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儀器;亞健康儀器檢測什么價
說到體檢,大家首先就會想到去醫院抽血、拍X光片等一系列檢查。然而,最近一些商場內出現了一種智能篩查機器人,號稱用兩分鐘的時間就能檢測身體70多種健康指標,這是真的嗎?
免抽血化驗?
多地商場現“體檢神器”
在北京一家商場的過道和出口處,記者都發現了這款名為康加智能篩查機器人的儀器。這款儀器機身高約1.5米,操作界面包括攝像頭、電子顯示屏和手掌傳感器。機身頂部和旁邊都懸掛著廣告牌,上面醒目地寫著“人工智能幫您遠離亞健康”的字樣,十分吸引眼球。
不抽血、不化驗,使用者只需將雙手覆蓋手掌傳感器上的電極片、面部正對攝像頭,兩分鐘的時間就能獲得身體70多種健康指標,這感覺比去醫院抽血、驗尿、上各種檢測儀器便捷很多。而且完成檢測后,消費者支付不到20元就可以拿到檢測報告,這些條件都吸引使用者進行檢測。
記者在其官方網站查詢發現,康加智能篩查機器人生產商為北京康加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在3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機場、商場超市、影院、餐飲連鎖店等進行了投放。
記者體驗“體檢神器”:
個別結果與醫院體檢報告相反
為了驗證這款智能篩查機器人檢測結果的準確度,記者先去醫院進行了全面檢查。拿到體檢報告后,記者在智能篩查機器人上進行了體檢。
根據語音提示,記者先是用手機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關注了相應的微信公眾號,并通過手機號進行了注冊。一兩分鐘后,檢測完成,記者的微信上收到了一份檢測報告。
報告一共分為綜合分數、亞健康風險、快樂指數、睡眠質量、BMI體質指數、免疫能力、消化能力、女性功能等十三項內容。
測試報告顯示,記者的檢測分數為89分,為亞健康一級風險,快樂指數為壓抑,免疫球蛋白和雌激素輕微異常,建議補充維生素B6、鈣、鋅等,還給出了相應的膳食建議。
但是記者此前在醫院做的體檢報告中,這些健康提示項目均未顯示異常,相反在醫院體檢報告中顯示異常的項目,在這款智能篩查機器人的檢測報告中,也均未提出。
換手機注冊
體檢結果大不同
隨后,記者更換手機號碼重新注冊進行檢測,所檢測出來的結果與記者第一次的檢測結果大不相同。
此次的健康檢測報告中,記者的評分僅為84分,顯示為亞健康二級風險,快樂指數為愉悅,原本檢測出“吸收能力”正常,此次的報告中顯示為偏弱;原本檢測的“代謝能力”正常,此次顯示為脂代謝和蛋白質偏弱;建議補充的維生素也變成了和之前不同的B3、鐵等。
客服:“體檢神器” 不診病
測試結果由大數據分析得出
為什么智能機器人測試的結果和醫院體檢報告不一致,甚至同一個人前后兩次測試結果都不一樣呢?記者咨詢了該公司的客服人員。
北京康加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人員:
我們不是醫療器械,它不診病斷病。我們是注冊在計算機領域的。其實,它是大數據運算和分析得出的一份報告。我們做的是大數據趨勢關聯跟蹤 ,為保證趨勢的參考性,每個人只能建立唯一一個健康檔案,就是您注冊時填過的那些信息,然后后臺去識別。如果識別到同一個人用兩個手機號注冊,那么第二次檢測的數據就會隨機評分,匹配一個報告。那您第二份做的檢測,就不具有參考價值了。
專家:
“大數據”要有權威性
對于客服人員強調的健康大數據,記者也咨詢了大數據研究方面的專家。專家表示,從2016年開始,國家和醫療行業協會就對健康醫療大數據有了相應的規定和要求。
大數據研究專家 吳純勇:
健康醫療這一塊的這種大數據,要有它的權威性或者是唯一性,包括可追溯性。你不能打著這個所謂的健康醫療跟大數據相結合的旗幟,去做這種事情。專業的事情,肯定要交給專業的機構來做。
檢測報告:
鏈接保健品等誘導性消費
除了用所謂的“大數據”生成的體檢報告,智能篩查機器人接下來還有招術。
記者打開“康加健康”APP,點擊“品質生活”選項后,頁面轉入了康加商城,此前檢測報告里建議記者服用的各種維生素在這個商城里都能找到,此外還有鈣片、魚肝油等各種各樣的保健品;記者在點擊“名醫咨詢”選項后,出現了按科室找醫生的名醫問答頁面,醫生均來自北京各大醫院。消費者如果想要咨詢病情,需要在線支付金額不等的咨詢費。
醫生:勿輕信商家宣傳
體檢應去正規醫院
僅僅憑攝像頭和幾個金屬觸點,就想達到診療效果?醫生表示,這類“體檢神器”只相當于一種用于提示身體亞健康的“玩具”,所謂“大數據”得出的結論不可輕信,任何涉及健康的指標,特別是人體成分含量的指標,最精準的還是血液生化的檢測分析。
在這里也提醒您:健康不是游戲,如果是你要去體檢,或您覺得自己健康亮起紅燈,還是應該及時去醫院,切不可輕信商家宣傳而耽誤了病情。
文章來源:央視新聞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