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鎮江—智慧鎮江公交實時查詢
這個長假,鎮江智慧315平臺“收件”531件,下降近三成
揚子晚報網10月9日訊(通訊員 陳紅生 記者 萬凌云) 國慶期間,鎮江“智慧315”平臺共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咨詢531件,同比下降近三成。其中投訴221件,同比下降18.8%;舉報68件,同比下降31.3%;咨詢242件,同比下降36.3%。
所有投訴、舉報已全部按流程分流、轉辦,并要求按法定時限辦結反饋,相關咨詢已通過熱線電話進行了在線答復,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在受理的141件商品類投訴中,食品、家居用品和交通工具這三類商品位列前三。其中,食品類投訴59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41.84%。家居用品類投訴17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12.06%,主要集中在眼鏡產品上,消費者投訴的問題包括:商家提供的眼鏡產品質量與宣傳介紹的情況不符、不履行退換貨承諾等方面。
交通工具類投訴13件,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9.22%。消費者投訴的問題為:商家提供的汽車配件沒有3C認證標志、質量存在問題以及對商家的售后服務不滿意等。
服務類投訴集中在餐飲和住宿服務、互聯網服務兩方面。其中,餐飲和住宿服務類投訴21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26.25%。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為:酒店環境衛生差、房間實際情況與商家宣傳不符、預訂房間不能取消、外賣食品含異物等。
互聯網服務類投訴主要涉及購買網絡游戲商品方面,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包括購買游戲皮膚及裝備,商家臨時加價并拒絕取消訂單,商家不發貨不退款等。
鏈接:投訴熱點分析
一、食品類投訴相對集中
食品類投訴中,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涉及預包裝食品的包裝標識不符合相關標準等。如消費者潘女士投訴稱,在一網絡平臺花313元購買冷凍的牛排,收到貨時已經化了,申請退款遭平臺拒絕。
鎮江市消協提醒消費者,在線上購買熟食、冷凍食品時,最好當面拆封驗貨,認真查看所購商品的質量,以免發生變質情況。如果外賣食物有異味、異物,應第一時間錄像、拍照,并通過平臺向外賣商家發送視頻、圖片,進行溝通。
二、網購游戲商品投訴升溫
除未成年人充值投訴以外,網購游戲商品引發的糾紛也值得關注。如消費者劉先生在平臺店鋪網購“王者榮耀”游戲的兌換令牌,價格為149元。但商家要求劉先生額外補差價,否則就不發貨。劉先生要求退款遭商家拖延。
鎮江市消協認為,向消費者提供商品的真實情況是經營者的義務。在消費者下單后,無法提供商品,應該由經營者承擔責任。如果經營者提供虛假信息,誘導消費者下單并要求額外付費,還會構成欺詐,將面臨懲罰性賠償和行政部門的處罰。如消費者遭遇商家既不發貨也不退款的問題,首先應該聯系賣家客服,說明情況并申請退款。如果賣家不同意退款,消費者可申請平臺客服介入維權。
鎮江市消協建議網購平臺,要切實落實消費維權主體責任,破解變相漲價、臨時加價毀約難題,妥善化解消費糾紛。
校對 王菲
走進鎮江丨江蘇鎮江:數字化引領智慧農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在江蘇鎮江,智慧農業正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發展的強大引擎。近年來,鎮江市以“智慧農業”為抓手,加快智能化、數字化、標準化在田間管理、農機裝備提升、節本增效等方面的應用推廣,推動農業生產高質量發展。
智慧果園
“大數據+物聯網”高效種植
在鎮江市的司徒鎮,谷田家庭農場內一片生機盎然。眼下正是獼猴桃成熟的季節,藤蔓下掛滿了沉甸甸的翠香獼猴桃,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采摘。農場負責人毛丹自豪地介紹,這些獼猴桃得益于“大數據+物聯網”的智慧種植模式,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上乘。
圖源:鎮江傳媒網
走進谷田家庭農場的溫室大棚,可以看到懸掛在棚內的電子顯示屏實時播報著溫度、濕度、土壤酸堿度等環境數據。毛丹表示,這些數據由大數據平臺實時采集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自動調節大棚內的環境參數。例如,當土壤濕度不足時,系統會自動啟動水分滴灌進行補水;當溫度過高時,大棚的天窗會自動打開進行降溫處理。通過這種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農場不僅節省了大量的水資源和人工成本,還顯著提高了果品質量。
據了解,谷田家庭農場150畝的生態園里,共建造了12座連棟溫室大棚,除了獼猴桃,還種植了以及車厘子、蜂糖李、火龍果等22個高檔水果品種。通過智慧果園的建設,農場的果品產量和銷售額均實現了大幅提升。毛丹透露,目前獼猴桃的畝產在800到1000斤左右,每斤售價為15元,畝產銷售額可達2萬元。此外,他還計劃引進無人打藥機、無人采摘機等高端設備,進一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打造一個無人的智慧農場。
圖源:鎮江傳媒網
谷田家庭農場的成功實踐只是鎮江智慧果園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鎮江市大力推廣智慧果園建設,通過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果園環境的精準監測和智能調控,為果樹生長提供最佳的生長環境。
農業物聯網
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轉型
除了智慧果園,農業物聯網技術還從多個方面為鎮江智慧農業的建設添磚加瓦。近年來,鎮江市加快推進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發展的深度融合,建成了一批綜合型農業物聯網應用平臺,推動了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水平的提升。
在江蘇新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中控室內,工作人員只需監測室內外溫度數據,便可對大棚進行科學調溫。棚內種植了愛吉158、豐收560等番茄品種,種植面積75畝左右,該公司通過智能中控系統全方位保證棚內基礎溫度,利用環境溫度控制系統實現棚內適宜番茄生長的環境溫度。
圖源:一起鎮江
江蘇新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介紹:“我們有一個環境溫度控制的系統,通過管道的一個熱循環來保證棚內適宜番茄生長的環境溫度,系統會根據溫度實時調整加溫的時間和頻率。”
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不僅限于智能溫控,還包括智能灌溉、智能施肥、病蟲害遠程監控等多個方面。在鎮江經濟開發區,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對農田環境的實時監測和精準管理。這些物聯網設備能夠實時采集土壤濕度、溫度、光照強度等參數,并將數據傳輸到云平臺進行分析處理。農民可以根據分析結果進行精準灌溉、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操作,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
此外,農業物聯網技術還促進了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和升級。在丹徒世業洲的蝴蝶蘭研發育種組培項目中,可通過環境控制實現作物周年連續生產,采用LED人工光,控制照射時間、光源角度等生產出統一標準的苗株。該項目預計可實現年產蝴蝶蘭組培苗150萬株,年營業收入達到3000萬元。
電商助農
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隨著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和普及,電商助農已成為鎮江智慧農業的新模式。近年來,鎮江市積極推動電商平臺建設,重點支持恒順香醋、丹陽多肉、句容丁莊葡萄等特色農產品上線銷售。通過電商平臺和直播帶貨等方式,這些農產品得以快速走向全國市場甚至國際市場。
圖源:中國江蘇網
在鎮江市農業信息中心的推動下,全市共建成農產品直播示范基地20余個。據統計,2023年鎮江市農產品網上營銷主體數量達到3427個,網店數達到3468個。其中自建平臺1303個,第三方平臺網店2165個。這些電商平臺和網店的建設,使得鎮江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不斷拓寬,同時也提高了農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鎮江市還積極強化電商主體培育,建成鎮江市數字農業農村實踐基地。該基地開展數字經濟人才孵化、網貨打造、產銷對接等電商公共服務活動,不斷培育農產品電商隊伍,幫助農民掌握電商營銷技能,拓寬增收渠道。
如今在鎮江市,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自己的農產品,實現了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餐桌的直供直銷。在鎮江市司徒鎮的谷田家庭農場內,除了線下采摘體驗外,毛丹還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自己的獼猴桃等果品。他表示,通過電商平臺可以將自己的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既拓寬了銷售渠道,也提高了銷售價格。
在電商助農的推動下,鎮江市的農產品銷售額穩步增長。據統計,2023年鎮江市農產品網上銷售額達到64.73億元。這些銷售額的增長不僅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也為鎮江市的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常山
資料來源:鎮江傳媒網、一起鎮江、鎮江日報、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