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健康尊享c可以單獨購買嗎(泰康財富人生c款終身年金保險)
百萬醫療之泰康健康尊享C解讀
買百萬醫療,一定要買大公司產品,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約定,也是百萬醫療險購買的一個非常重要選擇原則。
泰康人壽尊享系列百萬醫療曾一度造就業界百萬醫療傳奇神話,眾多泰康代理人的崢嶸歲月也得益于此。曾經的泰康核保員回憶,自從尊享系列問世后,核保員就開始了暗無天日的加班、加班、再加班,他開玩笑說,部分核保員是被這款產品給累跑的,雖然略帶夸張,但也從另一方面如實反映了當時的銷售火爆場景。
泰康人壽是在2015年末推出的首款健康尊享產品,2016年末更新為健康尊享B,2017年末升級為健康尊享C,后來又有了尊享D,尊享系列百萬醫療就是這么一路走來,一路升級迭代,經久不衰。業界對這款產品有褒有貶,有人抱怨它的續保嚴格,也有人將尊享稱為業界唯一的0免賠終身續保百萬醫療產品。那么這款產品到底6適合不適合自己呢?今天我在這里做一個產品解析說明,方便大家更好更全面的理解產品。我還是那句話,買保險是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全面了解自己的保障需求,了解產品保障能力,做到明明白白,買對賠好。
一、公司實力
泰康人壽隸屬于泰康保險集團,集團成立于1996年,是大家熟悉的“老七家”保險公司之一,據泰康集團2019年度信息披露,注冊資本為272,919.707萬元人民幣,截止到2019年底營業收入為203,815百萬元人民幣。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位列《財富》世界500強,也是老七家中唯一的一家未上市世界500強企業。截至2019年底,泰康保險集團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7000億元,退休金管理規模超3800億元,擁有各級保險分支機構超4000家、銷售隊伍80萬人,服務個人客戶超6000萬人,服務企業客戶超42萬家,政府醫保累計中標222個,覆蓋119個城市,全國健保通網點數達1800多家。位列中國壽險十強第四位,一度被譽為中國壽險標桿企業,也可謂絕對消費者信得過企業。
二、投保規則
投保年齡:0-64歲
保障期間:1年
等待期:30天
職業限制:高危職業不可投保
續保:承諾續保至99歲
三、產品保障
四、產品亮點
- 承諾續保至99歲
首兩次續保需審核,審核通過后可成功續保。第三次及以后續保不會因為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變化和理賠而終止續保,不會因為產品停售而終止續保。
非常適合40-64歲年齡段的人購買,在這個年齡段購買重疾險會出現保費倒掛的情況,保費高,性價比低。因為承諾續保,所以只要過了第二次審核,就可以在將來得病后不拖累家庭。
- 社保抵扣免賠額
這個是非常人性化的設計,降低了理賠難度,我們更容易獲得理賠。
非因重大疾病保險期間內年度基礎免賠額1萬,合同期間內從其他途徑已獲得的非因重大疾病醫療費用補償額可抵扣免賠額。
舉個例子:
小張非因重大疾病住院合理醫療費用1.7萬元,社保報銷0.8萬元,那么年度免賠額就定為1萬元,尊享C報銷剩余的0.7萬元,自費0.2萬元。(如果社保不抵免賠額是這樣的,社保0.8萬元+1萬免賠額=1.8萬元>1.7萬元,沒有達到理賠標準,不賠。)
小李非因重大疾病住院合理醫療費用3.7萬元,社保報銷1.5萬元,那么年度免賠額就定為1.5萬元,尊享C報銷剩余的2.2萬元,自費0元。(如果社保不抵免賠額是這樣的,3.7萬元-社保1.5萬元-1萬免賠額=1.2萬元,報銷1.2萬元。)
- 不限制公立醫院
不限制公立醫院,只要是社保定點的二級及以上醫院即可。隨著國家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眾多私立醫院靠強實力掌握著不少高端醫療技術和豐富的醫療資源,不限制公私立醫院就給我們的就醫選擇提供了重大便利。市面上絕大部分產品都限制公立醫院。
- 齒科服務:
- 在合作網點齒科門診可享受相應的免費套餐服務
- 健保通服務:
在已經開通健保通服務的醫院就醫,可享受出院即完成理賠服務。
- 重疾就醫服務:
罹患合同約定重疾時,如需專家診療,可申請重大疾病就醫全程綠通服務(專家門診,專家病房,專家手術,專家復診各一次)。
- 泰康醫生APP線上就醫診療服務。
- 重疾0免賠
重疾不設置免賠額
五、缺陷
- 部分費用限額
床位費及膳食費日限額;
重大疾病中惡性腫瘤門診治療及腎透析費用年度限額;
重大疾病住院前后門急診醫療保險金年度限額
非因重大疾病中門診腎透析費年度限額;
非因重大疾病住院前后門急診醫療保險金年度限額;
雖然正常情況下在這些限額下也夠用,但是萬一出現極端情況呢,只能自己掏腰包。
- 捆綁銷售
該產品不能單獨購買,必須綁定年金險或者大病險才能購買。
- 45歲以上購買需體檢
主要目的是為了剔除那些有僥幸心理帶病投保的不誠信人。
- 前兩次續保需審核
如果前兩次續保不符合健康條件,有被拒保風險。
我是一名從業10多年的資深IT客,同時也是一位保險愛好者,鉆研各個險種一直在路上,會不定期對外分享保險干貨。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者本文沒能解決您的問題,請留言,我會在第一時間回復。
您的關注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和源泉,如果您喜歡我的內容,請點點關注,謝謝!??!
讀者來信|我踩過的這些坑,希望你能避開
平時聊保險總是我說你們聽,這個假期,舞臺交給你們。
前幾天發布了征稿啟示,截至9月30日一共收到了21篇投稿,內容的精彩程度超乎我的預期。
有年輕姑娘患癌后的反思,有機智少年的未雨綢繆,有智慧寶媽無私分享全家的投保方案,也有前人總結自己的踩坑經驗,有人拿到理賠欣喜若狂,也有人慘遭拒賠黯然神傷……
每一篇文章都那么動人,因為它背后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我選了又選,最終留下了8篇稿件。
希望你和我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第三篇分享,來自于一位溫柔耐心的寶媽。
她和很多人一樣,在買保險的過程中走了不少彎路,希望這些坑你可以避開。
2017年3月3日,女兒出生了,望著她小小、紅紅的臉蛋兒,我們真恨不得把全世界都捧到她的面前。
月子期間,接到很多保險公司的電話,我才知道新生兒出生滿28天就可以投保了。催促老公趕緊去辦理了少兒互助金,同時也利用產假看其他商業保險。
剛巧一個好友換了工作,在太平洋保險做理賠,于是向她咨詢。她的小孩比女兒大3個月,當然買的是自家公司的產品。
我想好友是211的學霸,她選的產品應該沒有錯的,于是我買了跟好友一樣的保險給女兒——太平洋保險的“金佑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附加重疾險”。
這是我在購買保險上犯的第一個錯誤:沒有先做足大人的保障,只考慮了小孩。
就在我們手忙腳亂學著怎么帶娃的時候,接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老公的父親確診為癌癥。
那段時間老公在成都與老家之間來回奔波。公公除了新農合醫保以外,沒有任何保險。前期住院治療都需要自己墊錢,那段時間我們捉襟見肘。
在確診不到一年,公公離開了我們。
好在國家政策給力,住院費用報銷了85%,但是在醫院外買的藥品是不能報銷的,新農合醫保只有農村戶口可以購買。
老公的奶奶也是因為癌癥離世,我趕緊又咨詢了好友,給老公買了一份防癌險——太平洋保險的“愛無憂2.0附加防癌險”。
這是我犯的第二個錯誤:沒有事先了解不同險種的功能,重疾險的保障范圍就已經包括了腫瘤,購買重疾后不用單獨購買防癌險。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在女兒未滿一歲的時候,我又跟風另一位好友給女兒買了一份類似教育金的年金險——“泰康匯贏年金險(分紅型)”。同時給老公購買了泰康的“健康尊享C款”百萬醫療險。
這是我犯的第三個錯誤:在沒有做足家庭的保障之前先購買了理財類保險,如果家庭失去了收入來源,拿什么來繳納保費呢?
后面陸陸續續因為行業里朋友的宣傳和自己的了解,又購買了一些保險公司的活動產品以及參與了一些不繳納保費的活動。
至此,我的家庭保障情況統計表如下:
直到今年9月之前,我還以為自己挺有憂患意識,周圍除了在保險行業里的真的很少有人買保險。
但是現實很快就來打臉,看了保瓶兒的公眾號文章后,我簡直醍醐灌頂!
翻出歷史文章全部看完,我明白了各種不同險種的性質、關系等,知道了是什么免責條款、退保損失、現金價值,文章看得越多越是擔心。
馬上翻出所有保單做出了上面那個表格,然后花了兩天時間通讀了所有保險條款。
我意識到我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購買保險之前沒有認真看合同條款,導致我買的保險根本就不適合。
保險所有的坑我都踩到了,以下是我的家庭保險中存在的問題:
于是在和老公商量以后,我們決定退掉兩款保險——女兒的“金佑人生”和老公的“愛無憂2.0附加防癌險”,下一年度換掉老公的百萬醫療險。
再分別給我和老公增加一款重疾險和定期壽險。女兒增加一款定期重疾險。
我又開始看保險了,踩過坑總是格外謹慎。
市面產品太多,無法一一甄別,我把保瓶兒推薦的六款重疾險合同全部看完,最終鎖定了復星聯合健康保險的“達爾文一號”和昆侖保險的“健康保2.0”。
而這兩款保險的合同我至少認真讀了三遍。
老公看重現金價值,而我更看重保障。
相比于達爾文一號來說,健康保2.0不僅價格更有優勢,還多出兩次中癥保障,所以最終選定“健康保2.0”。
其他保險還在了解中,以上就是我購買保險的經歷。
建議大家不管是熟人推薦,還是網上購買保險,都要先列出自己的訴求,家庭可承受的費用。認真仔細的閱讀合同條款,理解每一條條款的意思。
因為退保真的非常不劃算。祝愿大家都買到合適的保險,永不踩坑。
最后,感謝保瓶兒公眾號,現在瑩瑩的每篇文章我都會讀,只有真正熱愛這個行業才會寫出站在消費者角度上的中肯的文章。
期待瑩瑩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好文。
胖瑩的一點補充:
慢慢的踩過的坑,真的非常具有代表性。
比如在不明白險種作用的情況下盲聽熟人推薦,再比如只顧著給孩子買保險,忽略了家里成年人和老人的保障,以及在預算明明不夠的情況下去買理財險。
感謝她那么坦誠的分享,對于保單的總結也是非常詳細,一看就是我的讀者,驕傲的叉會兒腰。
買保險要想不踩坑,請牢記兩個原則:
先大人后小孩!
先保障后理財!
了解清楚每一個險種的作用,確定合理的預算,在此基礎上多看多對比,基本上就錯不了。
PS文章太長懶得看,加助手baopingerxm進群學更多
深藍保年度大作,百萬醫療險360度無死角測評!
2017 年保險業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百萬醫療險的全面開花,各家保險公司出于各種目的,都會推出自己的百萬醫療險。
由于醫療險特別復雜,而且市場上有幾十款產品在售,也導致了消費者選擇困難,普通人根本就無法判斷一款醫療險的好壞。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詳細對比了 30 款醫療險,今天深藍君就以庖丁解牛的精神,為大家 360 度無死角地來解析醫療險,看看到底如何選擇?
具體內容如下:
1、百萬醫療險,到底怎么選?
2、庖丁解牛,7 款百萬醫療險分析
3、購買醫療險,這幾條一定要看!
醫療險是非常個性化的產品,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深藍君總結了一下,建議大家從如下三個維度挑選:
保障責任
免賠與價格
續保條件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
1、保障責任:
我們知道百萬醫療險的本質是住院醫療險,就是無論由于什么原因生病住院,扣除 1 萬免賠額后,100% 報銷。
看起來都一樣,實際上里面的學問還是非常大,比如:
門診責任:有的住院前后門診能報銷,有的不能報銷;
單項限額:大部分產品都是 300 萬總限額,但是也有一些產品,在癌癥治療存在單項限額;
人工器官:有的可以報心臟支架等人工器官,而有的不能,或者合同條款里面寫的很模糊,看條款根本就看不出結果;
外購藥報銷:有的產品外購藥是可以報銷的,而有的產品外購藥沒辦法報銷。
所以看起來都是百萬醫療險,實際上里面的責任千差萬別,老實講普通消費者根本就看不明白,也沒辦法分別哪款產品好壞,這就是目前的現狀。
2、續保條件:
目前的商業醫療險中,絕大多數都是一年期的產品,長期醫療險都很少。所以無論保險公司如何暗示、銷售人員如何承諾,只要合同中沒有出現“保證續?!彼膫€字,那這款醫療險就 100% 不是保證續保的。
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停售、或者大幅提高保費,來減少自己的經營風險?,F在醫療費用快速增長,在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任何不想快速破產的公司,都不會推出長期保證續保的醫療保險。
知道了這個常識,我們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續保條件好的,具體就是續保無需審核、無需健康告知,后續無論住院了、理賠了、罹患癌癥了,保險公司都不會拒絕投保人續保,也不會針對個人單獨進行費率調整。
甚至有的公司采用捆綁銷售的模式,人為刻意地營造百萬醫療險的尊貴與稀缺性,甚至續保條件也并不是很好。
3、保費與免賠:
很多人仍然以買菜的心態來買醫療險,其實這種心態是不對的,不能說便宜的就好,也不能說沒有免賠額的就好。
如果 0 免賠,那么這款激進的產品虧損的概率極大。表面上是占了保險公司的便宜,實際上這種便宜能占幾年,還是一個未知數。
產品的穩定性,遠遠比占保險公司的便宜重要,所以在價格接近的情況下,我不會在意保費,更不會選擇 0 免賠的產品。
從個人的角度來講,由于深藍君有深圳醫保,所以我對一款百萬醫療險的要求就是,在保障合理的情況下,產品穩定性大于一切。
在此之前,深藍君寫過很多醫療險的測評,老實說,寫得都快要吐了......
我們努力地想幫助大家選到好的產品,受制于精力和人手的原因,我們認為之前做的東西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所以這次深藍君會以庖丁解牛的方式,重新審視百萬醫療險,我們會把百萬醫療險一塊一塊地細分,更加方便大家了解到不同產品的差異。
這是我們第一次測評,選擇產品如下:
眾安保險尊享 e 生旗艦版
平安健康 e 生保 2018plus
中國人壽如 e 康悅 c
泰康人壽健康尊享 c 升級版
太平人壽超 e 保
太平洋人壽樂享百萬
華夏人壽醫保通
1、先談能不能買,再談好不好:
深藍君一直認為,脫離實際談產品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先看能不能買到這款醫療險,然后再看產品好不好。
下面深藍君對上述幾款產品的投保規則,進行了詳細的對比,具體見下圖:
直接說結論:
如果超過 60 歲:建議重點考慮太平洋樂享百萬,這款是無需捆綁銷售的,而且支持人工核保,適合身體不健康的老年朋友;
適用醫院:尊享 e 生只限定了二級及以上醫院,無論公立和私立都是可以的,而其他很多都是限定了二級及以上的公立醫院;
捆綁銷售:中國人壽的如 e 康悅 c、泰康健康尊享 c 升級版、華夏醫保通都是無法單獨購買,需要購買相應的重疾險/年金險,才有購買的資格;
續保年齡:續保年齡 80 歲還是 99 歲,在我看來都是一樣的,對于 1 年期的醫療險考慮幾十年后的事情,太遙遠了,我覺得根本不是考慮的重點。
上述四點就是不同產品的基本情況,不同產品規則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
看完了產品的基本情況,我們再看一下產品核保和續保的對比分析。
1、百萬醫療險核保分析:
簡單來講,核保就是為保險公司控制風險,通過核保來確定哪些人不能買,具體見下圖:
核保對比結論:
如果身體健康:深藍君建議直接就購買無需捆綁銷售的醫療險就好了,沒必要為一款一年期的產品,而付出太大的成本。
如果身體條件不好:比如乙肝、乳腺增生等常見的無需治療的小毛病,尊享 e 生和平安 e 生保 2018 Plus,都有智能核保的功能,可以立即獲得核保結論,關于智能核保的說明可以點擊我們的歷史文章查看>>>
如果身體條件不好:如果過往存在一些疾病,或者正好想買一款重疾險或者年金險,那么可以考慮捆綁銷售的產品,比如中國人壽如 e 康悅 c、泰康健康尊享 c 升級版、華夏醫保通。
這種產品是由人工來核保的,無論身體條件怎么樣,都可以通過人工一對一處理。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樂享百萬,雖然不是捆綁銷售,但是也能人工核保,這款對于身體存在較大問題的朋友,可以重點關注一下。
2、百萬醫療險,續保分析:
續保是選擇一款百萬醫療險的關鍵,也是很多普通人非常容易忽略的地方,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停售、續保整體加費來降低自己的風險。
深藍君建議大家在選擇產品的時候,挑選一款續保條件比較好的,我覺得續保條件好至少要滿足如下兩點:
不會根據個人身體情況變化,或者因為理賠而拒?;蛘邌为氄{整費率;
續保無需保險公司審核。
簡單來講就是,只要我們購買的時候符合健康告知,后續無論住院了、理賠了、罹患癌癥了,保險公司都不會拒絕投保人續保,也不會針對個人單獨進行費率調整。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壽如 e 康悅 c 、泰康健康尊享 c 升級版、華夏醫保通都是無法單獨購買的,需要購買重疾險和年金險,才有購買的資格。
但是這兩款產品續保第 1 年和第 2 年居然都是需要審核的,這點從合同條款中已經有了明確的說明。
在所有捆綁銷售的產品中,只看續保條件,那么無疑華夏醫保通是續保條件最好的;
而在可以單獨購買的醫療險中,尊享 e 生旗艦版、平安 e 生保 2018 Plus、超 e 保、樂享百萬都是可以的。
很多產品非常討厭,在合同中不說明產品停售是否影響續保。這也給部分銷售人員留下了誤導的空間。包括華夏醫保通,雖然官方承諾停售仍然可以續保,但是仍然沒有寫入合同。
深藍君建議大家謹慎選擇續保需要審核的產品,這種續保條件對消費者不太友好。
上面說了那么多,終于講到一款醫療險的核心了,我們購買醫療險就是為了獲得保障,簡單來說就是生病住院能夠獲得盡可能多的報銷費用。
雖然都是叫做百萬醫療險,但是不同產品的報銷限制還是不少的,我們逐一來看:
鑒于基本所有醫療險都在暗示,扣除免賠額 100% 報銷,這里產品的共性深藍君就不詳談了,只說有差別的地方。
1、住院與門診責任對比:
華夏醫保通、樂享百萬沒有門診手術的保障,其他產品都是有的。太平超 e 保和樂享百萬,住院前后的門診也是無法報銷。這里面尊享 e 生、泰康尊享 c 是做的比較好的。
2、特殊門診對比分析:
特殊門診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以標桿產品尊享 e 生為例,包含了以下保障:
(1)腎透析
(2)癌癥治療:化療、放療、免疫療法、內分泌療法、靶向療法
(3)器官移植后的抗排異
但是有些產品會在這個基礎上做減法,如下所示:
上述三款產品都對特殊門診做了特別約定,有的不保腎透析,有的特殊門診不保癌癥的免疫療法、靶向治療。
不保的內容影響到底大不大,有多嚴重?這個就沒辦法衡量了,深藍君只能說,以尊享 e 生為代表的很多產品,都是沒有這個限制的。
3、單項賠付的限額:
單項限額就是針對某一類,單獨有一個限制的額度,目前很多百萬醫療險都是沒有單項限額的,而是一個總限額。
但健康尊享 c,雖然重疾醫療保額是 100 萬,例如癌癥住院最多賠 100 萬,但是癌癥的特殊門診卻限制 20 萬,而樂享百萬對材料費的賠付只限 1000 元,深藍君敢說,是沒有多少人能注意到這幾點的。
我們寫文章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指出誰好誰不好,只是想把這些信息同步出來,希望普通消費者能有辨別一款醫療險的能力。
很多產品的銷售頁面都強調,不限社保用藥,自費藥、進口藥都能 100% 報銷,這給我們營造了一種錯覺,好像所有的費用都能報銷。
但事實肯定不是這樣的,每款產品都有自己的除外責任,我們具體看一下:
僅以心臟支架為例,心臟支架是心臟介入治療的主流手段,一些心臟有問題的朋友,對心臟支架應該并不陌生。
可以確定的是,深藍君看到過尊享 e 生的心臟支架賠付案例,而且合同中責任免除部分并沒有把支架列為免責。而樂享百萬明確在合同中寫明不賠血管支架等人工器官。
另外不同公司的合同書寫格式不同,醫學用語也不同,甚至分類也不同,想搞明白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很難,我甚至懷疑保險公司是故意把問題復雜化的。
為此深藍君電話咨詢了不少客服,很多客服都只回答了一些籠統的套話,其中包括某“老五家”的大保險公司客服,告訴深藍君他也不確定,但是所有人都是可以申請理賠的.....
當時我就無語了,所有公司肯定都可以申請理賠的啊,買了醫療險還不讓申請理賠了么?能不能申請和能不能報根本就是兩回事!
對于免責條款,分析到這個層面,深藍君已經盡力了,我們提供的信息也僅供大家參考。
上面對比了那么多,我們再來看看免賠額與增值服務,一個簡單的免賠額里面也藏著不小的學問。
1、百萬醫療險,免賠額對比
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產品對免賠額的處理方式會有所不同,絕大部分產品,社保報銷的部分,是不能抵扣免賠額的。
比如治療費用 20 萬,社保報銷 10 萬,那么大部分醫療險在扣除社保報銷后,仍然有 1 萬的免賠額,扣除 1 萬免賠額后的部分就可以報銷。
但是泰康健康尊享 c 是一個特例,社保報銷的部分也可以抵扣免賠額。上面的例子中 20 萬的費用,扣除社保報銷 10 萬,那么泰康尊享 c 就沒有免賠額了,這是一個加分項。
雖然大部分產品都有 1 萬的免賠額,但是這 1 萬是可以用小額醫療保險來抵扣的。我們之前也寫過專門的測評文章,但太平超 e 保又是一個特殊,就是 1 萬的免賠額用其他商業保險也沒辦法抵扣,這是一個減分項。
2、百萬醫療險,增值服務對比
我們知道,保險公司為了增加產品的競爭力,提供了很多的增值服務,其實這些增值服務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在《保險公司,服務哪家好?》的文章中,深藍君詳細對比分析了綠通的作用,目前很多產品都有提供綠色就醫通道的服務。
而尊享 e 生在增值服務這條路走得更遠,除此之外還提供了醫療費用墊付、6000 元法律費用、外購藥報銷等增值服務。
我們知道有一些新藥和特效藥,醫院并不一定有。如果是必須的藥品,在醫生簽字蓋章認可后,在社保定點醫院購買也是可以報銷的。
深藍君在尊享 e 生的產品宣傳頁面,找到了如下的說明:
整體來講,我覺得尊享 e 生是非常不錯的產品,屬于市場的領導者,并且經過近兩年的不斷完善,產品保障與體驗都做得非常好,而且銷量非常大的,我對于尊享 e 生的穩定性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關于增值服務,這里深藍君就不詳細說明了,大家可以看一下表格就好。
保費是每個人都關心的,畢竟花錢買保障,保費就是從口袋里拿出的真金白銀。我們看下今天測評產品的保費對比:
建議大家重點關注有社保的保費,深藍君一直都強調,社保是每個人的基礎保障,我建議每個人都至少購買新農合、城居保、職工醫保中的一項。
我們以 30 歲為例,其實普遍的產品價格在 300 元左右,不過泰康的健康尊享 c 價格會稍微貴一點,畢竟社保可以抵扣免賠額,但貴這么多到底值不值,深藍君也不好說。
通過今天的文章,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款看似簡單的醫療險,里面涉及的范圍是非常廣的。
保險銷售天然地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我們不能想當然地認為貴的就一定是最好的,也不能說大公司的產品就一定是最好的,每款產品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自 2016 年眾安尊享 e 生引爆市場熱點后,半年之后各種百萬醫療險就一窩蜂地推出,我覺得并不是每款產品都值得購買。
具體怎么選,選哪款,深藍君沒辦法給大家一個準確的建議。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講,我選擇的是尊享e生,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需求來選擇。
這篇文章是深藍君寫測評以來內容量最多的,所有的內容都是根據公開信息整理,我努力地想確保每個信息的準確性,真的盡力了.....
希望能幫得到你,也歡迎大家分享給有需要的親朋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