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宏信健康集團怎么樣、遠東宏信集團企查查
遠東宏信發布2021年年報,總資產3358.8億元,稅前利潤超百億
樸覓鑫推薦
正值融資租賃公司陸續公布2021年年報的時間,為幫助同業快速了解租賃公司情況,樸覓鑫將陸續推出融資租賃公司2021年業績情況系列推文,敬請關注。
2022年3月16日,遠東宏信有限公司(下稱遠東宏信)發布了2021年年報,年報中披露了2021年的業績情況,交出了一份優質的答卷。
租賃界元老—遠東宏信
遠東宏信是一家橫跨金融和產業的綜合集團,前身遠東國際有限公司于1991年成立,2001年公司南遷至上海,2011年在香港上市,改名為遠東宏信有限公司。
遠東宏信總部位于香港,在上海和天津設立業務運營中心,全國近30個核心城市設立辦事處,員工超2萬人,服務客戶超2萬家,向實體經濟累計投放資金超萬億元。
從0-100億,遠東宏信用了30年
從年報中可以看到,遠東宏信在2021年總資產達到了3358.8億元,同比增長了12%,金融資產達到了2887.25億元;總收入為336.44億元,其中金融服務利息收入為191.68億元,最亮眼的數據是2021年遠東宏信的稅前凈利潤超過了100億元。
稅前凈利潤從0-100億元,遠東宏信經歷了30年的浮沉,經歷了南遷、上市、行業變革,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從近五年的業績情況可以看出,遠東宏信的盈利水平逐年上升,總資產僅2019年略有下降。伴隨著疫情影響降低,產業業務需求的增長,遠東宏信在2021年取得了55.12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0.47%,
業務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涉及城市公用領域
遠東宏信的主要業務圍繞城市公用、工程建設、醫療健康、文化旅游等九個領域,從生息資產凈值(占資產總額的74.95%)來看,城市公用、工程建設和醫療健康仍是遠東宏信資產最為集中的前三個產業方向。
來源:遠東宏信年報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從生息資產凈值分布的區域來看,遠東宏信的業務主要集中在華東、西南和華北,其中華東資產占據了34.93%。
來源:遠東宏信年報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遠東宏信旗下的融資租賃公司
遠東宏信的定位是金融+產業,其中最主要的業務部分為融資租賃。遠東宏信旗下的全資租賃子公司有遠東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簡稱“遠東租賃”)、遠東宏信(天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簡稱“遠東天津租賃”)、遠東宏信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簡稱“遠東宏信租賃”)。這三家融資租賃公司是遠東宏信在金融服務領域的核心企業。
這三家融資租賃公司中,最受大家關注和在業內頗具盛名的就是被稱為融資租賃行業的煉金石和黃埔軍校的遠東租賃。
遠東租賃
遠東租賃、平安租賃和渤海租賃是商租公司中實力最為雄厚的前三名,這三家公司也僅次于國銀金租、交銀金租和工銀金租,占據了第四到第六位的席位。
遠東租賃在2020年,總資產達到了2648.96億元,凈利潤達到54.99億元,總資產占遠東宏信總資產的88.32%。
近日,遠東租賃公開發行不超過人民幣300億元公司債券的申請已經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審核同意并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許可。此次申報的債券金額應該是2022年租賃行業發布數額最大的一筆。
遠東宏信天津
遠東宏信天津于2013年12月成立,截止到2020年,總資產達745.87億元,凈利潤也達到了26.12億元。
遠東宏信租賃
遠東宏信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于2017年1月成立,截止到2020年,總資產達到186.6億元,凈利潤9.67億元。
除次之外,2022年2月25日,遠東租賃旗下的中國建設領域設備綜合運營服務商,來自天津、分拆自遠東宏信的宏信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從2021年的經營數據來看,遠東宏信受疫情的影響已經降低,盈利水平也實現增長,他們正在憑借“金融+產業”,與其他頭部租賃公司在風浪中競渡。
遠東宏信醫院集團“三個一”模式 探索集團化建設新路
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自2009年以來國家提出多項政策意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根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2017年)》數據,民營醫院于當年首次超過公立醫院,在數量上實現了彎道超車。
與此同時,人才、資金、資源,目前仍是社會辦醫面臨的壁壘。如何做大做強?集團化運營如何高效實現?日前,在2018年中國民營醫院建設與管理高峰論壇上,遠東宏信醫院集團副總經理金亦輝及集團旗下德陽第五醫院院長肖鑒、新鄉同盟醫院院長劉太江帶來分享,讓我們得以一探遠東宏信集團化運營與管理的獨到之處。
遠東宏信醫院集團副總經理金亦輝做會議報告
社會辦醫集團化成大趨勢
金亦輝介紹 ,既往中國醫療體系存在四大癥結:
第一,供需不匹配:優質醫院、醫技與醫生過度集中于少數區域,與人口廣泛分布形成結構性錯配;
第二,保障體制割裂:四級財政體系下,各地醫保系統相互割裂,本地就醫缺乏技術保障,異地就醫增加額外成本;
第三,體制機制僵化:基于現有體制,優質醫療資源缺乏體系性的輻射能力;
第四,價值鏈條扭曲:現有體制下,醫藥、醫生等要素的價值鏈傳導嚴重扭曲。
在此背景下,國家在通過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等方式探索,打破醫療資源不均衡現狀的同時,還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推動醫療機制體制主動變革。2012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對醫療機構投資呈現井噴式增長,交易金額年復合增長率高達80%,增長約5倍。6年催生8家萬床級別醫療集團,醫療市場的潛力讓人嘆為觀止。
相對于2009年第一波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投資領域的資源卡位戰,如今,如何提升經營管理、錯位競爭和實現醫院持續穩定增長成為發展焦點。綜合萬床級醫療集團的發展現狀,不難看出"大專科、強綜合"的發展模式頗受青睞,醫療機構"抱團"發展趨勢也愈發明顯。
但目前看來,社會資本雖"百花齊放",數量多卻良莠不齊,個體或整體競爭力都有待提升,整個醫療服務的商業探索亦仍然在摸索中前行。
"中國醫院集團化主要有兩類參與者,一類是單體醫院在區域內部進行擴張,一類是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并購、改制等形成的醫院集團。"金亦輝預測,中國在今后十年出現醫院數大于200家、床位數達到5-10萬張的醫院集團是大概率事件,并且這樣的醫院集團必先出現在社會資本辦醫領域。
針對人才、資金、資源等社會辦醫所面臨的困境,集團化運營有望帶來哪些變革?金亦輝表示,醫療是個大投入、長周期、慢回報的行業,很多人希望進入這個行業,但最終考驗的既是實力也是耐力。
以遠東宏信醫院集團為例,背靠遠東宏信逾2000億元的資產規模,資本的實力支持體量快速擴充,也為提升醫療技術與專業服務能力贏得時間和創造機會。在為集團內50多家成員醫院提供資金保障的同時,遠東醫療創新提出"一套體系、一張網絡、一家醫院"的醫療管理模式,通過"橫向一體化、縱向專業化"的協同與專精,使三四線城市的成員醫院也可達到全國統一的優質醫療與服務標準。
"三個一"落實集團化
醫院集團化已然成為趨勢,如何構建運營發展體系至關重要。遠東宏信醫院集團"一套體系、一張網絡、一家醫院"的運營構想,在執行層面通過醫療管理、學科發展及職能管理的標準化建設及體制機制的一體化設計落到實處,真正發揮醫院集團的平臺價值,提升單體醫院的運營內涵。
以醫療管理為例,集團總部會從質量、運營、感控、護理多個核心維度,依據國際標準及國內相關政策法規,制定醫院集團細化的制度標準,并在總部設置對口管理中心予以指導監督落地,推進各家醫院的精細化運營管理和體系優化。
學科是醫療機構做大做強的關鍵和核心,在這個方向遠東宏信醫院集團制定了學科標準化建設路徑,并且以總部為平臺,吸納各學科方向的國內知名專家,通過頂層建設規劃、重點技術培訓、專家定向幫扶等多種手段,自上而下的充實學科專業化發展內涵,推動學科建設從無到有,由弱至強。在此基礎上,總部成立了學科事業部/學科中心,從體制上推進學科標準化向學科一體化的管理迭代。
職能管理則在人力、財務、后勤、品牌等多個方向縱向落實,充分借助平臺賦能,統籌規劃資源,吸納人才、強化培養,后勤集采、降本增效,并逐步實現文化層面的深度融合與統一。
金亦輝介紹,在一體化運營的思路下,集團還有一個很有特色的分級管理機制--將旗下醫院根據加入集團時間及發展狀況,分為融入期、持續建設期、穩定期--針對各醫院所處不同時期,會確定不同的管理重心及管理模式,比如說融入期,總部需要派駐運營副院長帶領運營管理部主持醫院日常運營工作;管理基礎達標后進入下一階段持續建設期,則可由醫院運營管理部主任主持相關工作,總部只需定期走訪,了解各項工作推展情況,支持服務穩定成長;隨后進入穩定期,總部要做的就是授權管理、不定期走訪專項工作、指導深化管理內涵。
上述模式從目前結果看成效明顯。近年來,惠州華康醫院、德陽第五醫院、泗陽中醫院、舟山定海廣華醫院等多家醫院在加入集團后,通過了等級評審、德國萊茵TUV-SQS國際服務質量認證等國內國際評審,并獲得國家級、省級各類質量管理、護理創新等多個比賽獎項,新技術落地,學科差異化優勢逐漸構建,部分醫院還形成了區域化管理輸出和人才輸出的能力。此次論壇上,遠東宏信醫院集團旗下新鄉同盟醫院和德陽第五醫院也分做不同主題報告,從醫院視角解析集團一體化運營帶來的多方面變化。
德陽第五醫院院長肖鑒做會議報告
德陽第五醫院在遠東宏信醫院集團的體系內頗具特色和優勢,醫院院長肖鑒的報告全面呈現了一家有50余年辦院歷史的企業醫院在加入集團之后的積極發展態勢。"向精益管理要效益,向資源共享要效益,向品牌提升要效益",肖鑒認為,集團化優勢在醫院的學科建設、專家人才引進、運營效率提升、設備設施改善、服務及品牌強化、機構綜合競爭力等方面已充分顯現,這對德陽第五醫院這樣自身基礎較扎實的機構而言,大大拓展了醫院的發展邊界。作為集團的區域核心醫院,德陽第五醫院還與兄弟醫院建立定點幫扶,在醫療質量、護理管理等方向提供精準輔導;同時已陸續派出70余名員工至兄弟醫院工作,在緩解后者人力緊缺的同時,使本院員工有了更大的平臺和機會;集團內的資源活力得以充分激發。
肖鑒的報告還介紹了醫院在集團總部支持下的區域性醫療集團建設經驗,包括仁壽運長醫院的重新起航,以及中江德康醫院的高起點新建項目。在構建區域緊密醫聯體的建設探索中,總部"一套體系、一張網絡、一家醫院"的體系經驗必將對此大有裨益。
新鄉同盟醫院院長劉太江
新鄉同盟醫院是2017年12月加入遠東宏信醫院集團的,并于今年9月建成了集團內遠程病理區域診斷中心,院長劉太江的報告以病理會診中心建設經驗分享為題。他認為,目前基層醫院的病理能力與臨床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缺人、缺技術、缺設備是基層病理科室建設所面臨的普遍困境,而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服務在區域覆蓋深度、質量安全、新技術開展、合理成本等方面又無法有效滿足需求,基層病理迫切需要找到系統性的解決方案與學科建設模式。
而集團總部從頂層架構出發所建設的病理學科體系和遠程病理診斷網絡,引進頂級專家、打造國內領先水平的會診中心與實驗室,軟硬件資源全面向集團醫院下沉,幫助醫院病理科實現了硬件建設標準一體化、人員培訓標準一體化、病理科技術操作標準一體化,為醫院帶來了革命性的臨床水平和服務能力跨越,讓 "大病診斷不出縣"成為可能,醫院未來的學科及服務的發展規劃也將因病理技術的提升發生結構性的改變。
截至目前,遠東宏信醫院集團已經形成了50家醫院,16000張可開放床位的布局,整體規模處于社會辦醫的第一梯隊,年門診量超過400萬人次,住院量超過40萬人次,手術量逾10萬臺,總體來說是整個行業內以資本為紐帶、以并購為手段向前推進的集團里速度較快的。這背后的建設之路以及運營實踐,無疑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思路和思考,我們也將持續予以關注。
本文為健康界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遠東宏信榮登標普全球《可持續發展年鑒(中國版)2024》,獲行業最佳進步獎
7月16日,標準普爾全球(以下簡稱“標普全球”)隆重發布了其《可持續發展年鑒(中國版)》,該年鑒作為權威評估報告,對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領域的表現進行深入剖析。遠東宏信憑借在金融與資本市場服務行業的卓越貢獻,以位列第三的CSA評分入選年鑒,并摘得“行業最佳進步企業”的特別榮譽獎項。這一殊榮不僅彰顯了遠東宏信在ESG和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不懈努力與顯著成就,更是國際社會對其在推動行業綠色轉型和社會責任實踐方面的高度認可與肯定。
標普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CSA)涵蓋62個不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評估標準,對環境、社會、治理、經濟等各方面的信息披露和績效進行量化,綜合反映企業可持續發展管理水平。標普全球自2008年起每年發布《可持續發展年鑒》,已得到全球包括ESG投資者在內的利益相關方廣泛關注與認可。今年是標普全球第二年發布《可持續發展年鑒(中國版)》,采用標普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CSA)作為數據庫,旨在識別并表彰在各自行業中展現出可持續發展優勢的中國企業。2023年度CSA評估吸引了超過1,700家中國企業參與,共有129家企業成為年鑒入選企業,其中29家榮獲行業最佳進步企業特別表彰。
近年來,遠東宏信將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因素全方位融入公司管理和業務運營中,不斷優化公司治理,持續深化氣候風險管理并設定“雙碳”目標,切實踐行減碳措施。公司同時將ESG標準融入金融服務體系,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支持實體企業,推動普惠金融,并強化人才多元化發展與權益保障。這些ESG行動構成了遠東宏信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堅實足跡。
此次入選標普全球《可持續發展年鑒(中國版)2024》的遠東宏信是國企還是央企?
遠東宏信有限公司(簡稱“遠東宏信”)在香港注冊成立,是一家橫跨金融和產業的綜合集團,主要業務布局在中國香港、中國內地,并致力于在全球拓展業務,2011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3360.HK。公司以“匯聚全球資源,助力產業發展”為使命,通過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的優勢,專注于服務實體經濟,多年來引領行業發展,蟬聯《財富》中國500強、《福布斯》全球2000強。遠東宏信扎根基礎產業,在城市公用、醫療健康、文化旅游、工程建設、機械制造、化工醫藥、電子信息、民生消費、交通物流等領域,提供融資租賃、商業保理、跨境金融、資產投資管理、股權投資、普惠金融等綜合金融服務;同時開展設備運營(宏信建發,09930.HK)、醫療康養、教育等產業服務。
未來,遠東宏信將堅定不移地秉持“創造價值分享,共鑄和諧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勇擔中國企業在ESG(環境、社會與治理)及可持續發展領域先行者與革新者的角色。同時,公司也將進一步深化在“金融+產業”融合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不斷探索并實踐創新舉措,以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與對話,共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