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貧三個三內容、健康扶貧三大目標是什么
鄂州市“三個三”做細做實防返貧監測幫扶
來源:【湖北省鄉村振興局】
今年以來,鄂州市以“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為目標,不斷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體制機制,抓項目促發展,抓就業促增收,抓監測促精準,確保群眾脫貧不返貧、非貧不致貧。目前,全市識別納入監測對象570戶1751人,其中風險消除352戶1036人,風險未消除218戶715人,無一例返貧致貧。
“三聚焦”固成果
——聚焦持續增加脫貧群眾收入。將產業發展作為脫貧后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的關鍵,有序推進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促進脫貧群眾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截止6月底,全市2022年入庫項目247個,其中產業項目84個,項目預算總投資為1.14億元,所有項目惠及脫貧群眾1.9萬戶5.2萬人。
——聚焦“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義務教育方面,保持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動態清零,發放2022年春季雨露計劃資助困難學生補助1525人381.25萬元。基本醫療方面,落實健康和醫保幫扶政策,脫貧人口參保率100%,因病致貧返貧率為零。住房安全方面,全面完成住房安全鑒定工作,對因汛期、自然受損等原因出現新增住房問題及時進行改建修繕,確保無住房安全問題導致返貧致貧。安全飲水方面,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健全農村供水工程建設運行和管護長效機制,落實維修養護資金182萬元,引導各地加強供水設施日常巡檢和設備維修。
——聚焦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做到“兩個穩中有增”,即全年脫貧人口務工就業規模較去年穩中有增,鄉村公益性崗位吸納脫貧人口就業數量穩中有增。截止目前,全市脫貧人口外出務工人數為21086人,達到省定目標數110%。鄉村公益性崗位吸納脫貧人口就業1954人,每月穩中有增。
“三機制”提質量
——建立多部門聯動精準幫扶機制。根據監測對象發展需求和能力狀況,精準分析返貧致貧風險點,按照“缺什么補什么、什么弱補什么”的原則,分層分類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全市570戶易返貧致貧戶全部享受了幫扶措施,其中產業幫扶47戶,就業幫扶98戶,金融幫扶18戶,公益性崗位幫扶113戶,健康幫扶468戶,教育幫扶72戶,此外享受兩項及以上綜合性保障幫扶375戶。
——建立部門預警信息月調度機制。每月與醫保、民政、人社、公安、教育等相關部門進行預警信息調度,交換當月部門預警數據,并將預警數據及時反饋至各鄉鎮。各鄉鎮組織人員重點排查,完善預警數據臺賬,確保監測戶10個工作日內應納盡納,按一戶一策制定完善幫扶措施。截止目前,已與各部門交換預警數據10000余條。
——建立疑點數據常態化清洗機制。堅持“庫動則清洗,庫不動則排查”,做到實時監測、定期分析、及時修改。上半年,全市共開展信息系統疑點數據排查8次,提取疑點數據1200余條,均已核實修改。對2022年上半年全市信息系統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并形成《全市2022年上半年鞏固脫貧成果和防返貧數據監測報告》,為全市防返貧監測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三到位”強監測
——全面摸排到位。一是對就醫、上學、就業、產業、遭遇意外事故等方面存在困難的8類農戶進行重點摸排;二是對重點關注對象以外一般農戶開展全覆蓋式摸排。三是根據行業部門反饋的數據進行監測摸排。上半年全市共摸排農戶20.39萬戶68.81萬人,新識別監測對象159戶513人,其中脫貧不穩定人口41戶132人,邊緣易致貧人口30戶84人,突發嚴重困難人口88戶297人。
——監測幫扶到位。用活監測對象幫扶手冊。印制監測戶聯系手冊,落實干部聯系幫扶。幫扶干部每月至少到戶走訪一次,詢問監測戶生活、生產情況,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加強政策宣傳,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并將走訪記錄、政策落實情況在聯系手冊上詳細記錄。
——檢查督辦到位。實行常態化暗訪和定期調研,暗訪和調研實現鎮級村級全覆蓋,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全面研判,形成問題清單,并印發工作提醒函,確保整改工作落到實處。上半年開展督查調研6次,形成問題清單23條,已全部整改到位。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加強對低收入人群排查,確保應納盡納,杜絕體外循環,全面全力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本文來自【湖北省鄉村振興局】,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市衛健委堅持“三個到位”推動健康幫扶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今年以來,市衛生健康委以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方針為遵循,以加快“健康張掖”建設為主線,始終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責任落實到位、政策落實到位、工作落實到位”的要求,持續提升鄉村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堅決防止因病返貧致貧,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高站位部署推進,確保責任落實到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組織召開委黨組會、委務會不定期學習和研究健康幫扶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工作,強化主要領導牽頭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科室全力抓的責任落實機制。通過召開工作推進會議、印發健康幫扶工作要點、問題整改方案、開展自查自糾及“十聚焦十到位”、重點工作周調度等方式,建立健全動態監測、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重點人群健康“有人管”、健康促進、愛國衛生運動、家庭應急自救互救6個長效機制,不斷深化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域綜合醫改、農村低收入人口健康幫扶、重點地區重大疾病綜合防控、重點人群健康改善5個專項行動,嚴要求、高標準推進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認真履行健康幫扶專責工作組組長單位職責,嚴格落實聯席會議制度和數據共享機制,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健康幫扶和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深入開展。
高標準開展幫扶,確保政策落實到位。依托全國因病返貧動態監測系統對基本醫療分類達標情況、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大病、重病救治情況進行監測,每月向縣區反饋基本醫療和健康幫扶政策落實方面的監測信息,動態預警可能出現的風險隱患,及時反饋督辦、跟蹤銷號,及時消除風險隱患,全市14家縣級醫療機構、82個鄉鎮衛生院全部達標,699個村衛生室全部做到“四室分開”并配備合格村醫,穩定實現基本醫療有保障。全面落實大病專項救治和慢病簽約管理等健康幫扶各項政策,“三類戶”大病專項救治率100%,糖尿病、高血壓、結核病和嚴重精神障礙等4種主要慢性病救治率100%,簽約慢病患者52762人,實現了“應治盡治、應簽盡簽”。選派23名市、縣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結對幫扶肅南縣10個醫療衛生機構的業務發展。認真組織實施醫療人才“組團式”健康扶貧行動,先后選派43名市級醫療技術骨干奔赴隴南禮縣、酒泉肅州等地開展“一對一”對口支援幫扶。組織市、縣、鄉醫療機構45個巡回醫療隊,深入邊遠鄉村開“鄉村振興·健康同行”“中醫送溫暖·健康進鄉村”等“送醫上門”服務120批次、診療患者5500多人。
高質量鞏固提升,確保工作落實到位。緊緊圍繞健康促進、愛國衛生和家庭自救互救,構建促進人民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著力實現“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讓群眾共享健康發展成果。全面實施健康知識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煙、心理、環境等健康促進行動,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3%。充分發揮愛國衛生運動文化優勢與群眾動員優勢,增強農村群眾文明衛生意識,革除陋習,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累計創建省級衛生鄉鎮49個、衛生村210個。健全完善家庭應急自救互救長效機制,建立大眾急救培訓基地7個,培訓師資102人,開展大眾急救宣傳139場次、50980人。始終把推進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均等化作為提升城鄉居民健康保健水平的重要抓手,深入實施“行政部門牽頭抓、專業機構包項抓、基層機構精準抓”的同責共抓工程,組建市縣鄉三級“全科醫生+護士+公共衛生醫師”的簽約團隊,以慢性病人、殘疾人、精神病人、貧困居民等為重點服務對象,建立健康檔案并提供血壓、血糖監測等服務,實現大病早發現、小病早治療、慢病常管控,全市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0-6歲兒童預防接種建卡率、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高血壓、糖尿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肺結核患者規范管理率等指標均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