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心靈相約與健康同行手抄報-與心靈相約與健康同行手抄報圖片 文字
歡迎關注點贊評論!
手抄報模板網:手抄報作業 心理健康手抄報黑白模板可打印
手抄報模板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手抄報模板 黑白線稿 可打印
手抄報模板網:心理健康知識手抄報大全,內容完整,簡單好畫!
心理健康手抄報模板合集
簡單又漂亮的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片大全
心理健康手抄報精美圖片有創意
有很多同學在繪畫完有關心理健康的手抄報之后都不知道往手抄報內填寫什么樣的文字內容,其實我們可以通過手抄報對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進行簡單的介紹,再謄寫一些有關心里健康的標語即可。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二、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1、優化現實環境,減少不良刺激。
2、加強心理修養,提高心理素質。
3、接受心理教育,學會心理調適。
4、主動向人求助,及時緩解心病。
三、怎樣是心理健康
1、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當的評價;
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不脫離現實環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善于從經驗中學習;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能適度地發泄自己的情緒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9、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夠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10、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夠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四、有關心理健康的標語
1、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2、悅納自我,肯定自我,欣賞自我,發展自我,做一個快樂健康的人
3、架起心橋,共赴成功!
4、健康的人需要健康的心!
5、我接納自己包括優點、缺點、夢想、秘密與過去
6、超越平凡,欣喜生活!
7、與心靈相約與健康同行
五、心理健康小知識
心理健康是一個人的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動機;本事和人格的內在關系協調,心理的資料與客觀現實堅持統一,并能促使人體內、外環境平衡和促使個體與社會環境相適應的狀態,并由此不斷地發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質量,堅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緒。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1.心理行為貼合年齡特征。
2.智力正常,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3.能堅持正確的自我意識,接納自我。
4.能協調與控制情緒,堅持良好的心境。
5.意志堅定,能夠自制。
6.能堅持良好的環境適應本事。
7.人際關系和諧,樂于交往。
8.人格完整和諧。
(二)堅持心理健康的秘訣:
1.了解自我,接納自我、肯定自我。
2.對自我的生活負責。
3.擁有一個偉大的夢想,設立明確的生活目標。
4.學會自我控制,克服誘惑,活在現實當中。
5.學會舒緩舒解憤怒、低落、憂郁、厭倦的情緒。
6.對自我要時常鼓勵增強自信心。
(三)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克服:
1,培養自信,克服自卑和羞怯;
2.認識自我,健全人格;
3.勇于實踐,提高人際交往技能。
(四)心理健康小知識:
1、了解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
2、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3、擁有一個偉大的夢想,設立明確的生活目標。
4、學會自我控制,克服誘-惑,活在現實當中。
5、學會舒緩舒解憤怒、低落、憂郁、厭倦的情緒。
6、對自己要時常鼓勵增強自信心。
7、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8、注意鍛煉身體,展現朝氣活力。
9、學會思考,養成積極進取的學習生活態度。
10、凈化自己的心靈,追求平和的心境。
(五)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
人際交往的自我調適,是人生的一個必然和重要行為。
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于人際關系的適應,所以人類的心理病態,主要是由于人際關系的失調而來。
1、要學會有利他奉獻的人生觀的培養;
2、學會角色扮演的心理調適;
3、對競爭與合作要有正確的認識;
4、接受自己,悅納他人;
5、正確處理人際交往中的三個度情、理、法;
6、消除人際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六)如何區別正常的情緒低落和抑郁癥:
抑郁時的心境與人們所熟知的悲傷相似,但較持久,病人情緒低落,整日憂心忡忡,愁眉不展,唉聲嘆氣。重則憂郁沮喪,悲觀絕望,總覺得“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患者自我評價甚低,以致生趣漠然,常感到“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他們越是自責自罪,越產生消極的想法,美好的世界在他們眼里竟變成一片灰色。
具體說來,抑郁癥癥狀與正常的情緒低落的區別在于:
(1)前者在程度和性質上超越了正常變異的界限,常有強烈的自殺意向;
(2)可具有植物神經或軀體性伴隨癥狀,如早醒、便秘、厭食、消瘦、性機能減退、精神萎靡等,此外,往往還伴有精神病癥狀或神經癥的表現。
(七)心理健康又稱心理衛生,包括兩方面含義:
(1)指心理健康狀態,個體處于這種狀態時,不僅自我情況良好,而且與社會契合和諧;
(2)指維持心理健康、減少行為問題和精神疾病的原則和措施。心理健康還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預防心理障礙或行為問題。
廣義的心理健康,則是以促進人們心理調節、發展更大的效能為目標,使人們在環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更有效地為社會和人類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