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健康證可以上班嗎(沒有健康證直接上崗處多少罰款)
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國第22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記者從國家衛生健康委了解到,《職業病分類和目錄》擬新增病種已基本確定,目錄調整工作正按照規定程序加速有序推進。
職業病目錄擬新增病種
已基本確定
我國《職業病防治法》明確規定,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為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而引起的疾病。我國現行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包括10大類132種職業病,這132種疾病是法定職業病。而職業人群中常見的腰背痛、頸椎病等疾患,一般統稱為工作相關疾病,但這些疾病職業特異性不足,也可能與生活方式等相關,難以界定是否因職業造成,納入法定職業病有一定難度。
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有關單位開展了調整的相關前期研究、走訪用人單位、職業病診斷機構,聽取各有關方面對目錄調整的意見等,組織專業機構研究編制擬新增病種的診斷標準。此次職業病目錄的調整,總體上遵循循序漸進、穩步推進原則,新增的職業病病種要符合幾個條件:
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聚焦重點職業人群;
基本上不增加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費率。
而沒有納入職業病分類和目錄的工作相關疾病,鼓勵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定期開展健康檢查,改善工作環境和條件等。
用人單位不能以健康體檢
替代職業健康檢查
國家衛生健康委針對職業病危害的現狀調查顯示,工業企業中40%的勞動者接觸各類職業病危害,排名第一位是噪聲,第二位是粉塵,第三位是化學毒物。用人單位不能以一般健康體檢替代職業健康檢查。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檢查體檢項目及周期與危害因素緊密相關,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具有法律的強制性。
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普通體檢是根據個人身體健康情況而設定體檢項目進行的體檢,有一定的隨意性,而職業健康檢查的對象是針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是法律規定必須開展的,職業健康檢查與一般健康體檢在對象、目的、組織形式、法律依據、體檢周期、技術要求、結論和處理方法等方面都有明顯差別。
重慶職業病防治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醫師 王永義:對于職業人群來說,預防職業病要有很強的自我防護意識,具體來說,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話,要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包括上崗前的體檢、在崗的體檢以及離崗的體檢,這是很重要的,可以早期發現職業病,要及時進行診斷、治療和康復,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出,通過有針對性地采取三級預防措施,可有效避免職業病的發生。
第一級預防,又稱病因預防,是從根本上消除或控制職業性有害因素對勞動者的損傷,例如改進生產工藝,合理利用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等。
第二級預防,又稱發病預防,是通過加強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的健康監護,例如定期開展職業健康檢查,盡早發現健康損害、職業病和職業禁忌證等,以便及時處理、有效治療。
第三級預防,又稱臨床預防,是指對罹患職業病的勞動者給予積極治療,并采取促進康復的各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