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亞太區總部、強生待遇也太好了吧
強生醫療戰略大調整,心血管介入領域掀起巨浪
近期,醫療巨頭強生公司突發人事變動,在公司效力超過20年的“老兵”、強生公司中國區主席、強生醫療科技中國區總裁宋為群(Will Song)請求辭職。這一消息震動醫療圈。
企業高層的人事劇變往往會成為公司業務發展走向的“分水嶺”。宋為群離職的背景恰逢強生公司宣布一系列重大戰略調整之際。公司未來在華的戰略實施也充滿不確定性。
高層大換血
針對宋為群的去向,目前沒有定論。第一財經記者無法聯系到宋為群本人予以回應。
截至發稿時,強生醫療科技總部尚未就相關的人事安排計劃回復第一財經記者。
“隨著宋為群的離任,強生未來的在華戰略實施也多少會受影響。”一位強生中國前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誰來接任宋為群的職位仍是個巨大的謎,更不知道下一個繼任者有沒有能力在強生這么大的機構中推動中國項目,因此強生未來的在華戰略實施充滿不確定性。
早在宋為群請求辭職前,強生公司全球和中國就已經發生了巨大的人事變動。一位曾在強生中國任職的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些年強生的人事變化很大,醫療科技的全球老大、亞太老大、研發全都換了一遍。”
去年10月,強生醫療科技宣布原全球主席兼執行副總裁(Ashley McEvoy)離職,并任命原強生醫療科技亞太主席蒂姆·施密德(Tim Schmid)接任強生醫療科技全球主席一職。
在強生中國,幾大重要業務部門的負責人在去年一年中也幾乎換了個遍。就在宋為群離職前不久,今年3月,強生醫療科技宣布外科事業部中國總經理的新任人選,由原強生醫療科技外科先進吻合器業務全球負責人(Tulio Oliveira)擔任。
去年3月,強生中國內部公告稱,強生醫療科技心血管及專業解決方案事業部(CSS)中國區總經理陳曦,以及骨科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敏向公司提出辭呈,決定尋求外部的發展機會。此后,強生醫療科技分別任命陳楚暉和韓偉接替CSS和骨科部門總經理職位。
同年4月,強生醫療科技中國運營與專業教育副總裁王金鶴提出辭呈,尋求外界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離職的陳敏和王金鶴都加入了本土醫療器械公司,一位加入了威高集團擔任副總裁,另一位加入了惠泰醫療,后者已被邁瑞醫療以66億元的價格控股。
強生高層“大換血”的背后,整個強生公司戰略正在經歷一場“大煥新”。2023年9月,強生集團宣布將旗下制藥業務楊森更名為強生創新制藥,與強生醫療科技組成強生公司的兩大主營業務,后者于2022年正式更名,旗下擁有心血管及專業解決方案、骨科和外科三大事業部。
包括電生理在內的心血管業務是強生此輪戰略調整的重心所在。上個月,強生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強生醫療科技心血管業務營收大漲超過20%,達18億美元,為公司貢獻了最為關鍵的業績增長驅動力,遠超整個強生醫療科技公司4%的增長。
心血管賽道要“變天”
強生公司首席財務官沃爾克(Joseph Wolk)在財報電話會上告訴投資者:“如果你看看我們最近加強的領域,那就是心血管疾病,這也是疾病的頭號殺手,甚至超過癌癥。我們認為機會就在那里。”
目前,心血管業務占強生醫療科技整體業務的比重仍不到四分之一。今年第一季度,強生醫療科技的銷售額達78.2億美元。但通過一系列的并購,強生有望重塑心血管領域的領導地位。
近兩年來,強生公司斥資上百億美元的兩起重大收購案都指向心血管介入醫療器械領域。上個月,強生斥資131億美元收購心臟設備公司Shockwave。兩年前,強生還斥資166億美元收購介入人工心臟設備公司Abiomed。
這兩起重量級收購將補足強生公司在電生理之外的心血管介入器械領域。沃爾克指出,通過收購Abiomed和Shockwave,強生正在投資那些已經成為利潤驅動因素的業務。
2023年初,強生公司曾表示,公司計劃重點關注為心血管產品組合增加價值的交易。未來也不排除會看到該公司在心血管醫療器械設備上更多地投入。2023年12月,強生公司在投資者會議上再次重申,將“繼續將業務向介入心血管等高增長領域拓展”。
一位曾在強生等多家跨國醫療器械公司擔任高管的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強生在中國的電生理業務占有很大市場份額。“中國的電生理市場主要被強生和雅培兩家主導。”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強生公司又瞄準了更加廣闊的賽道。”
目前強生公司以約3600億美元的市值位居醫療器械公司市值榜首,但從醫療科技業務的營收來看,市值約1000億美元的美敦力公司超過強生醫療科技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企業。2023年,美敦力營收為312億美元,而強生醫療科技營收304億美元,位居第二。
但沃爾克對強生醫療科技近幾年來的增長表示滿意。他表示,醫療器械業務在2017年的增長僅為1.5%,增速非常慢,但到去年已經有了大幅的增長。最新財報顯示,2023年,強生醫療科技營收實現了10.8%的增長。
強生公司近年來的多起大手筆收購也引發心血管醫療器械領域從業者的高度關注。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巨頭入局可能會加大行業壟斷,令規模較小的創業企業難以生存,不利于行業的創新。
還有一些觀點認為,有創新能力的小公司被大企業收購后,也會變得“難以放開手腳”,無法靈活地實現創新的想法。
“強生進入心血管賽道的雄心已經顯而易見,尤其是在介入領域。”某全球知名心臟介入器械研發團隊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強生絕對是一個有趣的案例,它可能再次成為未來心血管領域最強大的參與者之一,這也引發業內的思考,可能會加速未來市場的整合。”
錯過的“黃金十年”
在醫療器械發展史上,外科起家的強生公司曾占據重要地位。直到2010年左右,強生公司發生重要的戰略轉向,將發展重點更多地集中在制藥業務。
2015年,強生公司出售旗下血管醫療器械制造部門Cordis,并宣告退出心血管支架業務,此次業務轉型成為醫療器械行業的標志性事件,強生公司也因此錯失了此后血管醫療器械發展的“黃金十年”。
一位心血管領域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強生退出心臟支架業務,賣掉Cordis,是公司發展歷程中的一次重大投資決策失誤。”
沃爾克在最新的財報會議上也提到:“醫療科技曾經是強生公司更強大的投資組合,多年來一直引領強生公司的業績。轉折點出現在2010年左右,當時宣布將重點更多地集中在制藥業務上。”
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年里,醫療器械一直是強生公司停滯不前的領域,由于業務增長緩慢,強生醫療器械的收入逐季落后于制藥收入。
直到目前,強生的業績仍然主要由藥品推動,第一季度強生報告的214億美元銷售額中,藥品銷售額達到136億美元,占比超過60%。其中包括重磅自免領域藥物Stelara,不過該藥物專利即將于明年到期,屆時將面臨來自仿制藥的激烈競爭。
每年強生公司都在藥物收購方面花費數十億美元。去年,強生斥資約30億美元完成了約50筆規模較小的交易。今年年初,強生花費20億美元并購ADC藥物制造商Ambrx公司。
沃爾克表示,強生公司正在制藥和醫療器械業務發展中尋求平衡。“如果說多年前,醫療技術領域的發展趨勢還有點不可預測或是不可靠,那么現在你再來看我們的機會在哪里,我想你不得不說是在醫療技術領域。”他表示。
現在通過在器械端的超百億美元規模的大手筆收購,強生醫療科技希望重新回歸心血管介入領域的市場領導者地位。但市場競爭格局較十多年前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僅是跨國競爭對手變得更強大了,而且本土競爭對手也迅速成長起來。
過去十年中,同處心血管器械賽道的美國波士頓科學公司和愛德華生命科學公司股價都上漲了約7倍。波士頓科學公司近年來連續實現兩位數增長。在最近財報發布后,波士頓科學公司股價創下新高,目前市值已逼近美敦力。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徐匯四家企業獲頒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證書
5月24日上午,徐匯三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艾敏斯帝(中國)有限公司、豐梵(中國)商貿有限公司和哥倫比亞運動服裝商貿(上海)有限公司,以及一家外資開放式創新平臺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參加全市第三十四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頒證儀式,上海市市長龔正為企業頒證,副市長宗明致辭。徐匯區區長鐘曉詠出席頒證儀式。
今年以來,徐匯區始終圍繞國家、上海市對外開放戰略部署,通過打造優質的外商投資環境,持續提高開放水平,政策引領、精準服務,持續推動全球知名企業和品牌的區域總部、研發中心在徐匯集聚。積極排摸推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工作,整理儲備項目翻倍,著重梳理潛在企業基本情況、難點問題、突破計劃。會同街道(鎮)、功能區公司逐個走訪,并著力跟進后續推動工作。1-5月,全區新增6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總部數量和增速繼續領跑上海中心城區;同時,全區還新增1家外資開放式創新平臺以及2家外資研發中心。
艾敏斯帝(中國)有限公司(地區總部)
IMCD是一家總部位于荷蘭的上市集團公司,專注于特殊化學品和食品原料的全球領先的分銷公司。IMCD自1996年進入中國,業務涉及醫藥、食品、塑料、涂料、個人護理等。
艾敏斯帝(中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多年來深耕發展,2020年公司升級為中國地區總部,計劃新投入資金約1.3億人民幣,用于目前在華的業務整合及成為今后收購的主體平臺,收購整合后將獲得多個獨家代理權。
哥倫比亞運動服裝商貿(上海)有限公司(地區總部)
Columbia Sportswear Company于1938年成立于美國波特蘭市,是現今世界第一戶外運動品牌的設計、采購、營銷及分銷管理公司;旗下主要有四大全球注冊商標的品牌:Columbia?、Sorel?、Mountain Hardwear? 和prAna?。
哥倫比亞運動服裝商貿(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多年來深耕發展,2021 年公司升級為中國地區總部。公司負責哥倫比亞品牌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包括運動服裝、鞋帽,登山防護用品、體育用品批發、銷售。2020年公司雇員超過500人。其產品的銷售主要通過直營、網絡平臺結合經銷商三種渠道銷售至終端客戶。目前,哥倫比運動服裝商貿(上海)有限公司在全國有約500家門店。
豐梵(中國)商貿有限公司(地區總部)
韓國F&F株式會社成立于1972年,是總部位于首爾的韓國上市公司。韓國F&F株式會社集研發、設計、生產、營銷、信息化于一體,是全球領先的服裝服飾公司,業務遍及全球70多個國家及地區。韓國F&F株式會社擁有MLB(即美國職業棒球聯盟)品牌的特許經營權 。棒球帽尤其深受全球明星及年輕人的追捧。
豐梵(中國)商貿有限公司由母公司韓國F&F株式會社投資設立,成立于2005年,注冊資本美元800萬。自2019年在上海美羅城開設了MLB的中國首店,至今已在全國擁有近100多家門店,預計到2023年門店數將達到400家以上。
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開放式創新平臺)
強生公司成立于1886年,是全球最具綜合性、業務分布范圍廣的醫療健康企業之一。總部位于美國新澤西州新布侖茲維克市,全球員工超過13萬人,強生中國區總部位于徐匯區,即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2014年,強生亞太創新中心在上海徐匯總部成立,作為強生在全球的四大創新中心之一,亞太創新中心立足亞洲,在開放式創新的模式下,結合強生在亞太和全球的資源、專業知識和區域優勢,將突破性的醫療健康解決方案貢獻給全球的患者和消費者。目前,強生亞太創新中心也在人工智能、數據科學、再生醫藥、基因治療、微生物科學和機器人技術等眾多領域挑戰創造嶄新解決方案。2019年6月,強生亞太首家、全球最大的創新孵化器—— JLABS @ 上海投入運營。該項目隸屬于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市政府于2020年12月1日施行外資研發中心新政后,強生成為首家獲得上海市政府認定的外資開放式創新平臺。
文稿:區商務委
編輯:葉芳芳、陳思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