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健康的肉_最健康的肉是什么肉
說起好吃的,那可海了去了。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醬雞……
反正都是肉。
不過,吃什么肉最好?其實有個超級簡單的答案——看有幾條腿。
要判斷哪種肉的營養價值高,咱們一條一條腿……不,一種一種說。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大家常說的「紅肉」,基本上指的就是四條腿的「畜肉」,比如豬肉、牛肉、羊肉等。
這幾種瘦肉的蛋白質含量基本差不多,都在 20% 上下。除了蛋白質,紅肉中還含有不少「血紅素鐵」。
所以,想要高蛋白、想補鐵,就找四條腿的。
其中,瘦豬肉的維生素 B1 和維生素 A 比牛肉、羊肉都要高,不過缺點是「肥膘」多。
這正是:
紅肉都有腿四條,
蛋白質高補鐵好。
想要吃得更健康,
還是瘦肉脂肪少。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兩條腿」主要指家禽,而最典型的就是雞。
雞肉除了蛋白質豐富之外,脂肪也較為優質,這一點比牛羊肉更優秀。
雞胸肉是禽肉中的優秀代表,蛋白質近 20%,脂肪 5%,真正是物美價廉。
當然,更關鍵的是烤雞翅、炸雞腿、燉小雞……怎么做都好吃啊!
這正是:
蛋白質多脂肪少,
減肥瘦身沒煩惱。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每周建議攝入畜禽肉 280~525 g,最好每餐可見到肉。
也就是說,四條腿 + 兩條腿每餐最好都有,平均每天 40~75 g,也就是一巴掌大的塊兒,別吃多哦。
除了禽肉,魚、貝等水產是「白肉」中的另一類,它們差不多就算是……一條腿吧。
水產品的蛋白質含量在 15%~22%,和禽肉、畜肉相比,脂肪含量更低。
除了脂肪少,水產品還富含 n-3 多不飽和脂肪酸 EPA 和 DHA,這些是很好的營養素,常吃的話能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
這正是:
不管腿多腿少,
能防病的才好。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健康人群每周建議吃魚 280~525 g。
但高尿酸人群和痛風患者還是少吃各種海鮮河鮮為好。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還沒完,接下來是……沒腿的。「動物性食物」中的兩員大將——牛奶和雞蛋。
牛奶中除了蛋白質,鈣含量也很豐富(100 毫克 / 100 克),在這一點上,要甩前面「帶腿的」幾條街呢。
雞蛋更是小個頭有大營養,含優質蛋白、磷脂和膽堿、以及幾乎全部種類的維生素。
這正是:
雞蛋雖小,營養俱全。
若要補鈣,認準牛奶。
讓我們再次有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出場。
建議每天攝入 300 g 奶 + 1 個蛋,蛋黃不要扔。
總結一下,按照這份官方吃肉秘籍,我們每天其實能吃不少呢。
兩條腿和四條腿的禽畜肉一巴掌大;
一條腿的魚一巴掌大;
純牛奶 1 盒或小包裝酸奶 2 盒;
雞蛋 1 個。
那么問題來了,咱們平時怎么吃?
教你一招:一、三、五吃紅肉,二、四、六吃白肉,至于周日……膩了,要不咱喝奶吧?
設計師:Peanut
分享了,也不給你吃
圖片來源:電影《笑林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