生。
目前,云南省對西雙版納州、文山州、德宏州、臨滄市臨翔區、鳳慶縣和紅河州蒙自市、開遠市的新婚夫婦、計劃懷孕夫婦、孕17周前夫婦免費提供地中海貧血篩查。如果雙方篩查均為陽性者,懷孕后免費進行地貧基因檢測,若雙方同為α或者β地貧基因攜帶者,可免費進行產前診斷。
專家提醒,除了享受惠民政策地區以外的夫妻,都應該在婚檢或者孕前檢查時進行地貧基因的排查。
新生兒聽力篩查快速無創
幫助家長早期發現聽障患兒
聽力障礙是常見的出生缺陷。據統計,新生兒中雙側聽力障礙發生率約為1%~3%,經過重癥監護病房搶救的新生兒其聽力障礙發生率更高達22.6%。
“但值得注意的是,聽力障礙兒童最終的語言發育水平并不取決于其嚴重程度,而取決于被發現和干預的早晚。也就是說,不管聽力損害的程度如何,只要在6個月前發現,通過適當的干預,患兒的語言發育可以基本不受影響,6個月前發現的患兒語言發育的后果明顯優于6個月后被發現者。”云南省婦幼保健院科教科負責人、副主任醫師王瓊表示。
家長難以早期發現
需要專業方法篩查
由于新生兒處于特殊生理階段,父母幾乎不能在孩子1歲內發現其聽力障礙問題,而常規的體檢同樣如是,這就需要專業的篩查手段來幫忙。
據了解,目前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通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干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檢測來進行的,通常在新生兒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是一種客觀、快速和無創的檢查。
初篩“未通過”
42天內需再次進行檢測
新生兒聽力篩查要在孩子出生后48小時至出院前完成初篩,初篩未通過者或漏篩者,要在42天內進行雙耳復篩。專家表示,“未通過”篩查的孩子家長要注意,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測試環境噪音或嬰兒耳道內分泌物如羊水、耳屎等堵塞引起,但也可能是孩子的聽力的確有問題,因此復篩一定不可忽視。
如果復篩再次“未通過”,那么家長應該在孩子出生3個月內轉診到劃片指定的省聽力障礙診斷中心進行診斷,目前云南省新生兒聽力障礙診斷中心有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昆明市兒童醫院3家醫院。
在診斷中心確診為聽力障礙的患兒,可轉介到云南省聾兒康復學校,殘聯將對符合條件的患兒提供一定的干預治療、康復訓練救助費用。同時,通過早期佩戴助聽器、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及語言訓練等方式,能夠盡可能縮小聽力障礙患兒與正常孩子的區別。
新生兒父母任何一方戶籍在云南省,可免費享受聽力初篩、復篩、確診及治療/康復訓練救助。
農村戶籍:當年出生未參加新農合、篩查確診的患兒治療費用隨母親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按新農合報銷規定報銷。
城鎮戶籍:新生兒出生3個月內參加城鎮居民醫保的住院醫療費,按照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有關規定給予報銷。
注意:新生兒聽力篩查“通過”說明孩子目前外周聽覺器官功能正常,但在兒童發育過程中,聽力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疾病、噪音等,家長應該繼續關注孩子的聽力與語言發育,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7歲以下兒童 健康管理服務全免費
兒童健康不僅心系每個家庭,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而0~6歲的兒童健康管理,將為孩子一生的健康奠定重要基礎。2011年,衛生部在2009年第一版基礎上修訂的《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第二版在全國推行,2017年第三版下發全國,各基層醫療機構將根據兒童不同時期的生長發育特點開展兒童保健服務,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育,減少疾病的發生。
云南省婦幼保健院保健技術指導科負責兒童保健工作的副主任醫師朱錫翔表示,國家給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項資金補助,免費為轄區內0~6歲兒童提供健康管理,以發現如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中重度營養不良(低體重、生長遲緩、消瘦)、中重度貧血、活動期佝僂病、單純性肥胖、先心病等高危兒童,從而及時進行針對性健康指導或幫助轉診,以保障兒童的健康成長。
兒童的健康管理包括了以下內容:
●新生兒家庭訪視:
產婦出院后1周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到新生兒家中進行訪視。重點詢問和觀察喂養、睡眠、大小便、黃疸、臍部情況、口腔發育等,為新生兒進行體格檢查,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母乳喂養、護理和常見疾病預防指導。如果發現新生兒未接受新生兒疾病篩查,告知家長到具備篩查條件的醫療保健機構補篩。
●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
新生兒滿28天后,結合接種乙肝疫苗第二針,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隨訪。重點詢問和觀察新生兒的喂養、睡眠、大小便、黃疸等情況,對其進行體重、身長測量、體格檢查和發育評估。
●嬰幼兒健康管理:
分別在孩子3、6、8、12、18、24、30、36月齡時進行,服務內容包括詢問嬰幼兒喂養、患病等情況,進行體格檢查,做生長發育和心理行為發育評估,進行母乳喂養、輔食添加、心理行為發育、意外傷害預防、口腔保健、中醫保健、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在每次進行預防接種前均要檢查有無禁忌癥,若無,體檢結束后接受疫苗接種。
●學齡前兒童健康管理:
為4~6歲兒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務,服務內容與嬰幼兒階段健康管理相同。
●健康問題處理:
對健康管理中發現的有營養不良、貧血等情況的兒童應當分析其原因,給出指導或轉診的建議。若發現口腔發育異常(唇腭裂、高腭弓、誕生牙)、齲齒、視力低常或聽力異常兒童、腫瘤、白血病、先心病及先天性遺傳病等重大疾病,基層醫療機構要及時幫助轉診確診治療,最大限度降低可能對患兒健康造成的影響。
孕育健康寶寶
這些檢查說了算
孕育健康的寶寶,是每個家庭的心愿。可是,如何來保障寶寶的健康呢?云南省婦幼保健院生殖遺傳科副主任顧菀茜表示,要想孕育健康寶寶,婚檢、孕前檢查、產檢、新生兒篩查,一項都不能少。
據了解,自2012年4月云南省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工作全面啟動以來,篩查率逐年上升,2016年篩查率已達到87.64%,共檢出1200多例遺傳代謝性疾病患兒,他們因為得到了及早干預和治療,至今未發現因患病導致體格、智力發育受損的情況。2012年8月,云南省地中海貧血防控試點項目工作全面啟動,共檢出基因同型的高風險夫婦170對,產前診斷140人,有效降低了重型地貧兒的出生……
但是,如果沒有進行這些相應的篩查和產前診斷,這些家庭面對的將不是新生命降臨的喜悅,而是難以挽回的悲劇。(記者 閔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