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醫療政策有哪些,醫療保險最新政策
醫保新規來了!2025年起 基本醫保參保政策有這些新變化
央廣網北京8月2日消息(記者王晶)8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公布,這是我國首個基本醫保參保長效機制。同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指導意見》有關情況。值得關注的是,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黃華波表示:“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就是指個人賬戶里的錢可以供家人用,我們把它概括為‘家庭共濟能參保,幫助老人幫助小’。”
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關于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
推動更多村衛生室納入基本醫保定點 并直接結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本醫保參保質量持續提升,參保率持續穩定在95%。其中,居民醫保覆蓋9億多參保人。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黃華波提到,《指導意見》針對在制度運行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明確了強化常住地參保、健全激勵約束、完善籌資政策、健全精準擴面、強化宣傳動員、強化部門聯動、保障資金支持等機制,發布后,參保人可以享有五大紅利——“放、擴、提、獎、便”。
“放”是指進一步放寬放開參保的戶籍限制,讓中小學生、學齡前兒童可以在常住地參保。也提出超大城市要取消對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參加職工醫保的戶籍限制。
“擴”是指擴大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范圍,由家庭成員擴展到近親屬。
“提”是指連續參加居民醫保的參保人員提高大病保險封頂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最高支付限額。
“獎”是指建立居民醫保基金零報銷人員的獎勵機制,當年沒有享受報銷的參保群眾,次年提高大病保險的封頂線。
“便”是指更加方便參保人員就近享受醫療服務,推動更多村衛生室納入基本醫保定點,并直接結算,推動集采藥品更多在基層落地,把集采紅利更多釋放給基層。
四川成都,醫生把脈會診。
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范圍擴大至近親屬
黃華波表示,《指導意見》不僅延續了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還將共濟的范圍擴大到近親屬。
“去年互聯網上有一些關于取消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謠傳,我們及時發布了辟謠聲明。”黃華波指出,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就是指個人賬戶里的錢可以供家人用,可以概括為“家庭共濟能參保,幫助老人幫助小”。
黃華波進一步指出,《指導意見》不僅延續了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還進一步優化了共濟政策,放寬了共濟范圍。一方面,共濟的范圍擴大到了近親屬。文件規定,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可以用于本人近親屬繳納居民醫保參保費用。
其中,近親屬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規定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如果這些近親屬是參保人,在報銷醫療費用時,可使用共濟人的個人賬戶進行結算。另一方面,共濟地域進一步擴大。我們計劃兩步走,第一步是今年年底之前力爭共濟范圍擴大到省內的跨統籌地區使用,第二步就是明年加快推進跨省共濟。
黃華波還強調,家庭共濟主要是共濟職工個人賬戶里的錢,不包括統籌基金部分。
醫院收費窗口
進一步鞏固“網上辦”“掌上辦”成果
《指導意見》提到,醫保部門和稅務部門要豐富參保繳費方式,拓展個人繳費及納入醫保結算的醫藥費用查詢渠道,為參保人員提供線上線下多樣化、便捷化的參保繳費等服務。
目前,我國已實現了企業社保繳費業務的“網上辦”和個人社保繳費業務的“掌上辦”,繳費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國家稅務總局社會保險費司司長鄭文敏在吹風會上表示,稅務部門將與醫保等部門相互配合、密切協作,進一步鞏固“網上辦”“掌上辦”的成果。
具體來說,稅務部門將在實現醫保申報、繳費等基本事項全面線上辦理的基礎上,把銀行扣款協議簽訂、個人繳費信息查詢、繳費進度通知提醒等關聯事項進一步納入“網上辦”“線上辦”內容。同時,將推進醫保經辦和稅務征繳業務在線上“一窗通辦”、在線下“一廳聯辦”,為參保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此外,還將緊密對接社會綜合治理網絡,持續提高醫保繳費“網格化”服務,方便參保群眾繳費“就近辦理”“特事特辦”。
在群眾訴求響應方面,稅務部門將持續深化“民呼我為”“接訴即辦”“未訴先辦”等工作機制,暢通參保群眾訴求收集渠道,進一步提高問題的處理效率。稅務機關12366納稅繳費服務熱線將24小時在線提供咨詢。同時聚焦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需求,在辦稅服務廳提供優先辦理等個性化措施,切實將黨的好政策落實到每一個參保群眾,實現全民受益、全民共享。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重磅!2024年中國及31省市AI醫療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加大支持力度,推動行業持續發展
轉自:前瞻產業研究院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潤達醫療(603108);鷹瞳科技(02251);中康控股(02361);醫渡科技(02158)等
本文核心內容:政策匯總及解讀;發展目標分析
1、政策歷程圖
目前我國國民經濟規劃中較少直接針對AI醫療產業發展的內容,中國AI醫療行業起步較晚,直到“十三五”規劃期間,醫療等新興領域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才正式被納入進國民經濟規劃中。
“十三五”規劃中,我國提出“重點突破新興領域人工智能技術,大力推進精準醫療創新和產業化”,“十四五”規劃中明確“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瞄準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由此可見,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領域在中國國民經濟規劃中的地位正在不斷提高。
2、國家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國家層面AI醫療行業政策匯總
AI醫療是中國醫療行業轉型升級的發展重點,為更好地規范和促進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國家及相關主管部門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指導和規范類政策,旨在完善AI醫療應用標準體系,同時更大力度地探索人工智能輔助診療和人工智能遠程醫療應用。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解讀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以國家戰略性需求為導向推進創新體系優化組合,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
3、各省市層面的政策匯總及解讀
——31省市AI醫療行業政策匯總
除了中央、國務院等部門頒布一系列政策外,各省市同樣出臺了一些舉措來指導AI醫療行業的發展。主要方向為促進AI大數據模型的醫療場景應用,推動AI醫療在基層醫療領域覆蓋等。
——31省市AI醫療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地方層面,各地相關部門紛紛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發布了適合各地自身發展的AI醫療產業規劃,包括促進AI大數據模型的醫療場景應用,推動AI醫療在基層醫療領域覆蓋等。全國31個省市“十四五”期間AI醫療發展目標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智能醫療(AI醫療)產業發展前景展望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重磅!2024年中國及31省市康復醫療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轉自:前瞻產業研究院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誠益通(300430);英科醫療(300766);倍益康(870199);可孚醫療(301087);普門醫療(688389);麥瀾德(688273);翔宇醫療(688626);信隆健康(002105);魚躍醫療(002223)等
本文核心數據:政策匯總;政策解讀;發展目標匯總等
1、政策歷程圖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中最早對培養康復醫學人才、設置康復醫學機構做出了規定,我國康復醫療行業開始起步發展;2008年汶川地震后,大規模康復醫療工作的啟動加深了我國民眾與政府對康復醫療的重視,隨后在2010年《關于將部分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的通知》第一次將日常生活能力這一康復醫療服務納入醫保;疫情期間,我國再度加深了對疾病后康復醫療重要性的認知,2021年10月衛健委頒布了《關于印發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意見的通知》加速推進全國各地區康復醫療設施建設。目前我國康復醫療行業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
2、國家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國家層面康復醫療行業政策匯總
中國康復醫療行業政府監管部門主要包括衛健委、發改委等。我國康復醫療行業近年來得到了國家一系列相關政策的規范與支持,主要是支持各地區大力發展康復醫療服務建設;支持加快培育康復醫療行業人才等,具體情況如下:
——國家層面康復醫療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國家層面的政策目標主要在于推動康復類醫療體系改革,加快建設各地區康復醫療行業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對于符合標準的康復醫療用具生產企業給予稅收減免等鼓勵政策。其中,加強各地區康復醫療資源建設出臺的政策數量最多,表明當前我國康復醫療行業國家層面的發展目標關鍵在于豐富各地區民眾的醫療資源。
3、各省市層面的康復醫療政策匯總及解讀
——各省市行業政策匯總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各省市積極印發有關政策通知推動康復醫療行業的發展。截至2024年7月,各重點省市康復醫療行業的相關政策匯總如下:
——各省市康復醫療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從各省市發展規劃來看,各地區對于康復醫療行業發展的政策目標大致相同,主要是貫徹落實2021年10月中央下發的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政策,并結合自身省份的實際發展情況,對未來幾年人口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醫療服務床位數量等提出具體的目標,如北京計劃到2025年,每十萬人口康復醫師達到8人,康復治療師達到12人,每千常住人口康復醫療服務床位數達到0.5張等。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康復醫療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