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簡介-心理健康簡介300字
我們不能用表面上的行為去判斷一個人是否心理功能強大、是否心理健康。
問題:
我平時喜歡看心理類公號文章,發現自己有很多心理問題,比如內向、愛拖延、愛遲到,再比如不敢得罪人,寧愿自己吃虧。看到和我不一樣的人我就很羨慕,比如有些人工作很快,上手就干,上班很有熱情,比如有些人講話很直接,吵架很厲害,從來不會被關系羈絆。我很好奇,什么樣的人算得上心理健康?
回答:
有的時候,我們覺得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可能未必就不健康;有的時候,我們覺得這是心理健康的表現,可能未必就健康。
判斷心理健康不健康,其實挺難的。因為一個人的行為不是局部的,當下的,它是有來龍去脈的,它是存在于關系和環境中的,同時行為背后還有隱藏的看不見的意識、認知和感覺。
舉個例子,一個人愛拖延,你可以說:哇,拖延癥!聽起來是個病癥,但是對于不同的人來說,拖延的意義是不一樣的。一個習慣了順從和聽話的人,可能隨著內在能量的增長,他開始用一些方法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他想擁有一些自由,去改變過去的順從、聽話。那么拖延就成為了一種希望擁有自己節奏的反抗方式。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待拖延,你還會覺得這是一個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嗎?
再舉一個例子,有人很愛工作,肯花大量時間在工作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看上去很自信、很優秀。你可能說,哇,這個人太優秀了,心理功能強大,心理健康水平也很高。但是,你怎么知道他真正的生活呢?他內心是怎么看待自己、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或許,工作是他用來逃避內心的弱小、無價值、被拋棄等想法的避風港;或許,他通過工作來回避親密關系。
你還說到講話很直接,吵架很厲害的例子,也可能這樣的人他內在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不畏懼權威,對人很有信賴感,不擔心破壞關系,但是也有可能,他內心里根本就不相信人,一旦發生人際矛盾,他需要拼盡全力保護自己,以防止被人傷害,根本就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否會傷害到別人,擔心自己是否破壞掉曾經美好的關系。
人的心理是非常復雜的。如果我們想要真正地了解別人、了解自己,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情感和時間,不能單憑一兩句話、一些表面的行為來下判斷的。
如果你有些擔心自己是否心理健康,我想跟你說,這個世界沒有一個清晰的、準確的、毫無爭議的標準來判定人是否心理健康。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屬于自己的特點來表達自己、來適應社會,這可能就是屬于我們自己獨有的特點,不需要用健康或者不健康來形容和判斷。
你說自己內向、愛遲到、愛拖延、不愿意得罪人,在我看來,它們完全可以作為你的特點存在著,我想,你能擁有這些特點,一定是從中獲取了有利的部分,當然,這些特點也會給你帶來一些挑戰。如果你能夠花時間覺察這些行為和心理,找到應對的方法,規避掉一些大的風險,并且你也不認為它們是令人羞恥的,那么你就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作者簡介:
尹琳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發展心理學碩士,兩個孩子的媽媽,相信“痛苦的背面是力量”。
你可以將困惑和痛苦寫信至郵箱yinlin@thepaper.cn,200字以上,描述最困擾你的一個或兩個點,越具體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