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甲狀腺結節,健康之路甲狀腺結節4類
如果要說近幾年,在體檢中最頻繁被查出的疾病,那「甲狀腺結節」一定榜上有名。
“有部分數據提示,成年人甲狀腺結節患病率高達76%。”
而得了“甲狀腺結節”,大多數人都會擔心“結節”是否會發展成腫瘤癌癥。
因此,小薇今天邀請到了福建省立醫院的游振輝教授,來為大家講一講:
甲狀腺結節到底會不會發展成甲狀腺癌?哪些甲狀腺疾病更容易發展成癌?以及日常該如何預防癌癥。
-本文作者-
甲狀腺結節在人群中的檢出率很高,但大家可以放心的是:
在臨床上,惡性的甲狀腺結節只占7%-15%。而良性的結節發展成癌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因此,如果有朋友去做體檢,檢查結果發現有甲狀腺結節,不用太過焦慮,大部分的結節都是良性的,只需要每年進行1次復查即可。
既然甲狀腺結節發展成癌癥的概率較低,那么容易誘發甲狀腺癌的疾病,又有哪些呢?
雖然目前甲狀腺癌的病因比較復雜,還有很多不明的地方,但有研究表示: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如甲亢、橋本氏甲狀腺炎,可能更容易并發甲狀腺癌。
因此,本身有甲亢、橋本氏甲狀腺炎的朋友,平時更需要多加警惕。
除了疾病因素,以下這些也是甲狀腺癌的高危人群:
- 全身有放射治療的治療史;
- 童年時期,頭頸部有受到過放射線照射或接觸過放射性塵埃(例如長期居住在劣質裝修,瓷磚等建材放射性超標的房屋中);
- 直系親屬中,曾有人得過甲狀腺癌,有甲狀腺癌家族史。
因此,滿足以上條件的高危人群,建議每半年至1年,進行一次甲狀腺癌癥篩查。
項目包括:甲狀腺彩超、以及抽血化驗甲狀腺功能、甲狀腺球蛋白及抗體、降鈣素、癌胚抗原等。
如果在癌癥篩查中,不幸患上甲狀腺癌,大家也不必驚慌,因為甲狀腺癌是一種很“溫和”的癌癥。
大部分人檢查出的甲狀腺癌是甲狀腺狀癌。這種癌癥,多數生長緩慢,不容易侵犯其他組織器官。
因此,在經過診斷后,只需要配合醫生治療,預后基本和普通人無異。
需要分情況討論。
如果滿足以下這些情況,是可以觀察隨訪,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
- 不是高危型的甲狀腺腫瘤;
- 腫瘤直徑≤5mm;
- 腫瘤未侵犯到甲狀腺被膜或其他組織(比如咽喉);
- 沒出現淋巴結腫大、且腫瘤沒發生轉移;
- 無甲狀腺癌家族史;
- 無青少年或童年時期頸部放射暴露史;
- 患者心理壓力不大、能積極配合。
符合以上這些條件的這類病人,后期甲狀腺癌進展的比例很低,大部分人終身都不需要處理,只需要遵循醫囑,定期觀察隨訪即可。
但如果條件不符,需要手術治療,也請大家積極配合醫生,不要過于抗拒和擔憂。
說完了甲狀腺癌的治療問題,那沒有相關疾病的普通人,日常又該如何預防,降低患癌患病的風險呢?
1、做好輻射防護,請一定
這里的輻射,指的不是我們生活中接觸的少量輻射,例如手機、電腦、微波爐之類的。
而是指:吸煙以及長期居住在劣質建材裝修的房屋中。
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質含量很高,很多癌癥的高危人群,都是有很多年煙齡的“老煙槍”。
而劣質建材中,有許多放射性物質超標,長期居住,也會增加患癌風險。
而醫院中的相關的放射性檢查、治療,醫生都會嚴格按照規定和需求控制好劑量,所以不用太過擔心。
2、多吃橄欖和十字花科食物
有研究提示橄欖和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藍花、大白菜等,在甲狀腺癌的預防中有一定的作用。
以及少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適當增加全麥食物、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和蔬菜等。
控制體重,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即BMI范圍在18.5-23.9之間。
計算公式:BMI=體重(kg)÷身高(m)2
3、控制情緒,保持良好心態
許多患上甲狀腺疾病的人,都有生活壓力大、情緒起伏不定的特點。
因此更需要大家控制好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畢竟健康最重要。
4、合理安排有氧運動
要進行一定的有氧運動,例如:慢跑、快走、游泳等。頻率保持在一周4-5次,每次30分鐘。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出現甲狀腺方面的問題,人們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
因此,希望大家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檢查身體,有疾病問題及時就醫,才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
你或你的家人,有甲狀腺方面的疾病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